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风圈如何冲破次元壁

2018-05-30王雅莉

看天下 2018年14期
关键词:古风天宇社团

王雅莉

电影《闪光少女》中,混迹古风圈的千指大人

网游《剑网3》的制作人郭炜炜没想到,有一天自己会被粉丝强行送“出道”。5月4日,郭炜炜的名字突然出现在追星APP超级星饭团的星榜单中,当日人气力压排名第二的蔡徐坤,名列榜首,还上了微博热搜。“送你出道没什么别的意思,别的人说你的游戏蹭热度,那就让他们看看什么是真正的热度。”《剑网3》玩家鱼家罄竹在郭炜炜的微博下评论道。

鱼家罄竹所说的“别的人”,是古风歌手VK的粉丝。4月16日,《剑网3》团队在b站上发布了一首主题曲,由VK和另两位古风歌手一起演唱。VK的粉丝涌入b站发弹幕刷屏表白偶像,游戏玩家认为他们喧宾夺主,双方展开骂战。VK本人在直播中向粉丝表明态度:“不用管那些脑子有问题的人。”于是,一出“送郭炜炜出道”的戏拉开了帷幕。

类似的骂战在古风音乐圈里不断上演。

古风音乐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它最早来自《仙剑奇侠传》等网游配乐,融合了日本新世纪音乐、流行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等,有人将其定义为“中国风流行音乐”。古风音乐也分很多小类,有的偏民乐,有的像周杰伦的中国风歌曲,有的还加入了电音元素。

谁是第一个将其命名为“古风”的人,如今已经很难追溯,据作词人七世的说法,音乐网站分贝网(现已关停)上曾有一个叫‘古风填词(使用古汉语填词)的版块,古风一词大概由此而来。

现在活跃在一线的古风音乐人大多是90后和00后。最早一批古风音乐人大多已步入三十岁,如今在圈内有了一定的江湖地位,比如歌手河图、作词人Finale等。更多的古风音乐人随着年龄增长逐渐隐退。

他们大多分布在全国各地,有的是大学老师,有的是普通职员,还有的已经成名,甚至开始演唱影视剧歌曲,如歌手音频怪物曾为电视剧《老九门》唱过片尾曲《典狱司》,歌手董真曾为电视剧《二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唱过插曲《繁花》。他们正一步步从二次元走向大众,与二三次元歌手争夺市场。

从“仙剑”开始

“它是一种新的东西,和以往的音乐不太一样。”5月11日,古风社团汐音社社长孙天宇接受本刊采访时说。汐音礼正式创建于2013年,虽然成立时间不算久,但已经是圈内最大的几家古风社团之一,现有成员90多名。

孙天宇2008年从计算机系毕业,最早接触到古风音乐是在2005年,那时《仙剑奇侠传1》游戏正火,网上已经有部分仙剑游戏的爱好者在做配乐的填词和翻唱。“再往后就是2007年《仙劍4》游戏发布,心然翻唱的《回梦游仙》火了。”孙天宇回忆道。

以心然为代表的一批翻唱歌手会在分贝网、YYFC等音频网站上传自己唱的填词作品,积累了一批粉丝。这些歌手和粉丝通过百度贴吧和QQ群交流,逐渐形成了早期的古风圈。其中有些人也对创作感兴趣,会另外建立QQ群,喜欢唱。歌的,喜欢写词的……各种业余爱好者都聚在一个个小小的OO群里,一起创作古风音乐,这就是古风社团的前身。

大学毕业后,孙天宇去北京通州区西集镇做了村官。闲下来的时候,喜欢去市区听一些关于法治和哲学的讲座,同时还在网上和朋友做奇幻物语组曲。(起源于日本的音乐种类,和早期的古风音乐一样,都有故事背景。古风的背景设置在古代,奇幻物语组曲讲述的是奇幻故事。)之后随着网络古风小说流行,汐音社才慢慢开始做古风音乐。

“兴趣小组”的成员越来越多,逐渐形成了社团。2013年2月26日,社团正式定名为“汐音社”。

社长变经纪人

当孙天宇和小伙伴们正兴致勃勃地做原创音乐时,15岁的苏梓漫开始涉足古风圈。那是2009年,苏梓漫正在上高一。她从小喜欢写作,很喜欢林夕的歌词。有一天她在逛贴吧的时候,看到有人在个性签名里引用了几句歌词,这段歌词来自那年在古风圈很火的歌曲《倾尽天下》。

“当时我就觉得,‘梦中楼上月下一句词里含有上中下三个字好厉害啊。‘流星飒沓用字好特别啊。后来才知道是化用的李白的诗句‘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苏梓漫说。

古风音乐的歌词大多含有古代意象,夹杂着文言文。或者化用古诗词,有些甚至直接引用原文。

因为喜欢写歌词,苏梓漫加入了一个古风社团。社团中分为词部、曲部等七个部门,每个部门都有专人负责。苏梓漫在词部担任作词人。每写好一首词,她就会在社团里找歌手和作曲人,和她一起完成创作。在古风音乐诞生初期,存在着大量这样的社团,成员多为学生。

