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研究
2018-05-30齐爱华
摘 要:民族问题归根到底是发展问题。加强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对构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秩序具有重要作用。而少数民族地区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就需要提高民族群众人员素质。中学生作为少数民族地区未来经济、文化、政治建设的接班人,他们思想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少数民族地区未来发展走向。在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群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一步规范学生思想认知和行为,从而保证学生能够在较早时间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本文主要结合实际情况,就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少数民族地区 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02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有五十六个民族,实现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前提。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稳定和发展不仅仅是民族本身的事情,更关乎国家安全。中学阶段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这个时期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对学生今后发展有着很大帮助。但现阶段由于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还存在不少突出问题,需要我们认真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并进一步采取措施将其解决。
一、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分析
1.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师师资力量薄弱
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和内陆地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还存在较大差距,并且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师队伍专业素质有待进一步提升。在很多民族地区中学中,思想政治教师都不是专业教师,大部分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传统方言教课。有不少思想政治教师并不是从普通本科院校毕业,多是通过自学或函授学习获得本科学历,这部分思想政治教师专业素质本身并不是很高。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师师资力量薄弱已经成为制约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高效开展的主要因素。在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不能结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开展教学,并不能保证很好的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在广大民族地区,由于学校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重视程度不足,很多思想政治教师没有编制,缺少必要的福利保障,在教师队伍中,甚至还存在一些没有取得教师资格证的教师。
2.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单一
在我国广大民族地区政治教育工作主要通过学校的政治课开展。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中学思想政治教师主要采用理论教学,按照教材内容照本宣科,然后让学生在课堂下记录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不管学生是否接受或者理解,忽视了思想政治学科所应该达到的教育效果。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教学,学生在课堂下被动学习,并没有结合新课程要求,及时更新和应用最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此外,在民族地区很多学校中,学生是由多民族构成,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多学校都是按照国家统一教育方针和教育目标开展教学,忽视了不同民族语言文化区环境下不同学生对思想政治课程理解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开展针对性教学,个性化教学和差异性教学。很多学生在学习该门课程时,感觉枯燥乏味,逐漸的对该门课程丧失了学习兴趣。
3.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环境落后
新中国成立69年以来,在国家和党中央支持下,民族教育得到了较快发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取得了可喜成就。但我们也应该充分认识到,现阶段少数民族地区,教育设施和教育条件依然比较落后,教育水平和生活环境和内陆地区相比还还存在很大差距。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历史条件和文化背景等多种因素制约,再加上民族地区多处于山地和边疆地区交通不便利、环境恶劣、工业农业基础薄弱,国家所制定的优惠政策很难落实到位,难以吸引大量人才。由于边疆地区很多农民群众没有接受过文化教育,他们受教育思想落后,常常将这种思想灌输给自己的孩子。再加上目前社会就业压力巨大,民族地区很多家长都希望孩子能够外出打工挣钱,由此导致的学生辍学现象时有发生。在现有教学环境下,很多中学生早早对学习产生了厌烦兴趣,又受到当地社会不良思想影响,自我行为很难控制,经常会引发一些违法犯罪事件,给民族地区社会秩序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由于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环境落后,很难在较短时间内得以改善,在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重视这方面因素,采取措施循序渐进的进行改善。
二、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1.国家教育方针政策在少数民族地区执行受到影响
新中国建立以来,我国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文化、政治、教育发展,并连续出台多项政策改善民族地区教育环境。但从现阶段各项政策执行来看,由于受到地理因素、文化因素和政治因素影响,很多政策还没有落实到位,只是口头上的宣传。尤其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由于他们身居边疆,开展各项宣传教育工作难度较大。有些民族群众受到宗教主义思想影响,对国家教育方针和相关政策有很大抵触性。民族地区政府办事效率低下,导致国家政策不能切实得到落实和实施。这些现象长此发展下去,势必会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各项教育工作产生。很多民族群众对国家政策抱以怀疑态度,不敢再相信党政府。
