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途径研究

2018-05-30吕岩

大东方 2018年1期
关键词:教学评价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吕岩

摘要:高职英语教学的好坏以什么作为衡量的标准,答案自然就是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高低高职培养优秀人才的重要前提。目前,大多数的高职英语教学都存在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功利化、教学评价死板等现象,这些现象对于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具有巨大的阻碍作用,因此,笔者认为应从教学模式、教学内容、教学评价中存在的问题着手,将其细致的分解与分析,然后提出解决途径,以期改善高职英语教学,促进高职英语教学得到长足的发展。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学;效果;教学评价;教学内容

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能够带动高职英语教育不断走向成熟,走向更好、更广阔的未来。然而,目前的高职英语教学却存在诸多的问题,致使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遭遇到了瓶颈期,不仅阻碍了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而且还影响了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使其发生滞后的现象。基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对高职英语教学进行改革,针对高职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各个击破,找出有效的解决途径,从而使高职英语教学突破困境,沿着广阔的大道进行前行,实现高职英语教学的实效,推进高职英语教学的发展。

一、高职英语教学中的具体问题

(1)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单一。“独白式”的教学模式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广为应用,也是高职英语教学中的主要授课模式。“独白式”教学模式是将课堂完全交予高职英语教师,高职英语教师是整堂课的核心,独自一人完成着整堂课的所有教学内容,而高职学生则是课堂的观众,他们的任务就是接收高职英语教师传达的信息。这样的教学模式缺少师生间有效的互动,也会使教学氛围凝重,缺少生机。高职学生如果长期在这种教学环境中学习,就会养成高职学生不會思考、不会创新的学习习惯,只是机械的记忆、只是不断的接收指令、只是千篇一律的学习,这样的学习方式只会使高职学生对高职英语学习失去兴趣,越学越觉得英语的枯燥,由此可见,单一“独白式”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的,也不适合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

(2)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功利化。何为“功利化”,“功利化”与高职教育之间又是何种关系是高职英语教师应明确、深知的概念。将“功利化”一词用于高职英语教学,即功利化高职英语教学,是指高职英语教学的目的性与高职教育的要求存在一定的偏差,高职教育强调对高职学生英语能力的培养,而功利化的高职英语教育则片面追求高职学生的英语过级率,致使高职英语教学的中心主要是围绕应试教育而展开,是一种谋求结果速成的教育行为。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功利化会导致高职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具体的原因是由于高职英语教师的教学内容主要就是针对大学英语A、B级考试等而选取的,所以高职学生出现了考试过级率很高,但高职学生的英语实际表达能力却低下的现象。高职教育注重高职学生的各项能力和技能的培养,目的就是为了高职学生毕业后能够直接上岗,具有高度的岗位适应性,而高职学生英语高分低能的现象无疑与高职教育的宗旨相悖;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功利化也会对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方向产生严重不正确的诱导。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设定直接决定高职学生英语学习的取向,高职英语教学将大学英语考级作为教学的重心,高职学生自然就会将学习重心偏向于此,而忽视自身英语能力的训练与培养,在高职学生间就会出现考级过级热的现象,这与高职英语教学的诱导有直接的关联,也是此现象出现的重要根源之所在。

(3)高职英语教学评价死板。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高职英语教师习惯用“对”与“错”评判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行为或过程,而“对”与“错”并非是高职学生英语学习行为的唯一评判标准,有些行为也不能用绝对的“对”与“错”进行描述与评定。“对”与“错”是评价的两个极端,而事物也绝非只有“对”与“错”之分,尤其是对于高职英语的学习,在绝大多数的时候,是不能用“对”与“错”进行评判的。比如说,高职学生在朗读单词或课文时,对于高职学生的英语发音就不能用单纯的“对”与“错”进行评定,而是用标准与相似作为衡量的标准;高职学生在进行英语文章的理解时,对于高职学生所进行的英语翻译的评定也不能用单纯的“对”与“错”进行评定,而是用是否更接近英语的思维模式作为衡量的标准;高职学生在进行英语对话时,对于高职学生的英语表达力也不能用单纯的“对”与“错”进行评定,而是用是否能表述清楚、能否进行有效的沟通与交流作为衡量的标准等等。因此,单纯的“对”与“错”的评价是死板的、单一的,不具有人性化、激励化的评价作用的,影响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的持续性。

二、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具体实施方法

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提升能够使高职英语教学禁得住时间、社会、高职学生的考验,以稳固提升的姿态立于高职教育体系中屹立不倒;能够促进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使高职学生受益,从而使高职学生体验到与以往英语教学截然不同的高标准的英语教学,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

