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问题探析
2018-05-30孙英浩谢慧符舒
孙英浩 谢慧 符舒
摘要: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对于整个社会发展、国家进步是有着导向作用的,对于个人更是塑魂聚气的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需要一个培育过程,当前还存在着培育方法比较单一、内容不够合理和过程充分性不足等状况,要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坚持多元性与一元性相结合、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发挥以高校为核心,家庭、社会、国家协同努力,建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体系,培养大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增强价值观认同感,凝结大学生的共同价值追求。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价值观自信主要就是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它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是维系中华民族儿女的精神纽带,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的基础。大学生作为民族的希望,必应继承和发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基地,更应落实好思想政治工作。但在实际中,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理解及践行,高校存在一个消耗分解的过程,因此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过程会存在一些问题。有的问题是体制的问题、有的是教学者的问题。不能一概而论,在具体问题上坚持一对一研究。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方法比较单一
教育方法方式的地位可以说在教学系统中是首屈一指的,教育方法不能千篇一律,而应该根据全新的教育内容,采取行之有效的教育方法,通过不断的试错去发现最独特的办法。通过调查“关于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等相关问题,学校主要采取何种教育方法方式?”,22.79%的学生选择了灌输式教育、14.7%的学生选择了课堂反转、17.04%的学生选择了启发式教育、13.14%的大学生选择了实践教学、17.56%的学生选择了启发式与灌输式相结合、10.71%的学生选择了灌输式与实践方式相结合、4.16%的学生选择了其他。可见在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教育过程中灌输式教育仍然是主流方式,这种强硬的灌输方式其实对于这种抽象的观念的教育不但是没有益处反而还是有害的,会让学生感到乏味,对之失去兴趣,再想纠正回来就是很困难的事情了。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内容不够合理
单向的灌输式教育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内容出现了必然的缺失一味的将教师既成的内容灌输给学生,强调教师主体,忽略学生也是教育主体的问题,忽视了学生的心理变化和认知规律,完全想着自己的教育目标和要实现的目的。现在的核心价值观自信教育内容并不能吸引大学生的眼球,让他们由衷的产生兴趣。
从问题“您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最应该注重什么?”的选择中,有36.55%的学生认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应该重视传统文化的教育,24.82%的学生认为应该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这也能从学生角度显现出作为教育主体的大学生是渴望通过更多地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去掌握更多的中华传统文化,而不是单一的讲述价值观自信的意义、概念之类的书本知识。既然学生希望全面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师队伍就应该投其所好,在教学中加入对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等知识来构架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
(三)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过程充分性不足
“所谓过程充足规律,是指要达到塑造或改造人的思想品德的目的,所采取的措施必须充分满足思想品德形成过程的需要”[1],就如同思想品德形成一样,价值观自信的形成同样需要一个渐进的过程,并且这个过程需要知、情、意、信、行相统一。但是通过调查,很明显大学生对于价值观自信培育过程中知与行统一的教育并不满意,问题“您认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最显著的问题是什么?”的回答中,80.49%的大学生选择了“强调理论知识,不讲实践”,可见培育过程中,从知到行这一环节的缺失。其实,所有教育工作者都明白“知只是培育工作中的一个环节,它不可能成为教育和学生学习的唯一终极目标,但是为什么还是在实践教学过程只是想方设法的培育“知的内容”和“知的能力”呢?归根结底还是在于教育理念与价值取向存在偏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被直接理解成为马克思主义思想或者习总书记讲话精神的灌输,这就直接导致知与行的脱节。认知、情感、意志、信念和行为的辩证统一关系被忽视,使得实际教学没有形成一个知、情、意、信、行的环环相扣的链条,让每一部培育都成为了孤立的部分。
二、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不足的原因
分析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不足的原因,主要从培育内容、方法、教学体制三个方面展开剖析。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理念落后
在高校中,培育理念是有关人才培育的一系列核心思想。它是与制度和措施相互协调的导向性思想观念,是教育系统中的上层建筑。但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实际工作中,教育理念有相对滞后的表现:
