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使用期间不同疗效的观察
2018-05-31王莎莎
王莎莎
(山西省晋城大医院科室心血管内科,山西 晋城 048006)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于冠状动脉样板块破裂后引起血小板聚集和黏附形成血栓使冠状动脉阻塞,最终由于冠状动脉急性、持续性出血缺氧导致心肌梗死,主要表现为胸骨后疼痛,疼痛剧烈且持续时间长。在临床上常将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用于抗血小板的治疗,但是由于部分患者在服用氯吡格雷之后仍然有心血管血栓事件的发生,并且存在氯吡格雷抵抗的现象,而近年来有研究指出替格瑞洛对于抗血小板有着强大且迅速的作用[1-2]。本研究对氯吡格雷与替格瑞洛对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的使用期间不同疗效进行分析,研究内容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4月~2016年4月我院收治的氯吡咯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为50例,男女比例为3:2,本次研究对象根据世界卫生关于临床诊断标准的相关规定,被确证为急性心肌梗死,除去有药物过敏史及禁忌症、肝脏功能不全和存在出血体质等情况的患者,且均已签署相关知情文件,对比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和体重方面的一般资料,确保无显著性差异(P>0.05),保证组间数据存在良好的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给药方法和剂量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负荷量300毫克;硫酸氢氯吡咯片每次负荷量300毫克。实验组患者在手术后口服阿司匹林和体格瑞洛,给药方法和剂量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毫克,一天一次;替格瑞洛片,每次90毫克,一天两次。对照组患者在手术后口服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给药方法和剂量为:阿司匹林肠溶片,每次100毫克,一天一次;硫酸氢氯吡格雷片每次75毫克,一天两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在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分别采集外周静脉血,采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测定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的含量。在手术治疗后造成采集患者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比浊法测定血小板的聚集率、最大聚集事件和最大聚集率。
1.4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者的数据运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量资料用t检验分析,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分析,P<0.05,两组患者的数据在统计学上具有差异。
2 结 果
2.1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疗效对比
实验组患者的血小板计数和血小板聚集率均低于对照组,详细对比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疗效对比(±s)
组别 血小板计数x109/L 血小板聚集率/% ADP最大聚集时间/S ADP最大聚集率/%对照组 195.86±89.89* 42.56±7.29 68.59±50.45 38.56±9.86实验组 126.59±60.53 35.29±4.43 156.39±76.25 156.43±76.45
2.2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的变化
详细对比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的变化(±s)
表2 两组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和P选择素的变化(±s)
P选择素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5.79±3.86 14.89±3.84 65.29±15.17 93.57±10.67实验组 5.56±4.03 10.43±2.73* 65.43±15.26 82.56±11.24*组别 超敏C-反应蛋白
2.3 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的比较
对比两组患者并发心肌梗死、再发心绞痛、支架内血栓、呼吸困难、脑卒中以及总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用氯吡格雷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值得今后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中。
3 讨 论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常用方式之一,具有治疗周期短、疗效好等优点,但是在术中血栓容易形成,临床上大多以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用于抗血小板的治疗,但是氯吡格雷起效慢、时间长和具有个体差异性等缺点。在本次研究中,替格瑞洛相比于阿司匹林
[1]郝凌霄,朱广辉,程 帅,魏 彤.替格瑞洛与氯吡格雷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对比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7,25(6):50-53.
[2]申文宇.替格瑞洛改善氯吡格雷抵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的疗效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14):115-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