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西南官话特色介词(二)
2018-05-30郭家翔
郭家翔
摘要:湖北省西南官话的特色介词共计25个,包括时间方所类8个、施受类4个、其它对象类8个、工具依凭类5个。本区特色介词的分布呈现出与该区地理位置相一致的特征。
关键词:西南官话;湖北方言;特色介词
三、其它对象类
(一)缠
1.介协同对象
(1)他只缠和他相信的人做事。
(2)我想缠你一起走。
2.介关涉对象
(3)别缠我玩别跟我玩,我累了。
(4)缠你搞不清白和你谈不好,我还是找你妈说。
(5)缠你离婚跟你离婚。
介词“缠”在本区是常见的引导协同对象和关涉对象的介词。“缠”本义“盘绕、扎束”,汉班固《西都赋》:“飑飑纷纷,矰缴相缠”,后产生“纠缠、搅扰”义,如《后汉书·班固传下》:“汉兴已来,旷世历年,兵缠夷狄,尤事匈奴。”方言中的对象介词“缠”当是来自于“纠缠”义的动词“缠”。纠缠某人是有所为、有所图,当“所为、所图”成为语义中心时,它前一阶段的“纠缠”类行为语义降级,成为对象介词。
像“缠”这种“贴合、接触”义动词演变为对象介词的,还有“粘”。
(二)搭[ta34]
1.介关涉对象
(1)我搭咧个破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跟这个破事一点儿关系都没有
(2)我是搭向他借的两担米。
(3)老乡,麻烦搭向你问一下红旗村怎么走?
2.介协同对象
(4)我搭和你一起出去旅行一圈。
(5)妈妈和爸爸结婚前只搭对方见了三次面。
3.介包括对象
(6)搭你一块儿连你一起,我们几个人可以一路赶车。
(7)搭你一恁儿就三个人在。
4.介动作受益者
(8)今儿我妈特意嘱托我赶街搭给她买条围巾。
(9)他今天受伤了,我搭他打饭。
5.介处所起点
(10)要过年老,他爸爸准备搭从北京回来滴。
6.介时间起点
(11)小明搭三岁就没跌妈老。从三岁就没得妈了
(12)你搭啥时会儿开始当老师滴?
7.介时机凭借
(13)搭趁你在这里,赶紧帮我个忙。
(14)搭今天天气,晒晒被子。
介词“搭”在方言中非常活跃,在西南官话、中原官话、吴语、赣方言、徽语、客家话中都有分布,[1]5986;[2]527本区的凭借类用法其它地方少见。
“搭”,《集韵·合韵》“搭,击也”,本义是击、打,如《北史·李彪传》“南台中取我木手去,搭奴肋折”。后来发展出“披、挂”“连接”义~,这些动词义都有“贴合、接触”的特征,其对象介词当由“贴合、接触”义动词演变而来,这是一条常见的介词化路径,如上文“缠、粘”。介词“搭”明代已见,如冯梦龙《山歌·嫁》“三朝满月我搭你重相会,假充娘舅望外甥。”
处所时间类和时机凭借类用法来源不明。
(三)夹
介包括对象:夹你一起才五个人。
“夹”,《说文》“夹,持也。从大,夹二人”,林义光《文源》:“像二人相向夹一人”。从“夹”的字源来看,它与“包括、包含”义相通。“夹”作介词“连、连带在内、连带着”,在浙江金华和绍兴有,如“梨弗要夹壳吃”。[1]1807
(四)两个(两、凉、俩)
1.介关涉对象
(1)你两个他雪哈。你对他说下
(2)我上不上课两个与你有么相干?
(3)我不两和你比。
(4)两与你离婚。两个你离婚。
(5)你两与他计较搞么事?
