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地方行业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研究

2018-05-30王珍义徐雪霞曾洁琼

关键词:导师协同企业

王珍义 徐雪霞 曾洁琼

摘要: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政校行企”多元参与,协同培养。本文基于产教融合背景,针对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在分析地方行业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政校行企”协同培养优势的基础上,构建了“1+2+3+4”的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并对该模式的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地方行业高校;创新创业;多元协同;培养模式

一、引言

伴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出台,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尝试,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仍然无法满足社会对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须政府、高校、行业、企业等多方协同培养。在此背景下,高校应该做些什么?如何去做?这是高校面对时代要求必须回答的问题。

在长期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行业内积淀了良好的人脉和较高声誉,其贡献和价值不仅赢得了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的赞许,同时,也得到了社会的广泛认同,相比其他高校,在行业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方面,比较优势明显。因此,地方行业特色型高校在产学研协同育人方面,应基于行业科技创新前沿,持续为行业发展提供人才培养支撑。但实践中,由于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起步较晚,在培养机制上,政府、高校、行业与企业等社会组织尚未形成合力,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因此,如何有效整合各种资源,构建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就成为当前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亟待回答的迫切问题。

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尽管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政策,鼓励校企合作、产学融合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但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实际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着校企两张皮问题,在培养机制上,政府、高校、行业与企业尚未形成合力,存在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

(一)重视创新创业课程设置,忽视课程质量提升

虽然绝大多数高校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课程,但在培养过程中依然片面强调记忆功能,流于知识的传授。存在重视教师“一言堂”传授,忽视师生互动创新;重视知识的传授和积累.忽视知识的创造与实践的现象。學生自主探索的能动性和创造力难以充分发挥,教学效果和质量难以保证。

(二)重视“政校行企”合作协议签订,忽视“多元协同”深度融合

目前,很多高校虽然与政府、行业、企业之间存在合作,但实际执行效果并不理想。具体表现在:有些只注重合作协议的签订,停留于表面的一纸协议,忽视协议的履行;有些虽有合作,但仅停留于学生参观、毕业实习等层面,合作的深度和广度差强人意。同时,政校行企之间“四元协同”参与度不高,校内外资源整合不够,亟须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

(三)重视单一导师制,忽视多导师协同培养

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指导老师无疑是重要的外部因素之一。目前,虽然一些高校鼓励“双栖型”师资队伍建设,并尝试导师组集体培养模式改革,但在执行过程中,导师组形同虚设,其结果依然是单一导师制。单一导师制难以发挥学科交叉,孕育创新创业思维的作用,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要求差距较大,多导师协同育人机制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

(四)创业实践资源平台建设滞后,创业孵化落地支撑乏力

由于受经费短缺困扰,我国许多地方高校长期以来对创业实践教学基地、创业类实践竞赛、大学生创业园等建设投入不足,致使创业实践资源平台建设滞后,其后果制约了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地方创业孵化器等活动的开展,创业孵化落地支撑乏力。

三、地方行业高校创新创业人才“政校行企”协同培养优势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长期服务行业发展过程中形成了鲜明的行业背景优势。目前,为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需求,理应将传统优势转化为产学研协同育人优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两方面。

(一)行业内传统优势学科突出,为“政校行企”协同培养提供利技支撑

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其行业领域和某一特定层面具有综合性高校无法比拟的科技和人才资源优势,行业内高水平的专家学者及较强的科技创新实力,赢得了行业内企事业单位的赞许和社会的广泛认同。鲜明的行业特色背景和良好的声誉,使得地方行业特色高校相比其他高校,在“政校行企”协同育人方面比较优势明显。

(二)行业内校友资源丰富,为“政校行企”协同培养提供人脉支撑

在长期办学过程中,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培养的各类人才广泛就职于行业内各个单位,其中部分校友已担任各级领导岗位,他们了解行业发展状况,掌握更多社会资源和信息,成为了学校与行业内各单位保持联系的纽带。同时也成为学校创新创业人才“政校行企”协同育人的重要人脉资源。这些都是其他综合性高校短期内难以期及的比较优势。

四、地方行业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为了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充分发挥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育人方面的比较优势,构建多元协同的“1+2+3+4”培养模式。

(一)“1+2+3+4”培养模式的涵义

“1+2+3+4”培养模式是指集政校行企多方资源,围绕一个培养目标(以培养创新创业人才为目标),体现两个能力层面(专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组建三个中心(教育中心、指导中心、孵化中心),实现四元协同(校、政、行、企),旨在激发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业能力的一种产学融合培养模式。通过引入校企、校行、校政融合机制,实现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以及培养评价的全程渗透和多元协同,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特色。

