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觉的国家表达:从政治共同体到共有精神家园
2018-05-30纳日碧力戈赵颖
纳日碧力戈 赵颖
摘要:费孝通先生提出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影响深远,照顾到国家和各民族的利益,尊重历史,承认现状,面向未来,定位充满智慧。他提出的“文化自觉”成为中央领导人提出的“中华文化认同”的先声。“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是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文化认同的“升级版”,意在创新,以巩固中国政治共同体的精神根基。处理好文化“多”和“一”的关系是关键所在:各民族的语言文化丰富多彩,充满活力;它们互相交融,彼此重叠,形成连续体。
す丶词:中华民族多元一体;中华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政治共同体;文化连续体
ぶ型挤掷嗪牛篔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444X(2018)01-0029-03
国际DOI编码:10.15958/j.cnki.gdxbysb.2018.01.005
お
一、如何在政治统领下实现文化共生?
人类学者大多认为,文化、“种族”、政治的边界不容易重合,例如说汉语的人可以生活在中国,也可以生活在新加坡;说英語的人可以生活在英国,也可以生活在美国和加拿大,还可以生活在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不过,根据民族主义的“盖尔纳定义”[1],民族主义者要求一个政治屋顶只容纳一种文化,不能容纳多种文化,因此民族国家或国民国家(至少是西式国民国家)要扩展“同文同种”的理念,将它变成“同文同国”的理念。政治学家和人类学家看问题的角度不同,研究取向和结论也有所不同,把二者结合起来得出的结论可能更贴近现实。
中国是后发的现代国家,旧貌换新颜尚需时日,不可一蹴而就。此外,曲折绵延的中国历史造就了“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2],虽说中华文明的起源是“满天星斗”[3],但中原传统有“同文同种”的取向,华夷之辨是长期的思维定式,甚至在部分人群中至今存在,挥之不去。不过,现代国家毕竟建立在政治和主权的基础之上,语言和文化要服从政治和主权的需要。同时,当今世界的绝大多数国家是多民族、多族群的国家,同一个“政治屋顶”之下的“同文同种”,只能是一厢情愿。如何处理好“一”与“多”的关系,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政治韬略,也需要深入草根的民间智慧:“一”是制度要求,“多”是生活呈现,二者结合,各取所需,相得益彰,属于中和之道。
中国自古分分合合,碰撞共生,百川归海,走向共和。根据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精神,中华文化认同和中华政治认同要合二为一,这是对各民族文化的国家统合,无论对执政党的智慧和远谋,还是对现行体制的完善和创新,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代中国得到确认的语言有130种,官方承认的民族56个,各类文化群体更是不可胜数,可谓星光灿烂,五彩缤纷。如果说古代中国是“以文统族”,文治武功,那么当代中国则是先“以政统族”,后“以文系族”,保证多族共和。
费孝通先生经过多年思考,根据自己的民族志经验,秉承吴文藻等先生的理念,发扬古人“中和”之道,关照国家利益,关照百姓生活,关照多数,也关照少数,提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观点,得到学界内外的普遍认同,也得到中央政府的采纳。政治一体,文化多元,是历史,也是现状。
二、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习近平主席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提出要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对政治一体和文化多元提出新的各民族文化认同要求,在秉承历史、承认现状的基础上,在政治认同的同时,期待具有广泛民众基础的包容性文化统合。政治一体,文化多元,是历史,也是现状,但需要走向未来。习近平主席强调:“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他特别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他在十九大报告号召坚定文化自信,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大团结,坚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从这些讲话足见中央高层对于文化建设和文化认同的重视,可以说这是费孝通先生文艺兴国论的进一步发展。无论任何民族、任何族群,在创新前行的同时,也要对祖先的智慧怀有敬仰之心,对生养自己的家园怀有思念之情。费孝通晚年提出“文化自觉”观,思考中国文化的特点和凝聚力所在,总结出四条:通过家庭继承文化,“上有祖宗,下有子孙”;“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和而不同”“多元互补”的包容性;“推己及人”的精神气质——由己出发,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祖孙承继、天人合一、和而不同、仁民爱物,这些都是建设和保持民族生态的重要理念。
爱家乡、爱亲人,本能所然,无可非议;爱祖国、爱同胞,义务所在,责任在身。民族不同,语言相异,但这并不影响互相学习,培养共识,凝练认同。由各民族的文艺操演发展广泛的文化认同,无疑是最可操作、最可行的民族团结途径。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首先要培养各民族对彼此文化的认同,尤其是要培养大民族对小民族及其文化的认同,只有文化交互认同,彼此尊重,才能产生共有文化认同;有了共有文化认同,国民和睦就有保障,民族团结就有章法。将心比心,主体交互,从本土人观点看问题,“进得去,也出得来”,这些都是人类学者的洞见,也是民族工作的宝贵经验。人类学普及之日,乃文化自觉实现之时。