2.介协同对象
(6)我昨天两个和表弟去镇上。
3.介引比较对象
(7)玲玲长得好快呀,两个跟妈妈一样长了。
(8)叫他做事呀,他两个算盘珠子一样不拨是不动下的。
在以上地区,也有用“两个”的简略式“两”、音变式“凉、俩”的,在口语中和老年人中尤其活跃。“两个”的前项如果是“我”或“我们”,经常省去,说成“两个你”,但如果是三项连接,“我、我们”不能省。
在本省江淮官话区孝感应城(据调查)、西南官话区湖南慈利县通津铺[5]、中原官话区青海西宁[6],也有该介词。
本区这个词最早可能来自赣语。陈凌(2009)指出“两个”在江西九江湖口县均桥镇汪榜里、火烧湾里及武山镇大屋陈家等方言点有介词用法,如:伊两个哥哥一样高他和哥哥一般高,他借助相关的方言研究成果认为湖口话“两个”是“侬跟”在语流中重新分析并发生音变的结果[7]。这种分析不无道理,由于江西填湖广,赣、鄂、湘交界处,长江汉水附近离江西近的这些城市,可能接收江西移民比较多,在词汇上也受到影响。
(五)照
介比较对象:
(1)今兒的菜照比昨儿的好些。
(2)肚子还疼不疼?今儿照昨儿好些。
“照”介比较对象的有东北官话、北京官话[1]6576。“照”的本义是“光线照射、照耀”,光线照射是一组射线,是有方向的,这就是它演变为方向介词的语义理据。而介引比较对象的功能应该来自于其动词的“比照”义,如五代林罕《<字源偏傍小说)序》“其时复于《说文》篆字下,便以隶书照之”。而动词“比照”义也应该来自其本义,因为光线遇到阻挡会形成投影,这样实物与投影之间就暗含对比,这是比较义介词的语义来源。
(六)敌
介比较对象:
(1)敌比你差远了。(武汉)
(2)二敌老大高些。(荆州)
“敌”,本义是“仇人、仇敌”,后来出现“抵挡、对抗”义,再顺此出现“同等、相当”义,如北魏杨街之《洛阳伽蓝记·高阳五寺》“陈留侯李崇谓人日:‘高阳一日,敌我千日。”“同等、相当”隐含比较和对比,在此基础上,“敌”在方言中发展为比较义动词[1]4891和比较义介词。
(七)赶
1.介比较对象
(3)他赶比你还高些。
(4)列个鸡子赶那个鸡子肥些。这只鸡比那只鸡肥
2.介关涉对象
(5)你赶管她妈妈叫小姨。
(6)一路上有人赶她叫老师。
3.介处所所从
(7)思宇赶从屋里到学校只要几分钟。
(8)赶屋里到学校只要几分钟。
4.介处所经由
(9)我刚才赶从你屋走过去了。
5.介处所所向
(10)赶向那儿走就对了。
6.介依据凭借
(11)赶依我说你还是早点儿走吧。
“赶”是本区是个广域介词,跨对象类、处所时间类、依凭类三个大类。它在本省江淮官话区如黄梅、麻城、应城、英山等地也可用作处所时间类和对象类介词。在中原官话、晋语、兰银官话中,也有比较介词的用法[1]4651。
先秦“赶”极少见,唐代少量,出现追逐义,宋代出现“赶趁”一词,证明已有赶趁义;同时出现比较义,如《朱子语类》“汪丈为人淳厚,赶张子韶辈不得。”元明多用。比较义动词的出现推动了同义介词的出现,而依据义介词来自赶趁义动词,它们之间有同源关系。依据义介词至迟在清代已见,如《歧路灯》“况薛家姑太太,赶旧亲是姊妹,论新亲则贤弟与甥女有翁媳之分”。
处所时间类介词当来自于其“追赶”的本义,“追赶”是运动类动词,运动有一个完整的动程,从起点到经由到方向,到终点,所以位移动词很容易衍生出处所类介词。而时间类介词的出现则来自于处所域向时间域的映射。至于关涉对象类的“赶”,可能同样来自于“追赶”义,“追赶”某人往往有目的,比如称呼、要钱,当后面的目的成为句子的语义中心时,前面的“追赶”语义降级,容易演变为对象类介词。
(八)跟
1.介比较对象
(1)小学六年级时,我长得跟比我哥只矮一点。
(2)你如果这样做,跟他好不到哪去。
2.介工具材料方式
