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文化产业发展对策初探
2018-05-30马芳赵洪斌
马芳 赵洪斌
摘 要:自2013年起至今,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建设稳步推进,其中“民心相通”文化交流是实现民心相通的重要途径。“一带一路”既是经贸之路,也是文化之路,新疆地区立足丝绸之路经济带地缘优势和特殊区情,发挥“一体多元”的民族文化优势,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文化交流活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了新疆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本文以把新疆建设成“丝绸之路文化交流合作的核心区”为目的,了解当前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发现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对策建议。
关键词:新疆地区 “一带一路” “民心相通” 文化产业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02
一、“一带一路”背景下新疆文化产业发展的现状
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文化科教中心”建设,进一步发挥特色鲜明的文化资源优势,促进文化产业发展,提升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把文化产业培育成我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
2016年8月在新疆国际会展中心举办了第四届丝绸之路新疆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重点展示了新疆本土文化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的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等国家文化企业开展的合作与交流成果展。充分展示我区历年来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和“十三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愿景。参加本届文博会的文化企业共有200余家,其中全国有10个省市地区参加,新疆有12个地州(市)参加。同时,在新疆博物馆、七坊街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新疆和合玉器产业基地和新疆软件园设立4个分会场。活动内容涉及广播影视出版、文化演艺、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文物衍生品、工艺美术、雕塑、动漫与信息技术、文化旅游休闲等文化产业项目。2017年7月新疆自治区成功举办了第五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作为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以及新疆文化对外开放的窗口,国内和来自俄罗斯、乌克兰、埃及等国家和地区的20多个中外艺术团,献上了60多场精彩演出。对外文化交流合作步伐不断加快,先后赴60多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学术交流、文物展览、交流演出活动,中国亚欧博览会-中外文化展示周、中国新疆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海外文化中心-新疆文化周等对外文化交流品牌活动,新疆对外文化传播力和影响力日益扩大。
文化产业发展政策体系不断完善,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文化产业扶持政策和管理办法,不断激发市场活力,助推文化企业繁荣发展。2015年,全区文化产业增加值为112.68亿元,占GDP比重为1.21%。加强财政资金对重大项目的引导扶持,不断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积极培育壮大骨干文化企业,全区现有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基地6家,自治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92家,通过国家动漫企业认定的企业12家。园区基地集聚效应凸显,建成各类文化产业园区13家。新疆目前以乌鲁木齐、喀什、霍尔果斯以及阿拉山口四地为代表正在建设的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有5个,拟建项目7项,将全面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与合作。
二、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存在的困难与问题
1.我区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着严峻挑战
一方面,新疆处于暴力恐怖活动活跃期、反分裂斗争激烈期、干预治疗阵痛期“三期叠加”的态势,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国家安全、社会稳定的任务艰巨繁重。一方面,新疆与全国一样处于经济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阶段,打赢全区脱贫攻坚战、实现经济更好更快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艰巨繁重。二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求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滿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将作为未来相当长时期的中心任务。①三是现代文化市场体系还不够完善,文化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城镇居民文化消费能力和水平较低,文化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推动文化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任重道远。
