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基于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环境保护

2018-05-30荣越

报刊荟萃(上) 2018年5期
关键词:生态观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

摘 要:伴随着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加快,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缔造为中国现代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持。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中国将会一如既往的贯彻落实“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构建一个更加多元化、现代化、科技化的经济政治文化格局。使“一带一路”建设能够深刻融入世界经济体系,在中国实施深化改革的过程中实现良好的生态塑造。本文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建设意义,存在的问题、以及对沿线环境的生态保护展开论述,以此推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发展道路的发展。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一带一路”;环境保护

2015年3月2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外交部、商务部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借助于这一实施纲领,实现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一带一路”战略规划。这一改革措施充分依靠中国与其他国家的多边贸易技艺,通过在经济、政治、文化、艺术等方面建立多变共融的合作平台,借助古代丝绸之路的思想和号召,以“对外开放 和平发展”的美好愿景,积极推进中国和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其他国家的相互合作,以此缔造高度发达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和利益共同体,逐步深化政治互信、经济通联和文化交融,将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高度关联在一起。

一、“一带一路”的建设背景

在马克思主义生态视角下,其中所凝聚的理论指向表明“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在这一理论模式下,“一带一路”中构建有序的历史和社会序列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对人自由发展的终极诠释。“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推出,从理论到实践上看都和马克思主义的需要理论相互一致,所延伸出来的发展成果及惠及范围也更加广泛。“一带一路”构想所呈现出的构想和格局,体现出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为应对新时期国内外经济形势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不仅仅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的经济活力,而且还增强全球经济复苏的步伐和决心,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更好的推进全球各国的经济发展。

2013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提出了构建丝绸之路的重要理念,这一倡议作为中国与周边国家互惠共赢的重要举措,也形成了多项发展创举。2013年11月12日,中国共产党提出了构建“一带一路”的开放格局,以互联互通的建设脉络,实现对我国经济的现代化谋划和拓展。2014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一带一路”连通“京津冀”的发展定位为深度优化。一带一路在带来诸多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无论是在产业格局、环境保护还是政策引导上,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怎样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融入实际工作、怎样推进“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督导已经摆在广大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二、马克思主义生态和“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一)实践关系

从根本上说,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在“一带一路”中的融入对于指引社会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在发布一系列讲话中指出,将马克思主义政治哲学和经济理念融入组织内部,对于我国的改革开放以及周边国家的经济交往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和马克思主义开放理念的塑造有着紧密的联系。

马克思主义所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要义。伴随着经济体制的优化,工业时代的到来推动市场经济和自然经济的融合,逐步改变了不同国家之间闭塞的局面。这种在建立在不同国家和地域经济基础上的经济,实现了对各区域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之间存在的文化差异。在西方资本主义的扩张下,经济体制和合作关系的构建呈现出了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促进不同地区的产业发展和经济共赢。

(二)思想关系

马克思和恩格斯曾经在其著作中说明,中国丝绸之路对中国的对外贸易成果具有重要的影响。丝绸之路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了对不同国家的组织和完善。在多方共赢的基础上,推进世界经济各国的融合发展。马克思主义很早就提出,丝绸之路不同于暴力贸易和扩张往来,它能够实现宣读经济贸易下中华民族的复兴和发展,中国在实施民族复兴的政策会,会将“丝绸之路”这一贸易通道重新打来,实现全方面的经济组合和贸易繁荣。马克思的语言既体现了这一伟大理论的“预见性”,也说明了“一带一路”设想多具备的思想萌芽。

(三)开放关系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中,对“一带一路”的发展细则、具体任务和整体规划进行了深入的部署,同时在具体的战略部署中深刻融入了“开放”的发展理念。马克思主义开放经济理念中,包含着逐渐成熟的发展战略和正确的理论指导。十三五规划中,对“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实践包含着不同的方面,并伴随着全球贸易的往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产物。经过具体的实践融合,各个国家的贸易方式和总量都产生了重要的变化。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不再盲目追求经济的体制增速,而是注重对沿线国家经济的改变和融合。这一格局的调整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带来了共同的机遇和挑战。

三、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的“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环境保护问题

(一)国际环境上,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博弈

当前,围绕在“一带一路”边缘地带的“大国纷争”也异常明显。尤其是中国和美、日为主导的西方国家,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问题。美国所提出“亚太再平衡战略”和其他各项构想,够会在很大程度上带给“一带一路”以多面的影响。在国际环境上,美日等国还在利用南海、钓鱼岛问题牵制中国,日本等盟国开展“以邻制华”的策略,都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和冲突。

(二)生态环境上,地域条件和资源环境的匮乏

我国西部地区处于大陆中心板块、地址环境特殊、沙漠地带开阔、土壤干旱、雨水稀少。在资源上主要依靠石油化化工等资源,因此所具有的产业性能较为单一。再加之丝绸之路处于特殊的经济环境下,所以在绿化覆盖面积、水土资源和土壤特点上,都呈现出了一定的生态问题,例如过度的渔业捕捞、较强的工业污染、严重的海洋环境等等。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地區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政治环境,国内外政治和军事的动荡

独特的地域问题导致一些国家难以对“一带一路”战略保持探究深度,一些国家对于中国的壮大存在着担忧、再加上中国等外交政策会被有心之人曲解为“对外扩张”,所以导致一带一路战略的推进遭受着一定的阻碍。例如吉尔吉斯斯坦一方面宣布支持中国丝绸之路的布局,但是一方面却又宣布推出中国途径吉尔吉斯斯坦、至乌兹别克斯坦的铁路建设上。从国内环境上看“一带一路”战略构想涉及到了中国的西、东部地区,每个城市所处的环境和经济条件各不相同。

