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档案工作中大数据框架构建及应用的思考

2018-05-30李春玲

中文信息 2018年2期
关键词:档案工作大数据应用

摘 要:大数据是信息时代最鲜明的特点。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大数据技术已逐渐渗透到各行各业,档案工作要取得长足的发展,必然也离不开大数据技术的支持和应用。本文从大数据技术入手,分析当前在档案工作中大数据框架构建及应用措施。

关键词:档案工作 大数据 框架构建 应用

中图分类号:G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8)02-00-01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档案工作已经成为了社会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工程,并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而与此同时,信息时代大数据技术的逐渐广泛应用也给传统的档案工作带来了全新的挑战和更大的发展压力。因此,我们只有加强档案工作与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与融合,才能推动档案工作快速发展,与时代同行。

一、大数据技术在档案工作中应用的基础

大数据是信息时代的产物。它是指一种规模大到在获取、存储、管理、分析方面大大超出了传统数据库软件工具能力范围的数据集合[1],而需要新处理模式才能具有更强的决策力、洞察发现力和流程优化能力的信息资产。它具有规模巨大、流转高速、类型多样、价值密度低的特点。而信息时代的档案也正好具备了这些特点,因此也具备了大数据在档案工作中的应用基础。

1.档案数据量极大

我国地域辽阔,有着灿烂的历史文化,产生了各种典籍和价值极高的历史记录,各地区档案馆所保存的档案总量已然是一个庞大的数字。据了解,2011年,我国各级国家档案馆的档案总数就已达3.3亿卷,如果再加上各地市档案馆、各企事业单位储存的档案,这将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也构成了一个巨大的档案数据库。

2.档案数据价值密度低

无论是国家档案馆,还是地方档案馆,或是企事业单位檔案室,保存的档案都是具有很高价值的资料,但由于个人利用需要的原因,相对于这些庞大的档案信息量,每次利用的数据可能非常少。

3.档案资源种类多样,内容复杂

由于朝代更替,文化演进,科学变迁等因素形成了各种各样的档案资料和历史典籍,同时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档案的种类进一步扩大,出现了除文字档案外的音频、视频、图片、网页等这些非结构化档案。为了进一步加强这些结构化和非结构化的档案保存和利用,迫切需要将这些档案进行数字化处理,建立数据化资源库,而大数据技术正好解决了这一难题。

4.社会对档案工作的管理效率要求越来越高

信息化时代的到来,大大提高了人们的工作效率,产生的档案也越来越多,人们保存、利用档案的意识也越来越高,因此对档案的收集、分析、整理、利用的速度要求也越来越高。现在虽然部分档案工作已经智能化,但总体时效还不高,而大数据的处理方式刚好能克服这一缺欠,能高速地处理、分析各种档案资源,为人们及时提供其所需的档案数据。

二、档案大数据框架构建及应用分析

1.全面实现档案数字化,加强电子文件管理

全面实现档案的数字化,加强电子文件建设工程,这是大数据框架构建及应用的首要前提。各级档案馆和企事业单位应大力开展档案的数字化工作,尽可能将馆藏档案全部实现数字化,加强实施电子文件的收集和保管工作。虽然现在很多档案馆都在推进这项完成,但由于信息时代产生了大量非结构的档案,给数字化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而且我国档案之多,要全面实现数字化,仍然是一个较艰巨的任务,需要较长一段时间。

2.搭建档案大数据网络平台,实现档案资源共享

搭建档案大数据网络平台是推动档案管理技术创新,顺应大数据时代发展的必然措施。在信息社会,每天都会产生大量的数据,留存下来的数据很多,却存放分散,档案资源无法共享,这不仅造成了档案资源的浪费,也无法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档案利用的更高要求。因为信息时代的工作是高效率的,人们对档案的利用要求是全面的、及时的、精确的,能为利用者提供更强的决策力或洞察力的。而很明显,传统档案管理平台已经很难满足信息时代人们对档案的利用需求,迫切需要搭建一个档案大数据网络平台,将档案工作和大数据技术有效地结合起来,利用大数据技术基础的云计算技术将全国或区域的档案资源合理整合,深入处理分析,根据利用者的需求,为其提供精细,准确的,具有针对性档案信息,从而提高档案的利用率,实现档案资源的共享。

3.建立档案数据的准入和管理机制

由于现代社会人们越来越多地追求经济利益,在这样的情况之下,就难免出现一些为了利益而造假的现象,因此,必须要建立高质量、高价值的档案资源库,全面保障我国的档案数据质量。相关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数据档案的管理,建立较高的数据准入标准,剔除较差和充数的数据资料,在档案搜集过程中突出“质”,坚持随时收集和定期收集、重点收集和普遍收集相结合的方式,对有价值的文件材料进行特殊整理、标记,还需要逐个对电子目录进行档案质量的检查,以确保符合入档的程序和要求,并进一步对电子档案进行分类编目,层层把关来确保档案质量[2],确保档案大数据建设工作健康、顺利发展。

4.加强人才培养,促进大数据技术的发展

自2016年以来,以阿里巴巴、华为、浪潮为代表的众多大数据企业纷纷与各大高校达成合作协议,共同联手打造出一批大数据技术相关人才以及大数据教育培训基地,为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有效保障。我们可以利用这些有效资源,通过加强对现有档案人员的大数据技术培训工作和对大数据人才的招聘,为大数据技术在档案中的应有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语

在大数据浪潮的引领下,我国各行业都开展了广泛的大数据技术研究,档案管理工作的数据化趋势已经是不可避免。因此,档案部门要着眼于大数据时代档案工作的发展需要,积极与信息化部门展开合作,制订大数据背景下的档案工作管理机制,学习先进的大数据处理技术,为大数据时代的档案管理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肯尼思·库克耶.大数据时代[M].浙江人民出版社,2013.

[2]林文敏.云环境下大数据服务及其关键技术研究[D].南京大学,2015.

作者简介:李春玲(1983.10-),女,广东省电白区,学历:本科,毕业于湖南科技学院;现有职称:;研究方向:档案管理。

猜你喜欢

档案工作大数据应用
浅谈实现档案工作规范化管理的路径
探析全程管理视角下如何贯彻落实“344”制度
试析机关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