“其实我一开始是策划广播剧的,后来因为想唱歌,就买了一个25块钱的麦克风自己录,录出来的歌全是喷麦的。”歌手以冬现居成都,带领她进入古风圈的是广播剧《三生三世十里桃花》。听了这部广播剧后,她又听了很多这样的古风广播剧,广播剧的片尾曲就是古风音乐。

以冬大学学的是编导专业,毕业后做过记者和运营工作,但始终没有离开古风圈。2016年,她翻唱了一首古风歌《我的一个道姑朋友》,这首歌在网易云音乐上获得了10万多条评论,以冬外出时也能发现有些商店在放这首歌。走红之后,孙天宇找到她,请她加入自己的音乐公司,之后以冬就开始全职做音乐。这个音乐公司一开始是汐音社为了办线下活动租场地而成立的,现在也签约了一批古风歌手,帮他们接游戏公司的商业歌曲订单,做着类似艺人经纪的工作。

2015年11月21日,汐音社在上海举办《人间词话》专场演出。图为汐音社作曲人、吉他手litlerzy

为什么总被喷?

苏梓漫写了五年歌词,后来慢慢淡出了这个圈子。2015年,在知乎“为什么古风音乐总是被喷?”的问题下,她回答了自己退圈的原因,其中一条是:“古风圈本身就是大家自娱自乐的产物,但是所有的创作者都不甘心自娱自乐,总想着当大咖,风气很浮躁。”这个回答获得了两千多个赞。

苏梓漫至今还记得当年自己混圈时遇到的一个女歌手,她既会唱歌也会写词,但苏梓漫觉得“水平都很烂”。制作歌曲有技术门槛,在一个社团里创作人才是稀缺的,歌手想要找他们合作,往往需要排队。

在社团的QQ群里互相吹捧也是蘇梓漫所讨厌的古风圈风气之一。因为圈子里的人普遍低龄,创作水平都不太高,用苏梓漫的话来说,就是“钢琴十级就算高水平”,“连《古文观止》都没读过”。每当有人把新作品发在群里时,大家都只说好话。有一次社团里接连有两个人在词里化用了李白《春夜宴桃李园序》里的句子,但没有一个人看出来这不是原创。而这篇古文分明是人教版教材中的必背课文。“就算看出来了,也不能明说。不然以后谁跟你合作?”在和记者用微信讲起这段故事时,苏梓漫发来一个捂脸的表情。

不敢承认自己是“古风人”

古风歌词经常被人诟病矫揉造作、胡乱堆砌。微博上一名程序员Delton在2016年写了个程序,名叫“恶俗古风自动生成器”,并把代码发到了网上。只要把“朱砂”“天下”等常用词写入代码,设置好随机函数,每秒程序都能根据这些关键词生成歌词。

前段时间,微博上流传着一个“曹雪芹不懂语文”的梗,原因是一个粉丝在以曹雪芹诗歌作词的歌曲下讽刺这首词“不够古风,词作者多补习几年语文”。在圈内做了七年编曲的贺鑫也遇到过类似的事。有一次,他给歌手双笙的新歌《葬花吟》编曲,歌词用的是曹雪芹《葬花吟》的原诗。没想到有人在评论区煞有介事地点评,“歌词矫揉造作,古风圈的词都这么尴尬吗?”“我看到那个简直笑疯了,你说这些人懂个啥,就是人云亦云而已。”贺鑫笑道。

“这个圈子就是因为门槛低,所以下限很低。但正因为下限低,参与的人才会多,才能产生真正高水平的人。”孙天宇说。他有时会在知乎上回答和古风相关的问题,有些刚人行的人会发来歌词让他点评,在孙天宇看来,相当一部分是无病呻吟之词,“最不爱看这些私信了,直说的话显得我很苛刻。就是堆得很厉害嘛!”

但他又向记者强调,圈子里还是有很多“超牛的创作者”,但所谓“超牛”也大多只是在圈内得到认可,并不被大众熟知。

去年四月,孙天宇和一个在音乐网站工作的朋友聊天。对方问他:“为什么我接触你们古风圈的大神时,几乎所有人都说自己不是古风圈的,而是独立音乐人?”这个提问让孙天宇印象深刻。的确,接触古风音乐十多年,他发现古风圈有不少这样的人。贺鑫认为这是因为古风音乐人不愿让自己受限,想尝试更多的类型。同为编曲人的潇儿却直言:“就是觉得待在这个圈子比较low。我认识的一些小伙伴就是这样的,最后混着混着就离开古风圈了。”

2016年10月6日,歌手五色石南叶在上海参加蘑菇动漫音乐节

2016年3月12日,歌手五音JW在参加在广州举办的《浮生六记》专场演出

传统音乐人“不推荐”

2016年,古风歌手冥月参加《超级女声》海选。当她对着镜头唱出一首《离骚》时,坐在中间的评委黄国伦皱紧了眉头,另一位评委包伟铭毫不留情地说:“没有让我们感动到。”坐在黄国伦右边的梁欢见状,就向这两位台湾音乐人介绍起古风音乐来。他自称从1998年就开始玩仙侠游戏,亲眼见证了古风音乐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在介绍的过程中,粱欢还误把古风的起源说成了“Cosplay”,并表示古风歌手一天可以卖掉五万张专辑(后又改口称是五千张)。三位评委又让冥月唱了一首歌,梁欢打断了她,直说:“不推荐。”