(3)莫跟用手抓菜吃,脏死了。“跟”表示差比,格式是“S1跟S2+差比成分”,还见于本省江淮官话区随州[2]537,与共同语中介引关涉对象的“S1跟S2一样”“S1跟S2比+差比成分”的“跟”不同。跟随某人,常带有意图和目标,根据主要动词的语义类型,该意图和目标可能使被跟随对象成为协同者、目标方、受益者、关涉者、比较对象等,从而演变为介词。按此,其对象类介词都由其“随行”义发展而来。“跟”作工具类介词比较少见。
四、工具依凭类
(一)过
1.介工具方式
(1)这根绳子不晓得有好长,过用尺量下看。
(2)他过拖把拖的地。
2.介处所起点、处所经由
(3)你是过成都到北京还是过重庆到北京?你是从/由成都到北京
(4)过小路走近些。
3.介处所所在
(5)这件衣服是我过成都耍的时候买的。在成都玩的时候买的
4.介时间起点
(6)过从去年起我就不去那家店了。
5介范围起点
(7)过从小娃娃儿到老年人都不喜欢他。
“过”在本省江淮官话区随州、麻城(据调查)和贵州大部、长沙可作工具类介词[2]535。在四川资中,是个多功能介词,标记域有处所时间、工具、范围[9],在粤语区广西南宁,可以作对象类和处所类介词[10]。
过,本义“经过”,能标记处所、时间、范围域,都是源于其动词本义。介引工具材料方式,当是动词“经过”义后宾语的泛化导致。经过义“过”先带处所宾语,后来韦展出工具宾语,像“秤、扁担、肩膀、手、尺”等,这样“经过”的位移义就弱化,而抽象“凭借”义加强,伴随语义的弱化,句法地位也下降,介词产生。
(二)架([ka42])
介引工具材料方式:
(1)架用毛巾擦一下窗户。
(2)小明小时候一哭,他妈妈就架糖哄他。
(3)邻居老架我个子说笑。
“架[ka42]”是本区常用的工具类介词,还见于本省江淮官话区孝感大悟、鄂州(据调查),河南信阳(据调查),湖南岳阳[11],湖南平江[12]。此外在东北官话区有音[t°ia]的工具类介词,去声的被记为“架”,平声的被记为“加”。[13]
《广韵·祃韵》:“架,架屋”,《诗·召南·鹊巢》“维鹊有巢,维鸠居之”,汉郑玄笺:“鹊之作巢,冬至架之,至春乃成。”“架”作动词有架设、构筑义,当架设构筑屋子的行為从动程的终点发展为中间状态,即将其用作地点以进行另一种动作行为,“架设”的动作义弱化,向介绍动作的工具强化,慢慢发展为工具类介词。
从读音上看,“架”,《广韵)”古讶切,去祃见”,系见母祃韵二等字,见系声母在二等字洪音前面也可以愕化,所以普通话中读[t°]母是腭化之后的结果,而方言中读[k]母是保留的中古音。
(三)搞
1.介工具材料方式
(1)我搞用毛笔写的字。
(2)粽子是搞糯米做的。
(3)这个衣服是搞绸子做的。
2.介包括对象
(4)把姜搞连干辣椒一起下锅炒。
(5)苹果20块,搞草莓一起把40块钱算哒。
“搞”动词义“做、弄”[3]2050,系泛义动词,沿此动词义产生工具类介词,来源同上“架”,当“搞”不是一个动作行为的终点而只是中间点时,它的语义不自足,后面动作行为的终点就成为了主要动词,而这个中间点就很容易降级为介词。该介词其它地区少见。
(四)掌
介工具材料方式:他掌用头往人家身上蹭。
在冀鲁官话区山东临沂,“掌”也有相同的介词用法[14]。介词来自于其“持拿”动词义,从“持拿”到“用”的语义动因,与上文“架”从“架设构筑”到“用”的过程类似。当“持拿”从语义自足到不自足时,这个动词模型中就还需要一个后续的动作行为,这样其前端的“持拿”义“掌”就容易向工具义“用”转化,动词演变为介词。
(五)安
介工具材料方式:安手拿用手拿。
《尔雅·释话下》:“安,定也”,本义是形容词,后来发展出动词“安放、安排”义,方言中的工具类介词当来自于该意义,其介词化的语义动因同上文“掌”。其它方言區少见。
