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科技之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使命
2018-05-30王爱华
编者按: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下教育的热点,更是难点,如何把“高大上”的优秀传统文化不是贴在墙上,说在嘴里,而是浸润到生命里,落实到行动中,这是需要教育者思考的问题。值得庆幸的是,一批有思想的老师已经开始行动了。江苏南通特级教师王爱华老师带领的团队,从大处着眼,小处落笔,以传统文化中的“中华英杰之科技人物”为突破口,以群文的形式设置课程,进行课堂教学。令人惊喜的是,这类型课程竟然在学生和老师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和评价。
“本期关注”栏目把王爱华老师写的综述和相关五篇教学设计及评析刊发出来,供大家借鉴和研究。
语文教育从来都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渠道和主要阵地,传承优秀传统文化其实一直都是语文教师的基本教学任务,在语文课程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特别强调的当下,语文教师应有足够的思想准备来面对这一时代的担当。今年五月,在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第十二次小学语文教师读书会暨全市优秀传统文化阅读素养研讨会上,有五位老师围绕“中华英杰之科技人物”主题,呈现了群文阅读教学成果。作为本次活动的策划与组织者,笔者努力通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传播我国科学技术人物的文化精神,主要基于以下思考与认识。
一、课程缘起:现实困境的激发
“中兴事件”看似与语文教育教学无关,实际紧密关联。作为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研究人员,自然非常关心。
“中兴事件”已是峰回路转,但“缺芯少魂”的问题刻不容缓,加快发展芯片等半导体核心技术成为当务之急。中国必须走向技术密集型,国家之间最底层最核心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科技实力的较量,是“核心高科技领域的匠心与日积月累的寂寞积累与投入”。有识人士认为,只有硬科技才是国之重器,必须勇往直前,没有捷径可走。
“中兴事件”给语文教育带来的启发有以下几点:
1.注意小学语文课程对科技教育的启蒙与影响
小学语文学科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对学生开始科学思想的启蒙、科学兴趣的诱发、科学精神的奠基、科学幻想的激发。学生可以通过中国科学家的故事、报告文学、人物通讯、诗文等各种文本的阅读,观看相关的视频、图画等,在研讨交流中了解科技界杰出人物的事迹,感受科技英杰献身国家科学事业的崇高精神,在幼小的心灵中播下尊重科学、热爱科学创造发明的兴趣与志向的种子,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强化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科普性阅读
由于种种原因,现行小学语文教育中,有过度文学化倾向,文学性阅读占据主要地位。《语文课程标准》只在《附录·课外阅读推荐》中提及“科普科幻读物和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可由语文教师和各有关学科教师商议推荐”。相比较文学性文本的阅读,小学语文教育中实用文的阅读、非连续性文本的阅读、科普类文本的阅读少之又少,从古至今的中国科学家在教材中鲜有出现,这在客观上淡化了学生对科普类文本的阅读。
3.关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人”的思想精神
自2014年3月教育部制定并发布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以来,我们便努力通过课程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任务,前期我们分别开发了“中华意象”和“中华品格”课程,围绕“中华意象”课程开发了《中国龙与凤》《中国的月亮》《九》《泰山》《民间传说》《红色》等专题文化课,围绕“中华品格”开发了《寻梅》《赏菊》《品兰》《观竹》等专题课,这些课程更多关注了中华文化中形神兼备、情景交融的美学追求,人文色彩浓厚。物化了的传统文化固然重要,内化了的民族精神更加珍贵。“比文化更重要的是我们的思维方式,比思维方式更深的是价值观念,所以要用合适的方法去构建我们自己的课程体系,真正把传统文化的精髓挖掘出来,要用中国的传统思想去构建”(杨向东语)。
基于以上思考,笔者从文化的物质形态转向内化的精神意识,从文化意象转向“文化精神的人”,组织教师开发了“中华英杰·科技人物”专题文化课程,试图通过“人”来影响“人”、塑造“人”,彰显传统文化的精髓。
二、课程旨归: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文化传统、思想观念、情感认同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中华民族普遍认同和广泛接受的道德规范、思想品格和价值取向。“中华英杰·科技人物”专题文化课程,精心选择了中国历史上成就卓著对中国甚至世界至今都产生巨大影响的科学家,有古代的工匠之祖鲁班,东汉的天文巨星张衡,明代的本草药圣李时珍,也有建国之后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当代的“天眼之父”南仁东,他们是发明家、天文学家、医药学家、物理学家以及工程学家,身上集中体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智慧、气度、神韵。我们在课程设计上着力反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些主要内容。
