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图书馆口述历史的社区服务

2018-05-30黄锦辉

中文信息 2018年5期
关键词:口述历史图书馆社区

黄锦辉

摘 要: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有利于发挥图书馆服务职能,使图书馆服务延伸到社区的街道、社群和机构,发展更多潜在用户,是深化图书馆服务内涵、拓展图书馆服务范围、增强图书馆社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对于丰富馆藏,服务社区具有重要价值。图书馆口述历史的服务包括公共推广服务、收藏服务、项目支持服务、资源可获取服务、教育服务等多个方面。

关键词:图书馆 口述历史 社区 服务

中图分类号:G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5-00-02

口述历史工作及研究是 21 世纪以来图书馆界出现的新业务形态和研究方向。口述历史的开放性,生动性,原生性使得各种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研究项目如雨后春笋。更多的图书馆从业人员投入到口述历史的文本及技术研究和服务功能开发,口述历史呈内容多元化,学科视角多角度趋势,越来越受到图书馆业界的重视。

一、近年来的研究口述历史取得丰硕成果

随着口述历史的深入研究和发展,近年来出现了一大批具有影响力的研究口述历史的作品,内容包含了口述历史内涵和外延、口述历史在图书馆档案馆的保存价值和利用模式、口述历史的收藏与收集、高校等科研机构的口述历史理论和实践、口述历史伦理问题等。有代表性的作品如:《张学良口述历史》、《胡适口述自传》、《李宗仁回忆录》等。随着大陆口述历史热潮的兴起,出现了定宜庄的《最后的记忆:十六名旗人妇女的口述历史》、《老北京人的口述历史》,张晓的《西江苗族妇女口述史研究》,山西社科院的《山西抗战口述史》,湖南图书馆的《湖南抗战老兵口述录》等都是中国口述史方面的成果,其他以“口述”命名的各种回忆录更是不计其数。[1]

口述历史扩展了史料收集的范畴,使得该类题材的文本写作队伍不断壮大,出现了一批高质量的口述历史著作。如:《中国知青口述史》(刘小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吴德口述:十年风雨纪事》(朱元石,当代中国出版社2004年版),《启功口述历史》(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等;《日军侵华集中营》(何天义,大象出版社2008年版),《文强口述自传》(刘延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

理论方面,出现了不少有代表性的著作:《中国口述史的理论与实践》(周新国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版),《过去的声音——口述史》(保罗·汤普逊著、覃方明等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与历史对话——口述史学的理论与实践》(杨祥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年版)、《大家来做口述历史》(唐纳德·里奇著,王芝芝、姚力译,当代中国出版社2006年版)。[2]

口述历史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对也史学观念产生一定的影响。图书馆界掀起了开展口述历史的热潮,从单纯的文献收集到民间资料的挖掘,从到底该不该做口述历史到如何做好口述历史并为公众服务所用……这些显然是一大历史跨越。

二、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社区服务的价值

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班克罗夫特图书馆的区域口述历史办公室主任 Baum曾经指出:“口述历史办公室的目的是保存信息为未来所使用。许多材料可能需封存一段时间,但是大多数是立即为研究和机构的特定目的而被使用”[3]曾任哥伦比亚大学巴特勒图书馆哥伦比亚口述历史中心主任及美国口述历史协会首任主席的 Starr 也指出:“口述历史不仅仅是供研究者个人使用,而是通过图书馆或其他存储机构保存以利于更多的学者及未来子孙后代使用。”[4]《图书馆学与情报学百科全书》一直强调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工作的最终目的是为当前及未来用户服务。[5]

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项目是其服务职能所在。通过口述历史服务与社区之间进行深入互动,加深彼此之间的社区文化传播,社区历史文化资源挖掘,是互利共赢的。

1.丰富图书馆馆藏资源

Evans 和 Llwyd 认为,公共图书馆在口述历史的收集、保存、获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6]。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项目服务,可丰富图书馆馆藏,有利于拓展图书馆的收藏范围,提升图书馆馆藏质量。图书馆以口述历史资料收集为契机,带动相关其它书面文献资料的收集,并通过对这些资料进行合理的信息加工、编目和整理,实现口述视频、录音资料和文献资料的有效结合,再次对本地历史文化资源进行信息组织,形成本社区的特色馆藏。同时,通过深度挖掘本地社区优秀文化资源,形成以点带面的深度馆藏。

图书馆重视、挖掘和抢救即将消失的社区历史,如抗战史料、非物质文化遗产史料、本地风俗民情、重要的政治经济领域内的大事件专题等,可以填补其他文本文献的不足,完善馆藏资源。对于保存人类传承文化遗产而言,也是意义深远的。