2.文化交流总量较少,文化产业依赖政府推动,缺乏创新
国与国之间如果缺乏文化连接和交融,即使双边的交流曾在特定政治、安全或经济需求的驱动下取得发展,这种关系也十分脆弱,容易破裂。受历史原因和地理位置的限制,长期以来新疆地区的文化始终以保守、封闭为主要存在形态。从而导致新疆地区文化及文化产业的发展缺少创新精神,文化产业发展没有新意,缺乏流行元素,市场需求力不强,严重阻碍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文化交流才刚刚起步,多为政府交流性质,文化交流的总量较少,深度和广度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拓展。对中国更多企业在“一带一路”下寻找机遇的中小企业而言,这种侧重更是重不可攀,有些企业甚至产生一带一路倡议与自己无关的想法,对其日渐失去兴趣。政府在推动“重”项目走出去的同时,也应该多考虑“轻”项目,更积极推动诸如影视、文化产业等相对比较轻的产业走出去。由于这些轻项目负担不重 、门槛较低,能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参与。②新疆的很多文化艺术没有被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知晓。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产业总体发展落后,软件硬件支撑不足,文化资源开发利用不够,对外合作模式单一,缺乏有竞争力的文化交流品牌。文化产品、文化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力能力较弱,文化交流的平台还有待培育,盈利模式有待探索。大多数国家处于交流沟通阶段,停留在政府层面的合作,仅签订了国与国之间的合作框架协议,签订的文化产业合作意向也很多,但企业间的合作、民间投资合作较少,真正落实和实施的合作项目较少,即使已经实施的合作项目进展有较为缓慢。
3.缺乏一带一路经济带文化产业研究和人文交流人才
围绕《愿景与行动》提出的“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目标,新疆地区缺乏一带一路经济带文化产业研究人才和和人文交流人才,即能够熟练掌握外语,与相关国家顺畅进行文化政策、文化项目投资、有经验的高级管理策划等方面合作的人才。新疆各大高校优势不明显,没有根据国际化人才培养需要对外开放的新步伐作出相应调整,解决跨文化理解与沟通的新型国际化人才是当务之急,需要高校在培养方案中加强外语能力、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同时增加经济贸易基础知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等课程内容,并尝试建立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
三、新疆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新疆应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对“一带一路”近邻的文化需求进行研究,在文化交流上进行创新、根据不同情况制定文化合作政策,增强双向沟通及增进文化产业的合作,才能更好地推动“一带一路”的全面建设。
1.打造新疆“一带一路”对外文化交流知名品牌
“一带一路”倡议中最重要的就是民心相通,民心相通主要靠文化,靠交流。新疆应打造文化交流合作知名品牌,使文化交流合作品牌效应充分显现。首先,中国—亚欧博览会和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作为国家级对外文化交流平台,以及新疆文化对外开放的窗口,要充分发挥作用,主动吸收借鉴国外优秀文化成果,按照品牌化、本土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进一步扩大视野,拓宽渠道,创新内容,打造成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的精品项目。中国-亚欧博览会是连续举办十九届的乌鲁木齐对外经济贸易洽谈会的继承,要利用好中国—亚欧博览会这一载体和平台,可以由新疆商务厅聘请国内领先、专业的会展设计公司进行设计,对参展商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丰富对外开放内涵,充分挖掘利用新疆地域特色的文化资源,提升博览会层次和水平,推动文化产品、文化服务和文化实体参与其中,设立“一带一路”文化交流板块。将“中国亚欧博览会” 打造成高端的、专业的、国际影响力的对外文化经济交流的平台。其次,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已成功举办5届,因此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重大机遇,扩大“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品牌在沿线国家的影响,发挥“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文化交流品牌的载体作用,精心打造与之相配套的“丝绸之路国际舞蹈节联盟”、实现与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之间的文化交流合作深度融合,促进文化相互借鉴,扩大共同繁荣。
2.大力发展丝绸之路特色文化旅游产业
增进文化互信,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已经成为丝绸之路沿线省区的共识。文化旅游产业可以成为丝绸之路的先导产业。当前,丝绸之路已经作为“世界遗产项目”申请成功。要统筹新疆地区的专项资金,大力推进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发展,打造“丝绸之路 ”文化旅游品牌,丝绸之路经济带旅游合作的基础是是沿线国家的文化遗产资源,资源的互补性是旅游的特色,围绕新疆主要旅游区,以丝绸之路特色文化旅游为重点,打造特色的丝绸之路民族风情街,对全部丝绸之路世界遗产点进行文化挖掘和深层次的包装,使其发挥更大的观赏价值和体验价值。新疆地区的文化旅游公司可以将国内“一带一路”沿线区域符合条件的城市纳入旅游线路,联合沿线国家和地区共同开发丝绸之路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及相关文创产品。面向中亚及内地推出一批地域特色鲜明、体验互动性强的文化旅游项目,推出丝绸之路特色国际旅游线路和精品。借助丝绸之路经济带国际联盟组织,尽快促使丝路沿线国家建立旅游网站,提供互联网客服中心,让网上丝绸之路率先联通。在互联网+的影响下,手机客户端已经成为中国周边游最主要的预定方式,传统产业日益网络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游客对网络技术和对线上旅游产品认知度的提高,旅游产业线上线下融合同步发展将有利于丝绸之路旅游合作的发展,跨区域经营,实现文化旅游互为目的地和客源地。促进协同旅游服务的质量提升。联合新疆地区文化旅游公司举办国家级的丝绸之路文化旅游节,以提升新疆文化旅游的国际影响力。邀请“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知名艺术家来华举行“意会中国”采风创作活动,形成品牌活动。