(1)以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展开高职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学预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就需要教学模式的辅助功能发挥作用,只有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之间相契合,才能辅助教学内容更好的呈现,只有教学模式与教学内容之间相贯通,才能保证酣畅淋漓的教学效果,才能使高职英语教学自然、连贯、一气呵成。

高职英语教学模式应多元,才能满足不同教学内容的需求。如果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为故事、寓言、话剧等,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就应是情景教学。高职英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为高职学生创设与之相关的情景,高职英语教师可在情景中教学。如果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与名人或某个著名的事件有关,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就应是探究性教学。高职英语教师可安排高职学生进行小组式探究活动,为小组下发探究任务,以此为主线,推动高职学生在小组成员齐心合力的努力下,理清思路,获得有效的信息与知识;如果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为知识性的学习,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就应向引导性的方向牵引,而支架式教学正是这种教学模式所需求的,所以可以运用支架推动知识性体系的延展,高职学生可在在支架的引导下,一步步、一环环的操作,完成对知识的探寻与积累;如果高职英语教学内容与产品有关,高职英语的教学模式就应是活动式教学。高职英语教师可以为高职学生下发模拟产品推广或产品销售的任务,就某个产品进行现场的推销,说服其他同学购买。这是一个充分展示高职学生思维能力、英语语言表达能力的活动,也是一个能充分调动全班学习积极性的活动,应得到高职英语教师的重视,在高职英语教学中应广泛的运用。

(2)以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展开高职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功利化教学与高职素质教育背道而驰,因此,要绝对性的杜绝高职英语教学内容功利化的现象发生。而欲要如此,首先就需要高职院校在对高职英语教师教学效果和质量的评估上不能以高职英语教师所教高职学生的大学英语过级率为考察指标。因为一旦高职学生的过级率成为教师的考核标准,那么高职英语教师也会为之而“努力”,就会偏离正常的高职英语教学秩序和教学目标,所以高职院校在对高职英语教师进行考核时应从高职教育的办学宗旨出发,注重高职英语教师对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培养的考核,从国家对高校素质教育的要求出发,考察高职英语教师在素质教育上成效,从教育的本质出发,评估高职英语教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质量上的表现。其次,是高职英语教师自身要提高对高职英语教学本质的认知,在教学内容的设定上要脱离大学英语级别考试的束缚,要不断拓展高职英语教学内容的涉猎面,尽可能包含广泛的英语学习内容,以便高职学生能够各取所需,满足高职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除了课上的教学内容,高职英语教师也可定期为高职学生选取内容各异的资源供高职学生学习,如单纯性的学习资源:快餐有关的英语系会汇总、易混单词大分类、英语写作的7大原则等,如励志性的英语美文:人生永远没有太晚的开始、用心的人全世界都会为你让路、人生没有无用的经历等,如反映生活冷暖的英语短文:“人为什么要有仪式感?这是我见过最好的答案”、“《芳華》暴露的社会潜规则到底多残酷”、“江哥案宣判:陈世峰只判20年,人间不值得”等。

(3)以灵活、激励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展开高职英语教学。高职英语教学评价对高职学生有很大的影响,能够影响高职学生英语学习意志力的建立。高职学生都是刚刚年满18岁的成人,虽然称他们为成年人,但高职学生的内心还不成熟,他们仍然渴望关爱,渴望能得到别人的表扬,因此,高职英语教师应从激励高职学生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评价,从而鼓励高职学生积极参与英语活动,激发高职学生的英语学习热情,使高职学生不断体验到英语学习的成就感和满足感,推动高职学生自我效能感的提升。同时,高职英语教师也应善于灵活地运用不同的评判标准评价高职学生。高职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特点和属性,高职英语教师不能以偏概全地以一个评定标准考核所有的高职学生,要结合每个高职学生自身的英语水平评判高职学生是否有提高、是否有进步,这样才是对高职学生准确、公平的评价。

三、结束语

高职英语教师应勤于反思、认真的观察,在发现问题时要找到问题的根源,从根源人手将问题彻底地解决。目前高职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教学模式、教学内容和教学评价这三方面,高职英语教师应针对这三个问题,各个击破,以贴合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灵活、激励的高职英语教学评价为高职英语教学途径,从而化解高职英语教学中的问题,提升高职英语教学的质量。

(作者单位:辽宁金融职业学院)

猜你喜欢

教学评价教学内容英语教学
巧用“五法”激趣——以英语教学为例
如何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挖掘数学教学内容所固有的美
信息技术—Internet实用教程教学设计的思考与实践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对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评价的认识和看法
网络环境下高职英语课程多维度评价方式研究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Long的互动假说及其对英语教学的启示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