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的问题成因及对策

2018-05-30李运姿

中文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问题成因对策

李运姿

摘 要:在我国国民经济得到发展的情况下,为了更好地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人社部启动了“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全民参保登记计划”从2014年开始,到2017年基本完成。在完成全民参保登记之后,将实现每一个人都有唯一的社保标志,将基本建立覆盖全民的参保登记数据库,并实现动态管理。本文主要分析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及成因,并提出相应措施。

关键词:全民参保登记 问题成因 对策

中图分类号:C9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1

引言

近几年,社会保险的管理水平、基金规模、覆盖范围和建设力度都有了较大的发展,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了社会发展成果,有力推动了社会管理。但由于改革局限性、发展阶段性,社会保险在可持续性保障、流动性适应和公平性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包括无法顺畅进行转移接续、社保管理碎片化、中断参保、重复参保、参保资源底数不清等等,无法满足精确管理和全民覆盖的要求。因此启动了“全民参保登记计划”,期望在四年时间里基本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我国的适用人群。

一、全民参保登记的内涵

全民参保登记主要指依据社会保险法等法律法规规定,以社会保险全覆盖为目标,通过信息比对、入户调查、数据集中管理和动态更新等措施,对各类群体参加社会保险情况进行记录、核查和规范管理,从而推进职工和城乡居民持续、全面参保的专项行动。

二、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的问题及成因

1.管理运行方面

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管理运行方面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是:(1)碎片化的社保管理对收集统计信息不利。尽管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由人社部主管,但依然存在社保管理碎片化的问题,比较典型的表现就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收集和统计新农合医保信息存在分工协作的问题,部门之间数据信息的不匹配、责任分工的不明确和沟通机制的不顺畅等因素都对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造成了影响。(2)相关部门之间没有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会涉及到公民的个人身份信息,需要公安、民政、信息等部门的协助。不过,在实际工作推进过程中,一些部门存在消极配合或不配合的现象,对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开展造成制约。

2.政策法规方面

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政策法规方面的问题主要是:(1)有关制度不够健全。自人社部2014年启动全民参保登记以来,一直没有制定具体实施细则,无法对有关部门形成约束,从而共同做好全民参保工作。(2)没有足够的法律支持。开展全民参保登记主要是为了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具有一定强制性,和社会保险法中自愿参保的原则冲突。同时,对不愿意参保的人员只能通过劝说方式,没有强制办法,给工作的开展带来不便。

3.参保对象方面

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参保对象方面的问题主要是:(1)参保项目不齐全。部分灵活就业人员和下岗职工在个人缴费时,偏重于只缴纳职工养老保险,不缴纳职工医疗保险。在各项参保中,参与到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中的人口较多,而参与生育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的人口相对较少.(2)灵活就业和未就业人员参保率低。城镇职工的社会保险多是依托单位,因此參保率较高,农村和城镇居民参保缴费标准比较低,享受国家和地方补贴力度较大,参保率也很高,相比之下,灵活就业和未就业人员由于社保缴费全由个人承担、工作变动频繁、社保转移接续复杂困难等因素影响,导致该群体整体参保率比较低,并且断保现象较多,整体保障水平比较低。

三、应对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问题的措施

1.管理运行方面

为了更好地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在管理运行方面应该做好两方面的工作:(1)管理要实现五保统一,从而保障参保登记工作的开展更加高效、全面。主要是在全国范围内将隶属卫生部门的新农合保险逐步纳入到人社部门中,由人社部门统一管理社会保险,使政府机构的设置和人员数量得到减少,在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能够更方便地收集和管理信息。(2)促进各个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作,构建工作合力。人社部门要和公安、卫生、计生、财政等部门做好对接工作,及时有效地解决错误数据,和各个部门之间建立定期比对和交换信息的机制,实现各个部门共享信息,有效提高登记效率。管理户籍的部门要健全登记管理体系,将空挂户的人员信息及时注销。为外出务工并长期定居的居民建立花名册,对其进行分门别类的管理,逐步纳入到登记的范围中。

2.政策法规方面

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高效进行,需要有政策法规作为保障。针对全民参保登记工作遇到的政策法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1)将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在法律中的地位提升。通过部门规章形式出台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对后期工作实施有不利之处。为此,应该将该计划在法律中的地位提升,或是联合公安、卫生、民政等部门共同发文,建立各个部门有效协作的通道,便于基层人员有效开展登记工作。(2)增强法律对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支持。我国社会保险的参保原则是公民自愿,要想真正实现全民参保,参保的强制性必不可少。一方面可出台相关法律对公民的参保行为进行约束,另一方面加大国家财政资金投入力度,增加补贴项目,提高对参保对象的补贴金额,进而吸引适龄人群参保。

3.参保对象方面

针对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参保对象方面的问题,可以采取的措施是:(1)加大宣传,激发人们的参保积极性。通过电视、广播、社保网站等媒介加大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宣传,创建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舆论氛围,让城乡居民对参保的有利之处有足够了解,从而配合参保登记工作。(2)突出重点,全面高效做好参保工作。其一,城镇中重点抓好灵活就业人员、未就业人员和中小微企业人员的参保工作,将参保的覆盖面扩大;其二,农村中重点是农民和流动人口,激励其持续参保;其三,积极引导就业已经稳定的农民工加入到职工社会保险体系中[1]。实施工伤保险的专项行动,推动矿山、建筑施工等高危行业参保,与此同时要将覆盖面扩大到农村企业、家庭服务性企业和网络服务性企业中。

四、结语

在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中,要加强有关部门之间的合作,提升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法律地位,加大宣传力度,有效解决漏保、重复参保等问题,最终实现社会保险全覆盖。

参考文献

[1]毕海燕.关于推进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探讨[J].中国经贸,2017(13).

猜你喜欢

问题成因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管窥高中生习惯养成问题的成因与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