(二)“1+2+3+4”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

“1+2+3+4”培养模式的特点是针对地方行业特色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引入“政校行企”协同机制,即通过政府、学校、行业、企业四元协同方式对培养模式的四大要素(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以及培养评价)进行全程渗透和融合,突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特色。具体实施路径如下:

1.开设校企双线交织的创新创业课程体系,解决知识结构优化问题

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是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共同参与,具有较强的开放性。面对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发展以及供给侧结构改革等经济新常态的挑战,高校应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变化需要,及时优化培养方案,调整课程体系。一是采用“请进来”和“走出去”的方式,一方面定期邀请行业专家为师生作本行业发展趋势报告,让师生了解专业发展的前沿动态(庞鑫培,2012)。另一方面,深入到行业、企业、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广泛调研、深度访谈,了解用人单位的最新需求,引入企业优质资源共建《创新创业导论》、《商业模式概论》、《项目管理》、《创业案例分析》等课程。将跨专业课程以“互联网+专业”类课程的模式作为创新创业与专业结合的拓展方向嵌入课程体系,全面培养学生的专业基础与创新创业拓展能力。二是校企联合编写由企业专家参与的符合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校企一体化教材或产学结合实训指导书,部分实践类课程可直接安排学生到企业学习.有些课程也可聘请政府、行业、企业兼职教师来校独立或与校内教师共同授课,深度参与教学过程实施。

2.实施“合作导师”制,建立创客导师库,解决创新创业教育师资短缺问题

师资队伍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核心。“合作导师”制是集校内外多位导师为一组,满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对高水平、职业化、实践指导能力强的师资队伍的要求。一方面,选聘企业家、企业高管担任校外导师,形成“企业讲师团”,并通过建立“企业教师工作站”以及合作企业在学校设立办公室的形式,使得“企业讲师团”驻校从事相关培训、开设专题讲座成为常态。同时,企业和行业协会可定期不定期在校园举办各种创新创业竞赛,为实践性教学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安排学生到校企合作基地顶岗实习,由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校内外导师定期开碰头会,共同研讨实训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实际情况动态调整实训计划。此外,学校可通过政府部门和行业协会广纳人才,成立创客教育导师库,从国内外引入一批热爱创新创业并乐于与学生分享创客经历的超级创客加入导师库成为兼职导师,兼职导师的授课方式不必拘泥于传统面对面的授课模式,可以考虑在线微课、直播等突破地域空间限制的丰富多样的创新性教学模式。通过“合作导师”制和“创客教育导师库”的建立,解决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的智力支持问题。

3.注重校企文化融合,点燃大學生创新创业激情

校园文化以其独特的办学理念、地域文化、历史传统的积淀为特征,企业文化以其经营和服务理念、制度文化、创新精神、战略目标为特征。无论是校园文化还是企业文化,其“内核”和“灵魂”是精神文化,物质、行为、制度文化是“载体”和外在表现。两种文化的兼容,主要是将企业的文化精髓融入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定位中,防止忽视开拓进取精神层面的融合而热衷于物质、制度、行为文化的对接。一方面,邀清企业家进校园以专题讲座和创新创业沙龙形式,现身说法向学生讲解校园文化如何与企业文化如竞争意识、敬业精神、效率意识有机融合。通过校企文化融合,将企业家的创新创业精神和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渗透到学校的校风、学风中,倡导开拓进取的精神。另一方面,学校可成立创新创业社团、在微信公众号上设立专栏等形式,多维度地营造敢为人先、勇于探索、宽容失败的氛围和环境。通过“校、政、行、企”多方协同,借助与政府、行业、企业联合举办各种创新创业大赛之机,培育创新创业校园文化,点燃大学生创新创业激情。

4.完善创业孵化服务体系,解决创业实践资源平台问题

脱离实践的创业教育必将是失败的,必须把创业实践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一是模仿企业创业过程与经营环节进行仿真实践,在校内建立创新创业综合实训指导中心,从由各级政府创新创业指导部门、超级创客、优秀企业家等组成的导师库中抽取相关导师,形成专家顾问委员会,采用合作形式指导学生的创新创业活动。二是在校外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构建包括政府层面、高校层面、社会层面三大子体系在内的大学生创业孵化体系和中心,引导学生创业团队入驻地方创业孵化器等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与具有创业孵化属性的众创空间内外互联互动。三是进一步完善“项目挖掘+团队遴选+过程辅导+引资推动+入驻经营+政策服务+孵化落地+管理咨询”的创业管理机制。