1.有助于学生了解中国科技文化的源远流长,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中国古代科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国的传统科学技术源远流长,内容丰富。它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人文经济、政治、军事、文化、娱乐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并在世界物质文明的发展中居于重要地位。以《天文巨星张衡》一课为例,学生阅读百度百科的张衡简介、《张衡与浑天仪》《张衡传》(节选)等文字资料,了解到张衡发明的候风地动仪是世界上的地震仪之祖,虽然它的功能尚只限于测知震中的大概方位,但它却超越了世界科技的发展约1800年。张衡发明的浑天仪堪称神器,其上有很多圆环来模拟星球运转的轨道,更了不起的是它还是全自动运行的,早了西方1400年。通过文字与图片的阅读,学生感受到了中华科技历史的源远流長,自然产生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2.有助于学生了解科技人物的科学成果,亲近核心思想理念
中国古今杰出科技人物的科学成果反映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思想理念,突出反映的是革故鼎新、与时俱进的思想和惠民利民、安民富民的思想。设计《工匠鼻祖鲁班》教学时,通过图片展示,学生见识到像铁锯、斧头、曲尺、墨斗这类砍伐和测量等工具类器具,还有兵器类的制造如云梯和农业器具石墨等,感受到鲁班巧夺天工的匠心。无论鲁班发明了什么,他的最初目的都是为了造福百姓。“技可近乎道,艺可通乎神。”补充阅读“鲁班奖”(中国建筑行业工程质量最高荣誉奖)的资料和观看纪录片《工匠精神》,学生明白了大国工匠精益求精的鲁班精神在当代的价值与意义,从这个角度来讲,感受鲁班精神的意义不只在于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更体现了文化代代相传的意味。
3.有助于学生了解科技人物的探索历程,感受中华文化精神
《本草药圣李时珍》一课,学生阅读了四篇关于李时珍立志、采药、著书的诗文,了解到李时珍花费毕生心血探索中医药学的艰苦历程,感受到了一位医者的仁心、勇心与恒心;《“两弹”元勋邓稼先》一课,学生从报纸、视频、故事、诗作等方面了解到邓稼先为国家导弹事业28年隐姓埋名,常常在关键时刻,不顾个人安危,出现在最危险的岗位上可歌可泣的壮举,感受到邓稼先对祖国的赤胆忠心;而《“天眼之父”南仁东》一课,学生观看了纪录片《“天眼”介绍》,阅读了人物通讯后,体会“天眼”之最以及建造“天眼”之艰难,领悟到南仁东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的科学精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学生无不被科学家们自强不息、刚健有为的精神,积极入世、主动进取的执着追求,担当道义、不屈不挠的社会责任,正直独立的人格和主动创造的精神,精忠报国、振兴中华的爱国情怀所深深打动。
三、课程设计:对传承传统文化的辨析
《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扬弃继承、转化创新,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不断赋予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表达形式,不断补充、拓展、完善,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1.目标确定:文化感受为主
传统文化课程不是语文课,不是掌握字词句段篇,也不是学习语修逻文。学习的是中华文化,凭借故事、通讯、诗文等多种体裁对中华杰出科技人物的事迹、成果、精神、思想观念进行体会及感受。比如《天文巨星张衡》一课,阅读故事《张衡与浑天仪》,目的就是知晓张衡为了发明浑天仪所表现出的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精益求精、不怕困难、造福人类的精神。传统文化课程又与语文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需要通过语言文字感受传统文化中的气质、风度、精神、语言、技能、思维深度。
2.内容萃取:经典融合为媒
经典文化所带来的对精神的重构、底蕴的丰厚是任何浅表微媒体和轻文学都替代不了的。阅读不止于文字,各种媒介如音频、视频、图片等,丰富了学生的感受。学习内容的融会贯通,优秀文化的火种自然传播到学生手中,启发他们点燃并扩大。譬如《“天眼之父”南仁东》精心选择人物通讯《走进无垠广袤的人生》,阅读交流过程中,引用我国古代典籍中的经典名言诠释南仁东的精神品质,如引用陆游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感受南仁东的不畏艰辛、探求真知;引用《中庸·第二十章》“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感受南仁东的勤奋好学、严谨认真;引用荀子《劝学篇》“锲而舍之,朽木不断;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体悟南仁东的百折不挠、坚持不懈,等等。当代科学家的精神品质是对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恰好的注脚。
3.过程实施:自主活动为要
传统文化课不是课文教读课,而是自主阅读交流课。一般课前学生自主阅读教师开发的课程资源,课堂上运用阅读策略,深入交流阅读收获。学生交流方式多样,略读提炼主要内容,对比思辨品读,群文浏览梳理,综合性的问题引领,主题式的横向拓展。如《工匠鼻祖鲁班》创设问题情境,组织学生就鲁班发明的“鹊”是“巧”是“拙”来进行辩论,深入体会鲁班为民造福的境界。教学《本草药圣李时珍》,让学生为李时珍撰写感动中国颁奖词,以表达对其的敬佩之情。
4.结果评价:有机渗透为根
传统文化课学习结果的评价不止于背诵与积累古诗词和文言文,而是通过丰富有效的学习活动促使学生理解、思辨、内化文化的熏陶与点染。从人物入手,以故事为媒,从人生的重要节点或事件反映出的精神品质,从传承的中华之魂,带领学生进行群文阅读、片段阅读、拓展阅读。將语言的学习实践与情感的触动、思想的引领、人格的塑造、文化的濡染和谐相融。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播种民族精神,是母语学科的责任担当。优选学习素材,精构学习流程,凭借信息的汲取、语言的建构、科技人物精神的领悟,在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滋养下,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博大,在孩子的心灵上烙上中国印。这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模样。不朽民族精神的时代传承,带着民族记忆的生长姿态。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小学教育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