以顺德图书馆为例:作为一间区级公共图书馆,顺德图书馆2010年开始将口述历史纳入地方文献部工作范畴。通过访谈的方式,采访亲历或见证历史事件的长者,用录音录像等现代技术手段,抢救顺德即将消逝的历史记忆,从而获得珍贵的特色馆藏资源。截止到2016年8月,顺德图书馆已制作完成并上传到顺德口述历史播放网站的口述历史87辑,免费供读者查阅。题材涉及历史事件、民俗风情、文化体育、传统美食、地方掌故、地方沿革、行业变迁、非遗与传统老手艺等。顺德口述历史的开展,有助于深挖地方史料的文献价值,在既有文字记录上补充细节和血肉,丰富图书馆馆藏,为研究顺德历史的专家学者提供更具体的历史资料,为后代留下不可再生的历史记忆。

2.提升图书馆的社区服务功能

Ulargiu 调研了英国的口述历史项目指出,图书馆的功能之一是鼓励其藏书和服务为其所服务的社区所利用。[7]与档案馆有所不同,图书馆的职能强调资源的可获取性。馆藏资源和史料的开放性使得图书馆具有面向社区服务的便捷性。而公众使用口述历史服务也为图书馆口述历史的传播提供了更多的社区资源。

2015年,沧州图书馆正式启动口述历史项目,并完成第一批口述历史人员录制。该馆采用录音录像等现代多媒体手段,记录本地区历史事件的当事人或者见证者的口述。通过对口述歷史资料的收集和保存,促进了图书馆和社区人文历史资源的共建共享,对本土传承历史、咨政育人起到了积极作用。

湖南图书馆做了大量的口述历史工作,专题涵盖了寻找城市记忆、湖南抗战老兵、湖南地方戏剧、湖南古村落古民居、国民记忆等方面。2014年,湖南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学会与美国青树教育基金会、中国青树乡村图书馆服务中心合作,在长沙举办了第六届“信息技术和教育”国际会议。会议的主题就是“图书馆与口述历史及地方文化”。

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有利于将服务延伸到社区的各种群体和机构,以及更多的网络用户,拓展用户群体,增加服务项目,强化服务内容,提高用户的图书馆使用率,提高图书馆的公众影响力。如何更好的开展口述历史的社区服务,是检验图书馆口述历史工作成效的关键。

三、图书馆口述历史服务方式方式和范畴

1.口述历史的收藏服务

口述历史是一种记录和发掘历史真相相结合的史学形式。口述历史的记录性决定了其需要有图书馆这样的收藏机构来收集保存开发,以持续化地为本地社群提供服务。《顺德县志》记载的1945年抗日战争“旧寨塔战斗”,三天激烈的战斗全文只有345个字的讲述,而具体日军最后是如何溃败的也没有讲述清楚。顺德口述历史的资料采访中,西海抗战老兵的口述,补充了很多珍贵的历史细节,弥补了馆藏中关于顺德抗战史料的不足。

2014 年,上海图书馆接收了长期从事中国当代重大政治题材纪实文学创作作家叶永烈捐赠的大量文献资源,其中包括了丰富的口述历史资料。[6]

图书馆接收口述历史收藏,可为图书馆的资源开辟新领域,节约口述历史产生机构的保存成本,保障口述历史资源得到更大范围的利用[7]。

2.口述历史项目支持服务

图书馆口述历史多元化与多学科视角,使得各地图书馆开展了丰富的口述历史项目。图书馆参与本土口述历史项目建设的优势在于,图书馆有稳定的资金来源,有公共资源和使用场地,能够将用户的需求与图书馆收藏功能相结合。

2012 年,国家图书馆“中国记忆”项目启动,主要着眼于重要历史事件、重要人物和濒危民族记忆与传统技艺的抢救性记忆收集工作。作为国家馆,国家图书馆的此项举动正式将口述历史工作提升到国家记忆的高度,对口述历史工作在全国图书馆界的广泛开展无疑具有号召作用。

2015年,顺德图书馆 “顺德口述历史”成为广东省何享健慈善基金会2015年文化保育类支持项目。基金会定额资助口述者劳务费等费用。通过在社区进行图书馆口述历史视频资料的采集项目,提高了口述历史支持服务质量,增进图书馆用户参与度。