一是对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没有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中凸显出来。传统文化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中应作为教育内容的重点,这是传承历史发展之需要。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瑰宝,有着凝魂聚气之力量。只有夯实对已有文化的情怀,增强对传统文化的自信,才能关注当下文化发展态势,预知未来文化的发展方向。而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存在辩证关系:文化自信是价值观自信的基石,价值观自信是文化自信的核心[2]。所以文化自信就应该是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重要维度。但是现在高校课堂上普遍存在的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理论、概念、意义、背景等一味的灌输,忽略了传统文化中宣扬的价值取向对当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
二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区分是模糊的。“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在其范畴之内,它是思想观念,并且它会影响所有中国人的行为。这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便属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刁、领域,用较大的范畴概括较小的范畴不够准确,用较小的范畴指代较大的范畴亦是不够不全面。这就是当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过程中存在的概念和目的不明确的现象,只是以以往的思想政治教育框架梳理当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
(二)价值观自信培育偏向工具理性
由于实用主义的入侵,拜金主义在社会上的推波助澜,高校培育过程中也逐渐盛行起偏工具理性之风,在思想政治教育范畴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育也不例外。为社会输送人才成为高校培育学生的目的,它极大的满足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但是却忽视了人的全面发展是一切进步的最终目的,社会的局部片面的发展导致个人发展的片面化。学校培养人才是不断与社会经济发展挂钩的,在这一过程中,学校教育体制和教育理念整体偏向理工科等实用为主的学科,而对于感念上层建筑的培育较为轻视,是当前社会发展的经济模式间接影响了高校对大学生的培育方向。但是都清楚的是,价值观自信培育不僅应该被科学化、规范化的传授,更应该做到的是对学生主体的人文关怀,通过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将传统文化、民族精神、道德情操融合到大学生的思想教育系统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三)教育主体关系对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效果的制约
在大学生教育中,存在着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两个主体,其中教育者不仅包括教师也包括制定教育计划的相关人员,而这两个主体的关系的正确定位与否直接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效果。因为价值观培育与普通理论知识的教育在主体关系上是不同的,价值观自信作为观念范畴是主体自发自觉的一种意识行为,普通的理论知识主要是依靠教师这个主体在课堂上的灌输。两个教育在主体上针对的对象就是不同的。但是在实际培育中,这一点就会被忽视。教育制定者也是如同其他理论教学一样,按照国家的政策制度等要求,编写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讲义,资料等,开展评价与监督活动,然后根据结果衡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群体中的普及状况。这本身的制度就将教育者放到了主体地位,他们主导教育的整个过程。其实可以想象的出教育者主体是有着成熟价值观和较为坚定信仰的自然人而大学生是正处于形成价值观的阶段的自然人,明显的两个主体是不可能有着完全相同的价值观的。换言之,成年教育工作者由于切身的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到了社会主义国家为人民群众带来的各方面的保障,油然而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在践行中也会更加积极。大学生就不同了,他们没有丰富的社会经验和对社会主义制度的了解。教育者照本宣科的将书本知识以主体向客体的过程传播,仅仅起到的是灌输价值观内容的作用,别无他用。这被威尔·威戈靳斯(Wiel Veugelers)称为“价值中立”,但是他认为完全中立的教育者是不存在的“教师对教育内容有自己的贡献……他们的价值观深深地渗人到教育材料和教育关系中,从而构成了教育。”[4]种在价值观自信培育过程中的主体失衡现象影响其培育效果的同时也影射出了当前教育的灌输为主的思维方式和教育者过分信赖权威,忽视了学生同样是教育主体。
三、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之路径探究
在分析了新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后,还要明确一个观点,自信是主体内在的一种心理特质。因此在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过程中,要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强调实效性,关切大学生思想上与行为上的细微变化,以提高大学生主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信为最终目的来全方位构建培育系统。
(一)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应坚持的基本原则