四、如何增进马克思主义生态观视角下“一带一路”建设与沿线环境保护

(一)科学发展,设立环保专项规划

马克思所处人是第一生产力。在“一带一路”的发展展开下,通过实施高标准的对外开放发展格局,在和平共处的世界原则之上,建立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域网络。为了充分践行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理念,我们必须要从绿色发展的理念上做起,通过实施高标准的對外开放型政策,制定沿线各国制定新的自由贸易协定,创设一个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区域。同时密切关注沿线各国贸易政策的推进和变化,以此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政策沟通。

同时,积极探寻政府间多层次的宏观贸易政策沟通交流机制,深化互利共赢、互惠共生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在不同国家的政治互信和合作意识上,确保沿线各国的发展战略和对外政策进行充分的沟通。在合作协商中,制定区域经济发展的相关措施与政策,通过制定良好的环保专项规划,确保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能够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宗教及价值观上面,消除彼此的嫌隙和隔阂。确保“一带一路”策略能够通过不同国家之间的文化传播和信息交流,实现全面的研讨。以此消除其他国家对我国文化、政治存在的隔阂和偏见。

(二)生态发展,筹措绿色产业布局

马克思主义中包含着对可持续发展生态观念的确立,通过产业转移和产业发展,推进我国各项政治和经济的相互融合。为了能够打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工业生态污染、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在实施产业转移和生态融合的基础上,从绿色产业、环保产业等各个方面做起,以马克思主义生态观为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制造业的绿色升级和产业发展。

首先,通过创造业基地的优化、转移。大力发展一些绿色、生态的环境保护项目,以生态环保产业作为新的投资领域,推动沿线各地区的经济增长。第二,要立足服务业为代表,推进产业软化或轻型化发展。通过发展旅游产业、高新技术产业、洁净能源产业,实现对“一带一路”产业特色区的建设。第三,在完善服务业、制造业等产业特点上,把建设沿线边境合作区域与建设境外经济合作区域相互融合起来,组建成为一个去哪买的区域化经济合作链条。第四,要依托海上经济发展特色,促进蓝色经济带的合作项目,推进海洋资源的绿色和生态发展。第五,要促进绿色产业产品项目的优化发展,从而实现对这一政策的生态化发展和扶持。

(三)合作发展,推动多项贸易往来

马克思主义认为需要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因,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这一思想指引充分说明了建立“丝绸之路经济带”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我们需要综合考量当前中国的区域贸易集团化、能源供给、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等问题。要在加速国际商业贸易往来、国家合作和文化交融环境上,缔造深刻的文化传承基础。要立足重点经济区域,扩大国际区域市场合作。例如通过加强中国与中亚地区、波斯湾石油国家之间的区域合作,带动两国之间的贸易往来和经济交融。同时解决中国出海能源供给问题及各项战略背景,旨在加强中国与中亚、中东国家之间的经贸合作和文化传承,以此减少资源的浪费,这一构想大大减少了国产结构的影响。

(四)规范发展,建立高效治理体制

马克思生态理念表明,人类社会的推进和发展离不开制度和规范。在推进一带一路战略顶层的设计理念上,我国秉承着规范的特性,建立和完善的国际信息凭条与环保管理制度。通过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考察,广泛收集一系列的资料和数据 ,并利用“云存储”“大数据”“高智能”等先进计算机网络建立完善的信息共享平台,为一带一路环境发展提供广泛扎实的理论基础。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对企业的制度监管,把环境标准和责任融为一体,在不同的贸易往来中实现统一的规范和标准。以此建立绿色的评价体系。同时通过开展民间经济、环境、贸易组织,通过对项目的拓展,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治理体系的现代化和全面化。

五、总结

综上所述,“一带一路”战略结构的提出对国家在经贸合作、政治体制、文化往来上都具有重要的决策意义。可以看到的是,“一带一路”所涉及的沿线国家绝大多数都是不发达国家,其中一部分国家从地理环境和政治条件上看,都比较脆弱。通过各项设施建设,如果在进行的过程中不加节制,那么就会给当地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在“一带一路”的塑造下,项目的实施应该以更高的标准去实行,实现经济、环保的平衡发展。进一步实现对金融战略的发展优化,在合作理念上秉承着开放共生的合作精神,以此对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产生重要的影响。除此之外,我们在探讨“一带一路”的建设推进过程中,更要依靠现有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状况,围绕马克思主义生态视角的指引和市场经济发展走向,不断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使“一带一路”政策推动沿线各国融合发展,共同构建互惠共赢的人类命运同体。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中宣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6.

[2]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

[3]田烨.“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民族关系的影响[J].青海社会科学,2015,(6):21.

[4]孙敬鑫.“一带一路”建设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J].当代世界,2015,(4):18-20.

[5]张忠华,刘飞.马克思主义开放经济思想与“一带一路”战略[J].中共青岛市委党校青岛行政学院学报,2017(1).

[6]王洛忠,张艺君.“一带一路”视域下环境保护问题的战略定位与治理体系[J].中国环境管理,2016(4).

[7]李晓西.环保在我国“一带一路”战略中的定位与作用[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6(1).

作者简介:荣越,河南郑州人,河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

猜你喜欢

生态观环境保护马克思主义
广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之重大(点)工程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品德与社会课堂中学生人际交往价值取向的培养
《反杜林论》中的生态观及其当代价值
浅论中学生物教学中的“三生观”教育
浅析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观
新《环境保护法》4个配套办法发布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