2.社会环境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学生思想产生的影响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加大。民族地区教育环境得到较大改善,他们接受外界信息的途径变得越来越多样化。但在内外部社会环境中,一些消极负面的信息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了负面影响。在文化市场中存在了一些不良音像制品、书籍、报刊,也对中学生思想产生种种不利影响。从某种程度上讲,社会中存在的消极负面因素是造成中学生信仰淡漠、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歪曲的主要因素。中学生由于社会经验较少,分辨事物能力较低,思想片面,容易受到外来不健康思想影响。学生常常将自己的国家和多个国家进行横向比较,得出了一些并不公正的结论。此外,我党内部腐败现象和社会不良之风对中学生思想影响也很大,这些现象常常会扭曲党中央和政府在中学生心目中的形象。
3.民族文化多样性对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影响
新疆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自治区,不同少数民族有其特殊的文化、风俗、文字和宗教信仰。这些因素就导致了中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难以普及和深化。在不同民族内部存在社会发展的多种形式,而社会形态的不同发展阶段势必会对少数民族群体行为产生影响,导致不同民族群体之间思维不同。此外,不同的少数民族还具有不同的宗教信仰,而每种宗教信仰势必会秉持不同的思想认知,这就会对少数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开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就要求在少数民族地区开展汉语普及、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社会主义价值观荣辱观教育的同时,还要全面保护少数民族文化多样性,做好少数民族多样性文化继承保护工作,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在少数民族地区顺利推进。
三、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分析
1.少数民族地区切实落实好国家方针政策
要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方针政策,高度重视和支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投入,切实落实好教育为本的教育理念。中学觉得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尤其要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就要求少数民族地区学校和老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把民族地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第一位,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荣辱观教育,保证中学生能够较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党中央和国家政府要联合立法部门,以法规形式保障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对民族地区教育格局进行进一步调整,合理分配教育资源,切实提高少数民族地区教师文化水平和专业素质。要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培育双语思想政治教师。要进一步落实好具体措施,加强教育监督,高度重视少数民族地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强化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
要想保证少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顺利推进,就需要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民族地区相对于内陆地区经济、文化、政治、社会、教育相对比较落后,其自身完善发展相对较为缓慢,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是教育政策顺利实施的前提保障。另外还要进一步强化学校教学管理,要在学校领导和教师队伍中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重视学生素质培养,不断完善中学教育工作制度,确保民族地区思想政治课程合理设置。在进一步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经费投入的同时,要进一步加强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力度。进一步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办学条件,提高办学规模和办学质量,确保中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能够顺利实施。
3.注重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同发展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各个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都都形成了本民族独特的文化。而各民族文化在长久的磨合和融合过程中也逐渐实现了统一。在文化统一的发展趋势中,各民族之间的文化既存在共性又包含了独特性。各个民族之间的文化,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在全新历史时期,国外分裂分子打着民族主义的口号,分裂我国各个民族,使得少数民族地区出现了地方民族主义情绪,如果这种趋势任其发展,势必会对国家长治久安产生不良影响。而注重民族地区文化传承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协同发展,能够积极引导广大少数民族群众树立共同的社会心理和文化认知,从而有效减少外来不良思想的侵袭,维护民族团结和少数民族地区稳定发展。
4.重视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
中学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不单单要重视理论教学,还应该广泛开展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证明理论,用理论指导学生实践。中学思想政治教育要注重知行统一,结合当地情况因材施教。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引导学生广泛参与到各类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竞赛,爱国主义讲座活动,让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通过师生互动进进一步强化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作用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养。
参考文献
[1]陈海明.中国梦语境下高校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 2015(02)
[2]劉伟.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多元文化教育与国家认同[J].中国成人教育. 2010(20)
[3]孟立军.论中央三代领导集体关于民族教育理论的实质[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6(03)
作者简介:齐爱华(1967.4-),女,汉族,河南省扶沟县人,本科,阜康市第四中学,党支部书记、副校长,研究方向:物理教学和学校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