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研究
2018-05-30王玉萍
王玉萍
摘 要:随着我国义务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学生的个性培养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课题,如何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发挥其创造力和个性,是语文教学改革考虑的重点。本文对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进行分析,旨在培养小学生的个性和创造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 教学创新 个性培养 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1
引言
新课改对小学语文教学提出了全新要求,贯彻新课改所提出的新要求、新标准,应该要以学生为本,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不断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导向和目标,要建立在全新的教学理念基础之上,从深化教学改革出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水平以及个性进行培养。当前很多教师采用传统的黑板式和填鸭式教育,久而久之让学生产生了厌烦情绪。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不足以及对学生个性培养带来的影响
1.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小学语文教育迅速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依旧存在不足之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授课形式僵化。在传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普遍采用灌输式授课方法,教师在讲台上讲解语文课程的重点,根据大纲教材进行讲解,学生在台下记忆和背诵,灌输式教学可以确保学生在大纲要求下进行学习,但是无法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需求和实际情况,而且很难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难以体现出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
第二,评价学生标准单一。评价与考核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传统的教育理念影响下,语文考核方式主要是闭卷考试,这种考核模式导致教师以成绩为标准对学生进行评价,成绩并不是唯一评价学生的标准,而应试教育使得学生的评价标准单一,考试的成绩成了学生努力学习的动力,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第三,师生缺乏互动。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关键,就当前实际情况来看,教师依旧在教学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其主要任务是传递知识,忽视了与学生的交流和沟通,而且教师也无法及时得到学生的反馈,导致教学过程中具有一定的盲目性。
2.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学生个性培养的影响
个性培养是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的重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这也是人与人之间根本的差异。人的个性是可以培养的,尤其是对于小学生而言,其可塑性很强,通过科学合理的引导,可以对小学生的个性进行培养,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范围,从而实现全面发展。教育是影响学生的个性形成的重要原因,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现状,对学生的个性发展以及创造力和想象力的培养造成了十分严重的影响,由于传统的教学理念抑制了学生的天性,所以导致很多小学生不会思考,不懂得如何思考,将自己原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都丢掉了,成为社会中平平大众,与他人无区别,体现不出自己的个性特点,也不能很好地发挥自己的優势与潜力。
二、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
随着小学生的知识积累以及对各种事物的认知能力逐渐提升,小学生对学习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比如想要学习更多新知识,而且学习的难度也不断增加。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是培养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语文教学改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丰富课堂教学的情景
传统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传授,新时期教育改革必须要从知识传授转变为思维能力和思维方式的培养,不仅要培养小学生掌握大量的语文知识,还要掌握知识发散和知识牵引的能力。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将学生引入到课堂情景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形成清晰的逻辑、直观的感受。在创设情景课堂的时候要根据小学生的个性特点以及知识层次,采用直观演示、体验学习、巧设悬念等方法,设计生动有趣的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些新方法应用过程中,学生不同的个性也可以被展示出来,便于教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因材施教。
2.丰富教材,开展延伸教育
教材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教师教学的载体,传统的教材主要是大纲规定的语文课本以及教师提供的基本课外参考书籍,教材数量较少、类型不多。在素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积极加强对教学素材的丰富和拓展,为小学生提供更加生动有趣的学习材料。比如在写作教育过程中,丰富的素材是进行写作的重要基础,在写作过程中,无论是自己阅读的书籍,还是自己的生活经历,都可以作为写作的素材。小学生的想象力十分丰富,在写作教学过程中应该要引导学生学会累积素材,加强阅读,除了阅读大纲规定的素材之外,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各种其他的课外读物进行阅读。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书单,比如一些有名的通话故事、青少年经典故事等,都是很好的阅读材料,让学生在课后进行阅读,不仅可以帮助小学生丰富阅读量,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提高小学生的文学素养水平。
3.改善评价模式,对学生进行科学评价
积极有效评价会影响一个人的发展,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由于小学生很注重外界给自己的评价,任何一个评价都可能对小学生的心理产生影响,所以在进行评价的时候必须要注意方式方法。首先,应该要改变传统的评价模式,要结合新课程理念、新的教学目标,对学生开展全面评价、综合评价,而且要注重评价过程中的公正性、公平性,切忌在评价过程中加入个人喜好和个人印象,要从客观的角度出发去关注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其次,要注意评价时的方式,比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用温婉的语气,带有鼓励的语气对学生进行评价,将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指出,并且给学生提出中肯的建议,评价的时候切忌不能对学生造成心理和精神上的压力。
结语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升的重要途径,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必须要从全局出发,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实践能力水平进行培养,并且培养学生的个性,注意挖掘每个学生的潜力,从而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参考文献
[1]杨细丹.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3).
[2]史杰.略谈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的培养方法[J].情感读本,2016(11).
[3]韩雪伟.关于小学语文教育中对学生个性培养的探讨[J].新课程·上旬,201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