坚持理论学习与实践相结合原则。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任何理论都要不断的反复的接受现实的考验,经得住考验的才是值得学习的。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要紧密结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关于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明确目标,攻克难关,全面落实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育。“价值自信作为人们一种主观的意识特征和心理状态,需要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进行情感体验和自我感悟”[5]。它更强调通过实际体悟,提升自身认知能力和评判能力,从而坚定信念,树立正确价值观。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就应该区别对待价值观自信的实践了。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可以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实际学习,如博物馆,纪念馆的参观等;还可通过树立示范作用,如杰出人物、劳模等具有优良品格的人物演讲,突出贡献成果的展示等;也可通过访问和帮助一些慈善机构.通过实践学习.升华对所学理论的理解.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和自信意识。
坚持多元性与一元性相结合原则。马克思主义坚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仅是这一时期的符合中国国情的居主要地位的价值观,随着推陈出新,完全存在着对核心价值观修整的可能。因此在教育过程中,不能把核心价值观视为唯一的价值观,对于其他非核心的价值观要有兼容并包的心胸。如果一味的宣传主流的核心价值观,大肆宣扬对其的自信,而摒弃或者忽略了对非核心价值观多样性的存在,那就很可能导致社会认同的瓦解、公信力的沦陷、以平等为主的思想的混乱。教育过程中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位置,培育对核心价值观的自信力,又要允许不同群体或者个人的切合实际利益且正当的价值追求,将一元性与多元性的辨证关系实际融合到教育内容中来,最大限度的形成具有包容性、普适性的思想共识,让大学生在这个多变的社会中,从容不迫,立场坚定的建设祖国。
坚持继承与发展相结合原则。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教育方式都是直接灌输式讲解,教育工作者把要表达的内容直接传递给学生,指出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应该学习其中的什么等等。这种填鸭式教育方式过于牵制和直白,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出现适得其反的效果。在培育大学生价值观自信的过程中,为提高教育效果,构建大学生自主思维和自主认知的能力,可在继承灌输式教育和寻求启发式教育中找到适中点,达到最佳学习方式。启发式教育在目前社会上是较为认可的一种教育方式,现在称作“翻转课堂”、“互动课堂”、“交流学习课”等等都是分有着它的教育理念。这种启发式教育方式,加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率,张扬了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其实这也是对“以人为本”思想的教育探索,这种教育方式尊重个体的差异,强调平等,理解个性,更加入文的方式会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
(二)提高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学校路径分析
弘扬传统文化,出新继承方式。拥有五千多年历史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是这片沃土上中华儿女共同奋斗的结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同中国精神中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都是这片大地结出的智慧果实。我们既要发自内心的尊敬、认同、敬仰这些优秀传统,又要包容性地看待每一时期文化的特殊性,以现代并且长远的眼光学习他们。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创新性、科学性地发展中华传统文化。现在大众媒体已经推出很多文化类创新节目,例如《百家讲坛》、《见字如面》、《朗读者》、《中华诗词大会》,学校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看,并分享心得还可邀请名师专家开展传统文化学习教育;教学单位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平台,在校贴吧、微博、公众号等公共平台上发表一下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关的文章引领学生探讨学习。高校学习传统文化的途径不止如此,但不论什么方式,到要切身的考虑到受教育主体的大学生,这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自信教育的基础原则。
营造校园氛围。学校可定期举办以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文化活动,拓展校园文化,营造文化气氛。组织学生唱红歌,翻演经典舞台剧和电影,致敬经典文化。充分发挥社团、学生会和其他学生组织的作用,多开展一些以学生为主导的活动,如组织各学院优秀生进行公开演讲、组织专题演讲等。在公告栏、板报、横条幅等校园文化传播的物质载体上刊登“三个倡导”的内容、按期发布习总书记讲话专题报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完成的成就等等一切体现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进程的物质成果与精神成果都可以宣传在其中。
鼓励大学生热情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就是要知情意行相结合,通过实际体悟,全面认识自己进而提升自己,增强对社会的认识和对事物的评判能力,而积极投身社会实践活动能够推动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实践活动可以是多方面的。近距离的可以去参观当地博物馆、历史纪念馆、传统文化教育基地作讲解员,也可以去敬老院、留守儿童之家、救助机构奉献爱心,帮助困难群众。远距离可以去偏远地区支教,将所学传播给教育条件相对较差又渴望读书的乡村地区的孩子们。把传统文化现代化,正是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形成是一个从理论到现实在到理论的前进过程,是一个长期过程,实践活动是对理论的认知与判断。