三、文化连续体
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强调的是精神共有,价值同享,而非一蹴而就的同化,更不是驱赶和消灭。如何在共同体的统辖之下建设一个文化共同体?关键在于要认清政治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不同之处。在中央统一领导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治共同体已经存在,其性质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总纲第一条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这个规定没有多义,也没有二义,明白无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政治上是一个均质的共同体。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文化共同体,只能是一个综合共同体,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文化连续体。
借用维特根斯坦的说法,它可以说一个“纺绳共同体”:一条长长的绳索,两端距离虽远,但通过纤维交织递进彼此有关联;纤维原本各自独立,一旦编织起来,就产生交互性,互为主体,股股缠绕,共成一体。中国各民族语言文化彼此交流借用,各相邻民族共有共享,出于这个纺绳连续体两端的民族虽然表面上看互不相关,但实际上因中间的各相邻民族之间的关联而具有了关联。例如,原本在文化上彼此不同的藏族和回族,因居中的“藏回”的存在而发生关联;蒙古族和汉族也因通婚而产生方方面面的关联。在云南,哈尼族与汉族、彝族、傣族结成“牛马亲家”:哈尼族为一方,汉族、彝族、傣族为另一方,双方约定(“定亲”):一方提供牛、马、羊,由另一方饲养,生下的幼畜双方共有,出售或宰杀之后所获利润双方均分。双方也可以共同提供牛马,交互饲养和使用。在春天的农忙季节,牛马归坝区河谷的各族“亲家”饲养和使用;哈尼族夏天栽稻,牛马就轮到他们喂养和使用;冬天山区气候寒冷,牛马被送到河谷地带的各族“亲家”过冬。逢年过节双方“亲家”互相“走亲戚”。哈尼族和其他民族通过“牛马亲家”关系,友好相处,和睦共生。[4]从古至今,中国各民族在日常生活中交流交往,互相影响,从语言到饮食,从服装到节庆,从性格到人观,密切关联,交叉重叠,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形成文化连续体。
需要说明,这里说的“文化连续体”特指各民族之间、各民族文化之间的横向关联和横向交融,意在创新认知,而非沿袭“绵延五千年”的历史连续观。“文化连续体”是隐喻,也是现实。它作为隐喻,要实现“民心相通”,美美与共,建设铸牢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它作为现实,中国自古有“满天星斗”的文明起源,也具有各民族互通有无的悠久历史,有通婚,有借用,有复合。
余论
古人有致中和的智慧,可供后人借鉴。道家说:一生二,二生三,三生无限,负阴抱阳,冲气合一。一生无限,无限归一,把“一”和“多”的关系说清楚了。一”是精神共有的“一”,“多”是多样共生的“多”,二者并行不悖,并育不悖。中国各民族语言和文化丰富多彩,但可以“冲气合一”,共同构成纺绳连续体。这类似于人类学的“合一”(communitas)。当人们达致“合一”时,他们就超越了一切心理和社会的障碍,[5]万物玄同,万象共生。无论是国家还是民众,各利益相关方都希望和睦共生,追求安定团结,和睦共生、安定团结的“根”和“魂”是“合一”,“合一”来自“大同時刻”——或面临生死考验,或陷入癫狂状态,或因为“感动中国”,或出自“销魂神韵”。
人类学的优点是看问题全面,能够考虑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进得去,也出得来”。对于同一个事件,官方有官方的立场,民众有民众的看法,学者也会更多地从自己的学术观点出发看问题。那种把少数民族看成异类,看成“累赘”,甚至看成“威胁”的观点,是长期受制于概念的结果,持此观点者多不能从感情上与少数民族沟通,不能“感觉他们的感觉”,“思考他们的思考”。
费孝通先生一生思考富民强国的道理,“行行重行行”,认真坐下来读书,积极组织和参与学术交流,尤其注重培养和举荐年轻人。可以说,他的文化自觉观在这个“新时代”真正得到中央高层的认同和采纳,真正成为“国家表达”的一部分。光有“主义”的国家建设是不确定的;只有文化自觉和文化认同才能让人们重新找到“祖根国脉”,才能立足其上,仰望星空,远眺未来。
费孝通先生是一位善于沟通天地的大师。
おげ慰嘉南祝邯
[1]﹝英﹞厄内斯特?盖尔纳.民族与民族主义[M].韩红,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2:1.
[2]许倬云.许倬云说中国:一个不断变化的复杂共同体[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
[3]苏恺之.我的父亲苏秉琦:一个考古学家和他的时代[M].北京:三联书店,2016.
[4]范元昌,何作庆.哈尼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文化特征[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2008(06).
[5]Edith Turner, 獵ommunitas: The Anthropology of Collective Joy, Introduction,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2:3.
お
(责任编辑:杨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