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术课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研究

2018-05-30朱裕乐

中文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主体参与美术课堂教学研究

朱裕乐

摘 要:社会的发展需要高素质的人才作为智力支撑,而高等教育的目标就是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美术课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想象能力。本文从发散学生思维、融入情感因素等方面分析了美术课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美术课堂 主体参与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01

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入,美术教育受到了高校师生的共同关注,作为培养学生美育和德育的重要手段,在学生成长中的作用非常突出。对于高校学生来说,其文化知识水平比较高,要比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具备更强的作品感悟力与理解。要认清当前高校美术课堂的教学现状,让学生多跟美术经典作品接触,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让他们感受美术作品中蕴含的艺术性价值,提高学生的理解力与感知力,让其审美意识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一、美术课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学的重要性

随着美术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在美术教育方面也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教学模式、教育思想以及教育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变革。随着中西方文化的融合,我国美术领域近年来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在教学中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高校学生的思维能力和理解能力都比中学生有所提高,为了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对学生美感的培养,积极搭建鉴赏平台,运用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在多样化的感性认知中理解美术、鉴赏美术,从而让审美培养更接地气,有效促进学生想象能力和鉴赏能力的提升。因此,美术课堂要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为学生的持续发展服务。

二、美术课堂引导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策略

1.注重发散思维,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对于美术教师来说,在教学过程中不能急功近利,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去深入的观察美术作品,针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这就是创造性思维中的发散思维,也叫KJ法,能够培养学生的灵感,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突破原有思维模式的限制,能够发散、广泛的思考,创作出好的美术作品,这种方法尤其适合美术教学。在高校美术教学开展的时候,让学生思维得以发散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可以先选择一个美术作品,将作品中蕴含的某个信息点作为发散点,这个信息可以是历史因素,也可以是创作风格等,根据这些信息找出关键词语,在学生的脑海中形成相应的发散图。比如,在让学生欣赏莫奈的《睡莲》的这个作品的时候,具体的发散点可以选择“年代”:19世纪、“艺术家”:莫奈、“国家”:法国、“派系”:印象派。通过这样的思维发散方式,能够学生各个信息之间的关联能力,激发他们对美术课的兴趣,提高参与积极性。

2.融入情感因素,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因素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感受力,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学生的感知能力一般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方面是对于美术作品外在形象的看法,比如,作品的线条、色彩等,另一个方面是针对美术作品的内涵含义的看法,比如,作品蕴含的情感与意义等。作为人类内心的表达方式,情感跟人的经历有密切关系,学生高尚情感的培养跟教育分不开的。在美术教育中融入情感教育能够让学生形成正向的以及正确的情感,消除不良情感的影响。其次,在美术教学中融入情感因素能够培养学生的理解力。面对同一种事物,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美术家关注的是内心的情感表达。面对大自然的山明水秀,艺术家用其独特的思维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色彩鲜明的美术作品。其特殊的情绪通过合理的加工呈現给我们的是艺术作品,是其内心情感寄托的表现。比如,在欣赏《罗马的农村》这幅作品的时候,让学生仔细的感受,整个画面好像能够发出声响,给人的感受是清新的和明快的。在让学生欣赏这幅画的时候,能够激发隐藏在心灵深处的温情,能够有心灵感应,不自觉的在心中荡起涟漪,让学生获取愉悦的情感体验。因此,在美术教学中,融入丰富的情感引导学生参与,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的内心感悟,让学生的感悟从作品本身升华为自我审美素养的提升,进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艺术作品。

3.结合即时分享平台,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随着微信、微博以及朋友圈、贴吧等为代表的新媒体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渗透,日益壮大的新媒体空间成为新时期高校各科教育工作者面临的新课题。由于大学生群体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强,是经济高速发展中成长起来的一代人,用于追求创新,高校美术教学工作要结合这些人群的特点,充分利用新媒体提高美术教学成效。比如,在微博中为学生插入一件美术作品让大家进行欣赏,像在鉴赏康定斯基的作品《蓝山,84号》的时候,可以通过油画棒的使用来体会创作者把一个个特色之处融进山与树等的轮廓中,进而感受作品的色彩特征。号召学生对别人的感想进行阅读,还可以在评论区写下自己的想法,做到思想的交流与共享,提高了参与面,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教学课时比较短的缺陷。还可以建立相应的美术微信平台,为大家推送类似的美术相关知识的视频,充分利用各种媒体来开展美术活动。充分利用新媒体的“草根性”特征,提高美术教学的渗透力与感染力。在新媒体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也要随着发生改变,美术教师要具备先进的信息传播技术,让自身信息的传播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为主动渗透做准备。比如,还可以建立一个美术知识公众号,让学生关注这个公众号,在公众号中跟学生就美术知识进行互动,但是值得一提的是,这种方式的教学跟实物教学有所不同,只是辅助教学方式的一种,还是要增加学生跟作品的实际接触机会。

4.小组合作教学,引导学生主体参与

每个学生都是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他们会在多个方面存在差异,有的是智力方面的差异,有的是能力方面的差异,也有性格方面的差异。美术教师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感知来分析和评价、模仿以及创作美术形象,从而对美术作品有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对于学生来说,美术课的主要内容有内容、形式以及创作背景、包含的情感等。美术作品的内容主要是创作者通过对主题的提炼和创造形成的作品,还要结合美术创作的背景,包括作者生活的时代与社会水平等。在进行美术教学的时候,可以采用分组合作的模式来让学生针对具体的美术作品展开讨论,尤其是那些需要进行深度分析的作品,学生之间通过思想的撞击来打开解决问题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比如,在欣赏荷兰画家维米尔的作品《称天平的女子》的时候,这幅作品中女子的腹部微微隆起,这不是因为女子怀有身孕,而是当时这个国家女子流行把垫子穿在腹部。可以针对这些背景等内容让学生进行讨论,这些差异化明显的学生通过一些合作交流,提出自己对作品不同的见解和看法,这个过程也是学生之间相互帮助的过程,更是相互了解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这种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在学生谈论与分析的环节中,要把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出来,可以把不同美术基础层次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这样能够让他们相互帮助和相互促进。在讨论环节,可以向小组中那些理解能力一般的学生提问相对简单的问题,也就是通过观察美术作品的直观感受。向表达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提问稍微复杂的问题,让这些学生的感悟从作品本身升华为自我审美素养的提升。当学生回答完之后进行综合点评,这样的评价能够增强他们美术学习的信心。总之,通过小组成员相互合作探究,分析美术作品,提高美术课教学成效。

结论

综上所述,在美术教学中要能够运用多种方法来“抓”住学生的眼球,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学,有效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意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美术知识和技巧,提高自我修养。

参考文献

[1]吴冬声.关于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问题探讨[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15(3).

[2]谢云中.关于普通高校美术教育改革的几点思考[J].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11).

[3]崔聪.关于高校美术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与建议[J].教学心得,2015(8).

[4]丁琳.美术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研究[J],美术教育研究,2016(02).

猜你喜欢

主体参与美术课堂教学研究
高中数学教学研究
浅谈高中物理的主体参与教学模式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政治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主体参与的实践探索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主体参与教学策略研究
交替传译中听记平衡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有效教学研究
《protel DXP 2004》的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