APP下载

板栗立枯病发生及防治效果试验研究

2018-05-31史珍妮周文智

现代农村科技 2018年5期
关键词:立枯病病株苗圃

史珍妮 周文智

(1陕西省镇安县东川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陕西 镇安 711500;2 陕西省洛南县城关镇农业综合服务站 陕西 洛南 726100)

在苗圃培育板栗苗容易遭受立枯病的危害。板栗立枯病是板栗苗圃常见的病害,发生普遍,为害严重,在短期内造成苗木大量死亡。为防治板栗立枯病,笔者进行了板栗立枯病发生及防治效果试验研究,现总结如后。

1 症状与病原

1.1 症状。多为害幼苗的茎基部,幼苗出土后,根茎部尚未木质化前,在根茎部出现褐色长形病斑,上下蔓延,病部凹陷环缢根茎,病皮黑褐色,地上部因失水而萎蔫枯死,病苗立直不倒,病部表面有蛛丝状物,植株密度较大,圃地发病多呈斑块状分布。

1.2 病原。板栗立枯病主要是真菌中的丝核菌、镰刀菌、腐霉菌。这些病菌主要生活在土壤中的植物残体上,具有很强的腐生能力,老苗圃土壤黏重,前茬为马铃薯、蔬菜等,施用未腐熟有机肥、施氮肥多、雨水

整地播种,均容易发生立枯病。

2 防治试验

2.1 试验地概况。试验地设置在陕西省镇安县东川镇板栗苗圃和洛南县古城镇板栗苗圃,试验面积1 hm2,种植密度10 000株/667 m2,树龄1年,苗高40~60 cm,圃地常年发生板栗立枯病,危害较严重。

2.2 供试药剂。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70%代森锌可湿性粉剂、75%五氯硝基苯可湿性粉剂(赤峰市农药公司)、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60%防霉宝600倍液(安阳市安林生物生化有限责任公司)。

2.3 试验方法

2.3.1 农业防治试验。采用的农业综合技术措施有:①选好苗圃地。苗圃应选择建在旱能浇、涝能排的砂壤土上,避免选择粘重土、低洼或棉花、马铃薯、瓜类、蔬菜茬地作苗圃。②苗圃地施有机肥要充分腐熟,经过高温发酵,并与土壤混匀,防止栗果种子与土壤直接接触。③轮作换茬,避免连茬。试验设置2个处理组,试验组采取农业防治措施,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以2 m×1 m为小区,重复3次,防后调查防治效果。

2.3.2 床土消毒防治试验。通常是对旧苗床进行土壤处理。播种时可在苗床上撒药土,注意保持床土湿润,以防发生药害。试验设置3个处理组,2个试验组分别用敌克松1~1.5 kg/667 m2、“五代合剂”(五氯砂基苯、代森锌1∶1)2.5~3 kg/667 m2,拌农药的30~40倍干细土混合均匀后撒施在苗床上耙匀,对照(CK)组不撒药。以1 m2为小区,重复3次,出苗后调查防治效果。

2.3.3 药剂拌种防治试验。药剂拌种主要是保护种子不受土壤中病菌的侵害。选用无病虫害的饱满种子,适时早播,增强幼苗抗病力。试验设置3个处理组,2个试验组分别用0.3%~0.4%氧化汞、0.3%福美双(均按种子重量的用药量)拌种,对照(CK)不进行药剂拌种。以1m2为小区,重复3次,出苗后调查防治效果。2.3.4 药剂喷雾保护防治试验。出苗后及时用1∶5∶400倍波尔多液喷洒,使幼苗免遭病菌侵染。设置1∶5∶400波尔多液喷雾与对照(CK)清水喷雾2个处理组,7 d喷1次,连喷2~3次。以2 m×1 m为小区,重复3次,喷药15d后调查防治效果。

2.3.5 药剂喷雾防治试验。试验设4个处理组,3个试验组分别在苗木出土后,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60%防霉宝600倍液喷雾防治,对照(CK)用清水喷雾。试验以4 m2为小区,重复3次,防后15d调查防治效果。

3 结果与分析

3.1 农业防治效果。从表1可以看出,采用农业综合技术措施后,其病株减退率为92.0%,防治效果明显,是一项理想的防治措施。

表1 农业防治效果

3.2 床土消毒防治效果比较。从表2可知,播种时,用敌克松1~1.5kg/667m2、“五代合剂”2.5~3kg/667m2分别拌30~40倍干细土混匀撒施苗床耙匀后,其病株减退率分别为88.2%、88.8%,均在88%以上,防治效果良好。

表2 2种药剂床土消毒防治效果比较

3.3 药剂拌种防治效果。从表3可以看出,为保护种子不受土壤中病菌侵害,在播种时,用0.3%~0.4%氧化汞及0.3%福美双拌种,其病株减退率分别为87.7%、88.7%,防治效果良好。

3.4 药剂喷雾保护防治效果。从表4可知,苗木出苗后,用药剂1∶5∶400波尔多液喷雾保护幼苗,其病株减退率为85.4%,防治效果较好。

表4 药剂喷雾保护防治效果

3.5 药剂喷雾防治效果比较。从表5可以看出,苗木出土后,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60%防霉宝600倍液喷雾防治,其病株减退率分别为90.8%、91.6%、92.9%,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表5 3种药剂喷雾防治效果比较

4 小结

试验结果表明,采用农业措施进行防治,其病株减退率为92.0%,防治效果明显,是一项理想的防治措施。用敌克松1~1.5 kg/667 m2、“五代合剂”2.5~3 kg/667 m2床土消毒,其病株减退分别为88.2%、88.8%,防治效果良好。用0.3%~0.4%氧化汞、0.3%福美双拌种,其病株率分别为87.7%、88.7%,防治效果良好。苗木出土后,用1∶5∶400波尔多液喷雾保护幼苗,其病株减退率为85.4%,防治效果较好。苗木出土后,发病初期用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15%恶霉灵水剂450倍液、60%防霉宝600倍液喷雾防治,其病株减退率分别为90.8%、91.6%、92.9%,均在90%以上,防治效果明显。

[1]黑龙江牡丹江林业学校.森林病虫害防治 [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81.

[2]孔德军,刘庆香,王广鹏.板栗栽培与病虫防治[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3]陕西省农林科学院林业研究所.林木育苗手册[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76.

猜你喜欢

立枯病病株苗圃
云南省鲜食糯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大理试验点结果分析
种植苗圃抢先机 解决好这些问题
豌豆抗白粉病资源田间评价试验
中国南北方禽流感病毒蛋白进化差异的探究
彩霞苗圃优惠提供新优果树苗木
试论加快国有林场苗圃经济发展的对策
辣椒青枯病防治效果试验
车顶苗圃
松苗立枯病的防治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