3.资源可获取服务

顺德图书馆口述历史资源的可获取分为互联网在线获取和线下获取。

线下获取,也即实地获取。即用户去图书馆检索相关资料,并通过专业的播放设备,或专门的视频点播系统获取口述历史资源。由于知识产权的限制,在顺德图书馆自行开发了口述历史点播系统中,上传本馆网站的口述历史视频,有部分受到知识产权的限制的,无法馆外观看,只能在馆查看。由于线下获取受时间和地点限制,对用户造成了一定的不便。因此,图书馆通过社区延伸服务来促进其物理获取。例如,将口述历史资源带到社区,为用户提供社区获取。顺德图书馆“2015年周到服务进村居”活动中,通过文化志愿者送“顺德口述历史”视频到各镇街服务点,向当地村民宣传和播放共97次。“4.23世界读书日”系列活动中,举办“顺德口述历史”视频公开展播,有200多顺德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在现场观看。逢周六、日举办的“公益电影”播放阵地,在电影开播前十五分钟,宣传播放口述历史视频共104次。口述历史成果的线下展示则有利于图书馆走进公众视野,使图书馆超越图书回归文化的本质。

互联网的便捷和高效性为图书馆口述历史资源的获取提供了便利条件。在线获取,即通过互联网获取,不受时空限制,大范围超文本链接且无限制浏览口述历史资料。通过建立口述历史资源数据库,使用户对口述历史内容的检索更为深入,信息的获取更为快捷。

截止到2015年上半年,顺德图书馆口述历史视频网站点击数近3万次,播放活动直接参与人数约1.2万人次,大大提升了图书馆口述历史资源的使用率。口述历史视频资源的在线获取,促进图书馆与社区成员之间的联系,部分不习惯使用书面语言的社区成员开始使用图书馆的口述历史视频资源,从而成为图书馆的用户,挖掘了图书馆潜在用户。

4.口述历史的教育服务

2015年7、8月,在顺德图书馆品牌活动“顺德青少年阅读夏令营”中,顺德口述历史视频播放作为主要的日常课程之一,每周播放二到三场,参加课程学习人数为600人,让青少年系统地接受本地历史文化教育,达到认识顺德、热爱顺德的目的。

2014 年,湖南图书馆成立了湖湘口述历史研究实践平台及青少年口述历史培训基地,为青少年开展口述历史提供了专门的培训支持。

此外,网络和传统媒体相结合的方式,普及和推广口述历史知识,宣传图书馆口述历史服务。2016年,珠江商报为顺德口述历史工作做了一次大篇幅的宣传报道,并在该报官方微信作了一系列宣传推介;顺德城市网等其它媒体也作了一系列相关报道。

口述历史工作的开展,使图书馆在日常的传统服务之外以文化生产者的身份介入社区。目前口述历史仍存在诸如学科归属不强,理论研究滞后,实践工作方法缺乏规范等问题。要保障服务得以顺利展开,图书馆需要制定并公布相关规范与指南。中国国家图书馆的“中国记忆”项目组设计了多种工作规范,涉及口述历史的采集、编目、保存、服务、开发、合作、著作权等各方面的规范与指南,将汇编形成《中国记忆项目工作手册》[8],可为图书馆界提供借鉴。

综上所述,图书馆开展口述历史服务,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口述历史依托于世代流传的形式,在多媒体之间产生,具有个体和集体记忆,是一种珍贵的人类精神财富。只有不断地挖掘口述历史在社区价值实现模式,在保存和发展中传承历史,才是口述历史发展的制胜之道。

参考文献

[1]谭志斌.国内口述历史著作述评.兰台世界,2012(9);

[2]左玉河 热点透视与学科建设:近年来的中国口述历史研究《中华文化论坛》2011.1,36—40页;

[3]Baum W K.oral history: a revived tradition at the Bancroftlibrary. the Pacific Northwest Quarterly,1967 :57-64;

[4]Starr L M. oral history// Dekker M. encyclopedia of libraryand information science,1st Ed. New York : Inc,1977 :440-463;

[5]Hansen DG.oral history in libraries and archives// BatesM, Maack M N, Raton B. encyclopedia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science 3rd.ed.FL: CRC Press,2009:4045-4055;

[6]纪实文学家叶永烈向上海图书馆捐赠手稿等文献.[2015-07-10].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4/04-29/6119848.shtml;

[7]胡立耘.基于口述历史的图书馆延伸服务:圖书馆 2015年第12期,15—22;

[8]田苗,汤更生.中国记忆的构想与实践.国家图书馆学刊,20l5(1):4;

猜你喜欢

口述历史图书馆社区
3D打印社区
在社区推行“互助式”治理
图书馆
浅谈口述历史的征集与整理
居鲁士的早年传奇与口传历史
如何积极应对社区老年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