(三)形成以学校教育为核心,家庭、社会与国家教育并举的战略布局
对于大学生来说,学校的教育一定是占了较大比重的和起重要作用的,承担着支撑全局的作用,为了更全面、更系统、更有效的普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必须在策略上采取以学校为核心,家庭、社会与国家协同发挥的举措。只有如此,才可以确保一代一代的青年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责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
家庭是第一课堂。家庭教育是孩子认识社会的第一课堂,相对学校教育,在培养孩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教育中有先天的优点和缺点。优点是时间上更持久、形式上更宽松、内容上更专一;缺点是系统性不足、层次不分明、理论创新迟缓。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多以身教为主,家长的一言一行是孩子今后说话做事的镜子,对其价值观的构造具有重要影响。因此,父母对孩子的价值观培育过程中,应扬长避短,坚持传统道德教育与时代要求相结合,坚持理性教育和感性教育相结合、坚持价值观教育的恒久性,这不仅利于孩子身心发展,而且家庭教育积极培育孩子的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统一,还有利于孩子步入社会后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孩子对国家和社会阶级意识的了解掌握、有利于国家和社会的长治久安。同时家庭也要经常与学校保持密切沟通,建立起一个环状闭合教育过程,持续的教育才有可能实现。这是基于家庭层面有效的核心价值观自信培育的途径。
社会是练兵场。社会对于个人价值观形成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学生社会实践不断的深入而实现的,一个健康有序公正自由的社会环境对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有着积极影响。高校大学生不论是在读期间或是将来毕业,都将与社会产生一定的信息交换,正是在这种交流过程中,社会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如果这个社会展现给初人社会的大学生的印象是尔虞我诈、唯利是图、奢靡成风,那么可想而知,身处其中的大学生将会形成何种价值观。社会就如同一个大染缸,大学生就像一块白布,社会怎么染,学生就成什么色。社会上的宣传单位可以从以下几个渠道进行全方位的宣传:一、定期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可以以街道、社区等基层为单位组织宣传活动;二、在公交、地铁等人群聚集地播放移动广告;三、电视新闻、自媒体上要多引入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短片,亦或是正能量的好人好事;四、在醒目的地标性建筑周围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宣传标语;五、社会各方应拓宽渠道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宣传和践行工作中去。文化宣传是一个耳濡目染、潜移暗化的过程,重在持续性上。只有如此,才可以让社会群众,尤其是青少年感受到祖国的伟大,自信便从此种来。
国家是指挥棒。国家层面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是起统摄作用的,国家通过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文件措施来实现对核心价值观的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凝聚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6],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内在保障。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大地上,生活的五十六个民族的兄弟姐妹唯有在党和国家统一指挥下,遵从党的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才可以真正实现五十六个民族的共同繁荣,尤其是价值观这种精神力量,它不同于物质上带来的获得感,它应是每个中国人发自内心的自豪感。因此,国家必须重视核心价值观自信的培育。在培育方面应坚持三点,一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因为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二是必须坚持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如果放弃或轻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无从谈起,更不会让学生和广大群众自信;三是必须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保证核心价值观在各类思想中的主导地位,必要时应直接干预,把一些不符合中国国情的思想扼杀在萌芽状态。国家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视程度,关乎青年大学生对于价值观的自信程度。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自信,就是树立国家在人民心中的形象。
参考文献:
[1]陈万柏,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149.
[2]项久雨,吴海燕,培育文化自信与价值观自信: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点[J].思想理论教育,2016,(10).
[3]张耀灿.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6.
[4]Wiel Veugelers.Different ways of teaching values[J].educationalreview,Febreary1.2000,vol.52.issue.
[5]周珂,韓佳佳,论当代大学生价值自信的培育[J].河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9).
[6]刘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政治功能[J].人民论坛,2016(01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