五、“1+2+3+4”多元协同培养模式运行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管理顶层设计

从某种意义上看,无论是内部还是外部的协同培养,大学内部的制度壁垒对多元协同培养的制约更大(别敦荣、胡颖,2012)。因此,首先,高校应建立开放包容的现代大学制度。学校应密切与社会联系,注重内外互联互动,主动谋求外部合作,积极拓展办学空间,整合各方资源,为创新创业教育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其次,设立创新创业学院。以创新创业学院的设立为契机,构建科学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打破院系、学科、专业之间传统的建制模式,由创新创业学院具体实施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

(二)完善沟通协调机制

创新创业人才“1+2+3+4”多元协同培养模式的推进,需要政府、行业、企业多方参与,因此,学校应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进一步加强与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相关企业的互联互动。其一,强化与政府部门沟通。协同培养过程中,对于一些可能超出大学职能范围的关系,可以请示政府出面进行引导、或者由政府利用资源优势搭建协同创新中心、大学科技园等合作育人平台。其二,强化与行业部门沟通。行业部门既了解行业企业的需求又凌驾于行业企业之上,因此,可以通过与行业部门的沟通,择优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行业企业作为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平台。其三,强化与企业的沟通。通过与企业的沟通,增强彼此信任度,借鉴企业经营与创业过程,并根据互补性、战略契合性进行模拟仿真,在校内建立创新创业实训中心。

(三)拓宽融资渠道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尤其是创业实践与孵化离不开资金的支持。因此,高校应拓宽创业融资渠道,充分利用各方资源筹措资金,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经费保障。一是学校设立创新创业基金,为大学生创新创业提供初始资金支持。二是学校可多方位、多手段推介大学生创业项目,吸引更多诸如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等企业关注并提供资金支持创新创业教育。三是利用好政府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各项优惠政策,通过财政资金引导社会资本向大学生创业项目投资,多渠道筹措资金,资助大学生创新创业。

(四)建立弹性学分制

根据创新创业人才培养要求,创新考试及学分制制度,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实现“创业学分制”和“弹性学分制”。一方面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允许具备创新创业潜质的学生申请休学创业,学校应当保留处于创业期的学生的学籍。另一方面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对休学创业后回校继续学习的学生,其之前以及创业过程中取得的创新创业学分可累计计算,对其毕业实习、毕业论文可采用“转换制”进行考核。具体做法包括:(1)用“创业证明”替代“毕业实习证明”。创业证明须由工商部门或者创业团队出具,凭此不仅可申请创新创业学分,而且可免于毕业实习;(2)用创业期间完成的“研究报告、策划力案等”替代“毕业论文”。研究报告及策划力案主要是指创立企业的可行性研究报告、招标投标方案以及生产产品的市场推广计划或调研报告等,凭此可申请获取毕业论文学分。

(五)建立科学的考评制度并严格执行

应构建有利于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评价体系并严格执行。一是强化导师遴选和动态管理。一方面制定科学合理的导师遴选制度,把好合作导师“进口”关,使胜任能力和责任心“双强”的优秀导师脱颖而出,并吸收进人导师组。另一方面严格考评制度,实施“退出”机制,把好合作导师“出口”关。制定考评奖惩制度,明确导师的岗位职责,并定期考核,对难以胜任创新创业教育,未能履行岗位职责的导师实施淘汰制,保障导师队伍的动态管理。二是实行学业成绩考核和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强化考查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应用能力,改变单一的学业成绩考核方式,注重对学生在创业过程中的评价,不以创业成功与否作为最终的评价结果,主要以学生在创业实践中的体验作为其考核、评价重要绩点,并设置权重在学生评奖评优环节予以适当体现。

(六)落实激励机制

一是加大对创新创业教育专项经费投人,并采取多方措施,提高创新创业专项资金使用效益。二是鼓励胜任能力和责任心“双强”的专业教师结对指导学生创业团队。学校应认定老师工作量,并在聘期考核、职称晋升、评优评奖环节作为重要业绩予以考虑,从制度的设置上鼓励专业教师参与创新创业教育,并贯彻落实到位。三是对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成效顯著的二级院部予以表彰,并在后续课题研究的立项、相关专项经费的核拨等方面予以适当倾斜。

参考文献:

[1]王景,杨荧彬.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背景下的创业学院运行机制研究[J].管理观察,2017,(1).

[2]黄娟.地方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模式的新探索[J].继续教育研究,2017,(2).

[3]张兄武.高校创新创业人才多元协同培养机制的构建[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6,(4).

[4]庞鑫培.面向区域创新体系培养创新创业人才[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

[5]别敦荣,胡颖,论大学协同创新理念[J].中国高教研究,2012,(10).

猜你喜欢

导师协同企业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企业
企业
企业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V eraW an g
导师榜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