五、结语
方言中的介词来源复杂,有历史上共同语和本地古代方言中遗留下来的,有受邻近方言区或移民影响而出现的,有受现代共同语影响产生的。
湖北是南北东西的交通枢纽,湖北省西南官话区地处北方方言和南方方言的交界地带,本文中的特色介词也呈现出“过渡、交界”的特色。大致说来,有些特色介词与北方方言一致性高,如“起、照、敌、赶”;有些与南方方言一致性高,如“对、等、搭、夹”;有的表现出跨越南北方言的普遍特征,如“走、架”;有些则是本区、本省或相邻少数两个省份的特色,如“缠、尽、两个、搞”。
Hagege(2010)将介词语义系统分为三大类,核心意义域(CORE MEANINGS)、时空域(SPATIO-TEMPORAL)、关系概念域(RALATIONAL CONCEPTS),[15]261-264本文25个特色介词,施受类与其它对象类、时间方所类、工具依凭类依次分别对应以上三域。它们在本地介词系统中的地位不尽相同,有些是广域介词,横跨几个意义域,如“勤、搭、赶、过”。有些是限域介词,只标记有限的意义域,如“喊、等、夹、敌、掌、安”。有些在某语义子系统中是主标介词,如“隔”在时空距离子系统中、“架”在工具材料方式子系统中、“着”在施事子系统中,以及“勤、起、缠、搭、两个、过”等。有些是次标介词,如“掌、安”在工具材料方式子系统中、“朝、往”在处所所从子系统中、“喊、等”在施事子系统中、“照”在比较对象子系统中。随着共同语的强势渗透,特色介词逐渐萎缩,推测最先消失的是标记意义域狭窄的次标介词或广域介词的次标功能,前者如“安、掌”,后者如“朝、往”介引处所所从的功能。
参考文献:
[1]许宝华.宫田一郎.汉语方言大词典[M].北京:中华书局,1999.
[2]黄伯荣.汉语方言语法类编[M].青岛:青岛出版社,1996.
[3]徐中舒等.汉语大字典(第二版)[M].武汉: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成都:四川出版集团,2010.
[4]吴福祥.汉语伴随介词语法化的类型学研究——兼论SVO型语言中伴随介词的两种演化模式[J].《中国语文》,2003,(1).
[5]陶伏平.湖南慈利通津铺话中的介词“两个”[J].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9,(4).
[6]王双成.西宁方言的介词类型[J].中国语文,2012,(5).
[7]陈凌,赣方言的“两个”[J].语言研究,2009,(3),
[8]江蓝生.汉语连介词的来源及其语法化的路径和类型[J].中国语文,2012,(4).
[9]林华勇,肖棱丹.四川资中方言“过”的多功能性及其语法化[J].语言研究集刊,2015,(14).
[10]覃凤余,吴福祥.南宁自话“过”的两种特殊用法[J].民族语文,2009,(3).
[11]方平权.岳阳方言介词“尽”、“驾”、“得”[J].《云梦学刊》,1998(2).
[12]王众兴.平江城关方言的介词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13]尹世超.哈尔滨方言词典[M].苏州: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
[14]崔云忠.临沂话中的介词“掌”及其类型学考察[J].临沂大学学报,2012,(6).
[15]Claude Hagege.Adposition[M].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