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生物多样之美
2018-05-30周琦
周琦
5月22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生效25周年,也是我国加入《生物多样性公约》25周年。
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可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等于保护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基石,就是保护人类自身。
但是,随着环境的污染与破坏,如今世界上的生物物种面临着巨大威胁。有研究表明,目前世界上每小时就有一个物种消失。
作为世界上的大国,中国拥有多种多样的生物。在此前的发展中,不少物种因各种原因,或消失,或大量减少,或在野外灭绝。不过,中国已经意识到生物多样性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开始高度重视生物多样性保护,将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纳入各部门各地区的有关规划计划之中。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生物多样性,也是绿水青山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记录中,藏羚羊的数量曾达到百万只之多,但因国际市场对藏羚羊绒沙图什披肩的需求,使得它们遭遇大量偷猎,1995年全西藏只剩5万多只。随着羌塘、可可西里、三江源等自然保护区的设立,藏羚羊的数量正在逐步恢复。图为可可西里的自然保护站,藏羚羊依偎在管护人员身边。
麋鹿原產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因其头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被称为“四不像”。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近乎绝种。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八国联军侵华后,麋鹿彻底在中国消失。直至上世纪80年代,部分麋鹿个体被送回国,麋鹿种群才又在中国逐渐扩大。
朱鹮被称作“东方宝石”,是和熊猫一样的孑遗物种,曾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半岛、俄罗斯等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由于环境恶化等因素导致种群数量急剧下降,濒临灭绝。1981年5月23日,中国科学家在陕西洋县姚家沟发现了当时世界上仅存的7只野生朱鹮,轰动世界。37年来,在中国朱鹮保护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下,陕西栖息地朱鹮种群数量已经增加到2500多只。
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物种,是世界上仅存的四种淡水豚中所剩数量最稀少的一种,仅产于长江中下游领域,2500万年以前就生活在长江,被称为“活化石”。上世纪50年代后,白鳍豚的数量锐减。2006年,近40名中外科学家对宜昌到上海长江中下游的干流1700千米江段进行地毯式搜索,未发现一头白鳍豚。2007年,白鳍豚被确认为“功能性灭绝”。
华南虎仅在中国分布,是中国特有的虎亚种,曾几乎遍布中国各个林地,华东、华中、西南,甚至陕南、陇东、豫西和晋南等个别地区也曾发现过。受栖息地缩小、食物来源不足、人类偷盗猎等因素,华南虎近乎灭绝。目前已有30余年未在野外发现任何华南虎的踪迹,仅存的华南虎均被圈养于动物园、保护繁育基地等地。图为洛阳王城公园动物园内,一只华南虎幼崽与一只金钱豹幼崽嬉戏。
大熊猫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万年,被誉为“中国国宝”,是世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旗舰物种。虽然目前大熊猫的数量逐渐增加,但野生大熊猫的分布地点仅限于中国陕西秦岭南坡,甘肃、四川交界的岷山,四川的邛崃山、大相岭、小相岭和大小凉山等彼此分割的6个区域,支离破碎的栖息地和孤立分布的生存状态对于大熊猫的繁殖和抵抗自然灾害十分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