3.培养能够进行跨文化沟通的新型国际化人才,尤其是加强年轻学者的交流
随着一带一路经济带的建设和发展,跨国、跨文化的交流活动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丝绸之路首先是一个文化的概念,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历史见证。中国同中亚、西亚、南亚等区域内民族和国家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其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丝绸之路经济带”不只是一个地理上的概念,更多是跨文化的融合。跨文化交流是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共建所必须解决好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跨文化沟通是可以教授的,新疆有很多少数民族对语言的学习比其他人更有天赋,例如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培养通英语、俄语等多种语言、具备经济贸易基础知识和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外交人才队伍,并尝试建立与国内外相关机构联合培养人才的新模式。新疆与中亚国家高校都有合作,各大新疆高校都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以及中国学生去沿线国家学习交流,除此之外应增加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学术交流,推动成立“丝绸之路國际艺术院校联盟”和“丝绸之路国际剧院联盟”,加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文化交流与合作机制化发展,发挥联盟优势,与沿线国家和地区合办代表国家水准和民族特色的优秀艺术家互访、文化艺术论坛等交流活动。通过这种方式进入到整个社会的肌体中,才能达到民心相通。因此在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互通的过程中,必须从各个层面加大对这种具备跨文化沟通人才的培养,培养一批既懂文化产业发展规律又懂国际化经营理念的复合型人才队伍。
4.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牵头建立国有的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打造成新疆地区实施“文化产业发展”战略的重要市场平台
加强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合作,不但比你单独的海外宣传更能推广新疆区域文化,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还能扩大双方文化产业的国家贸易额,通过加强双方在文化商品上的物质联系,以提升其中附加的文化价值观念的推广力度。③通过建立国有的文化产业发展集团公司开拓完善国内合作渠道,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下设围绕影视投资及影院运营、演艺、文化金融、艺术品综合经营、重点文化项目投资建设等领域的全资、控股及参股企业,挖掘私营企业在推动丝绸之路经济带文化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巨大潜力。加大与发达地区文化产业的合作力度,学习发达地区的文化产业经验,培育“引进来”的氛围,引进先进人才、技术,依靠相关政策,鼓励国内企业家积极参与投资,共同挖掘新疆的文化资源,开发新型文化产品,促进新疆文化产业“走出去”。积极探索新疆地区文化产品与文化服务向中西亚出口贸易模式,大力发掘、培育有地域特色的外向型文化产品和骨干文化企业,建设文化产品和服务“走出去”资源库。加强互联网、新媒体资源的开发运用,搭建文化贸易服务平台,畅通文化贸易渠道,加强文化产品的推介营销,推动文化企业和具有自主品牌的文化产品、服务和项目进入国际市场。积极打造出具有针对性的外向型文化产品输出中西亚地区,增强新疆文化竞争力。
注释:
①乃依木·亚森;在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学讲话、转作风、促落实”专项活动动员部署会上的讲话-《新疆人大(汉文)》-2017-03-05。
②梁海明《一带一路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12页。
③ “一带一路”下如何寻求文化共生 - 中国民族宗教网-《网络(http://www.mzb.com.c)》
参考文献
[1]庞鹤,王珏.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家跨文化沟通与贸易畅通.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7年4月
[2]梁海明.一带一路经济学.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16年2月1日
[3]仁宗哲.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17年1月1日
[4]姚文遐.新疆文化体制改革和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探析.《新疆社科论坛》2012-08-20
作者简介:马芳,女,新疆伊犁人,新疆艺术学院教师,新疆师范大学硕士在读生。
赵洪斌,男,中国传媒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