视频传到网上,古风圈粉丝和梁欢展开了骂战。几轮过后,梁欢把火力对准了整个古风圈,“古风圈最大的问题是编曲的普遍低劣和初级……有的编曲人会直言不接古风编曲(怕掉价)。”言毕,梁欢还不忘嘲讽了下古风音乐之所以小众,是因为“太过低劣导致只有少数分不清好坏的人能接受”。和很多专业音乐人一样,梁欢不认为古风音乐是一个乐种,“就是在流行歌曲里加入几轨中国传统乐器,并且自称是古风音乐的那种音乐吧”。梁欢带着嘲弄的语气写道。

郑州大学音乐学院教授宋永莉并不同意梁欢的观点,她很早就听过古风音乐。她觉得就算古风音乐的编曲简单点也没什么不好。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虽然技法比较简单,但受众面广,很容易流行。对这类音乐我们不能否定。”

这并不是古风音乐第一次在“出圈”时面临争议了。早在冥月之前,古风歌手董真就参加过《中同好声音》和《快乐女声》,但最终一个止步于海选,一个终结在地区晋级赛。因为大多没有接受过专业训练,古风歌手的唱功常常遭人诟病。

2015年11月21日,汐音社在上海举办《人间词话》专场演出。图为汐音社混音师、鼓手CuTTlefish

以冬在走红之前也没有学过声乐,决定做全职音乐人后,她给自己报了声乐课。采访结束后,她还要马上赶去上课,录歌给老师检查成果,“我们和三次元歌手的差距肯定是存在的。只能尽量把自己变得更加优秀,能够跟他们进行一个相匹配的合作。”

从圈内走向圈外

央视综艺《经典咏流传》最近请了王之炀的外孙女顾盼上节目。王之炀是国内第一批放射科医生,因为小时候的国文老师是一位前清秀才,所以会唱很多乐府诗词和曲调。当四位网友现场演唱了王之炀作曲的《長恨歌》时,不少粉丝都想起了当年古风圈那股翻唱《长恨歌》的热潮。

那是在2014年9月,顾盼在网上发布了一段王之炀吟唱《长恨歌》的视频,希望能有人为他唱一首《长恨歌》。视频中还放入了简谱,这是身患癌症的他在病床上写下的,旋律都是他记忆里的乐府古调。

得知此事后,古风编曲人洪尘拿出吉他弹唱了几句,连夜编好曲子,第二天又找笛子手录制了完整的演唱版本。

古风社团墨明棋妙的创始人Ediq在微博上看到消息后,迅速联系了编曲人丢子和歌手音频怪物,花了四天时间录制出了另一个翻唱版本。越来越多的古风歌手加入到翻唱《长恨歌》的热潮中,这段故事也被很多古风粉丝视为佳话。

源自二次元的古风音乐,被冠上了弘扬传统文化的标签。墨明棋妙的主创桂震宇在南京成立了公司,在人民大会堂、鸟巢和长城都举办过古风音乐会。他在宣传时特意把“古风”改成了“国风”,“强调‘传统和‘国风,是因为我们不仅是二次元,还发源于正统中华文化。”桂震宇说。

不过,当记者将这个问题抛给几位在圈内混迹多年的“大大”们时,他们都给出了不同的回答。贺鑫说:“自己创作时不太有传承传统文化的使命感,只是单纯地喜欢。”孙天宇反问起记者:“要靠音乐去传承文化是不是有点悲哀?”

孙天宇想把更多的精力用于搭建商业模式上。在他的印象里,2016年是资本大举入侵古风圈的一年,很多社团开始大量举办线下活动,靠卖演出门票和出售周边赚钱。越来越多的社团从纯粹的兴趣小组转型成了商业公司。目前,汐音社只有部分成员是孙天宇公司的员工,其他更多的还是不拿酬劳的业余爱好者。

孙天宇正在考虑要不要把社团完全商业化,“现在各大社团都陷入了低产的瓶颈期,早期的成员都慢慢长大了,因为时间精力顾不过来而选择退社。这时就需要更多的变革。”现阶段汐音社的主要收入来源来自线下活动、发行数字专辑以及帮歌手接商业歌曲分成等。

最近他们正在为一张专辑众筹,筹集资金已经突破了80万。网易云音乐原创音乐副总监唐晶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提到,古风音乐是平台上增速排名第二的类型。去年,一部充满古风音乐元素的电影《闪光少女》拿到了近6500万票房。

古风音乐正在从圈内走向圈外。

猜你喜欢

古风天宇社团
Instructional Design Is A System
古风十年愿清风明月依旧动人
你最珍贵
MiNi只“装”少女心
Galloping Horse Treading on a Flying Swallow and Its Influence in Modern Advertising
缤纷社团,绽放精彩
社团少年
时光志
文学社团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