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的哲学透视
2018-05-30陈源充
陈源充
摘要: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把马克思主义建党规律与我国的实际相结合,创新地制定出一项旨在促进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战略举措。因此,深刻地认识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辩证关系、建党规律的遵循与创新的辩证关系以及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蕴含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之间的辩证关系,有助于党和人民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继续践行这一科学的建党管党战略。
关键词: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哲学
中国共产党作为我国的执政党,已走过了九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但其为何如此坚韧,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带领全党和人民在国家建设与发展的道路上成功地翻越一次又一次障碍,巍然地屹立于历史长河之中而不动摇,其主要原因在于:党始终立足于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断地加强自身建设。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地变化,在新的历史时期、新的条件下,面对着党内仍旧存在着一些不端的个人和现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时代的要求和客观的实际出发,在总结历史经验和实践探究的过程中,以高瞻远瞩的战略视角,提出了旨在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为目标的新时代管党治党的战略方针,即“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在贯彻之后的五年时间里,取得了显著的成就。这些成就在十九大的报告会上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都给予了明确的强调。同时,他也表明当前党内存在着思想、组织、作风等不纯问题仍未得到根本的解决,全面从严治党仍需要永远在路上。全面从严治党作为党的集体智慧的结晶,已经过实践的考验,鲜明的体现出其科学性。因此,探究“全面从严治党”中蕴含的实践一认识——实践、规律与创新、思想治党和制度治党的哲学的辩证关系,将有助于党和人民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继续贯彻及发挥其强大的管党治党作用。
一、全面从严治党与党的建设伟大工程蕴含着实践一认识一实践的辩证关系
实践与认识蕴含着辨证同一的关系,即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目的和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同时,认识也反作用实践。其体现在:正确的认识理论对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意义,错误的认识理论则会把实践引入歧途。由此,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表明了:人类的认识活动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由不认识及认识,由浅及深、由片面到全面的过程,是在实践层面上的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实践过程中形成的认识,又进一步指导着下一个活动,从而在活动中改造客观世界,为人类自身服务。全面从严治党,则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实践的方式对建党理论的探究和当前党内存在不正的个人和现象进行深入认识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一项旨在管党治党、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为目标的战略方针。从而,以更好更快地姿态推进党自身伟大工程建设的实现。
首先,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实践的形式深入地认识党内存在不正之风的现象和探究以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中仍适应当前发展需要的理论,而形成的一项管党治党战略。
全面从严治党的提出源自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调查发现党内存在党员干部脱离群众和腐败行为。2014年10月8日,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實践活动总结大会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的认识到:随着世情、国情的深刻转变,党内脱离群众的现象依旧大量存在,一些党员干部缺乏以民为本的责任意识、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而且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不断地蔓延。这些不正之风,不仅将损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而且影响了党群干部之间的关系。面对如此严峻的党内情形,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进行了总结,提出“对巩固和拓展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加强党的作风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部署。”[1]2接着,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之后,同年12月份,习总书记于江苏调研时,他发现不管在国企、事业单位,还是在国家机构,都存在着不正之风的现象。于是,习总书记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之中,从而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升到了新的战略高度。之后,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问题进行了专题研究。
在十八届六中全会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往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的建设理论进行探究的基础上,吸收有利于当前管党治党的部分,并与党内实际状况及充分发挥智慧相结合,研究了全面从严治党。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阐明了在党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我们党以开展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为主要任务时,已形成了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实事求是、自我批判、严肃党的纪律、民主集中制等为主要内容的党内政治生活基本规范。为了丰富和践行这些规范,在大会上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明确的强大了全面从严治党的历史责任和奋斗决心;理清了制度建党的思路;加强党的建设的全面性要求以及形式和内容需务实风格等。
其次.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通过实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以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保持党的纯洁性、先进性,促进党的伟大工程建设。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气象,站在新的起点上,党要带领全体人民进行伟大斗争,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需毫不动摇的坚持与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地把党建设得更加的坚强有力。从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结合党正在开展的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结合国家正在从事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多次提出了要不断地推进党的新的伟大工程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作为一项党的管理、治理和整顿活动,是对党建设伟大工程的科学战略部署的体现。对此,党采取了一些举措落实党的管理与治理,这着重表现在处理党内突出问题上。首先,全面从严治党使我党体现出最大的政治优势——密切联系群众;其次,全面从严治党与时俱进地推进党的自我完善和革新,使党永葆战斗力;再者,全面从严治党是一部强大的推进器,它发挥着凝聚力和感召力的作用,使党团结在一起。全面从严治党展示出的管党治党举措,由点到面,由浅及深。其本质涵义是:党的自我完善和自我提高。
通过落实全面从严治党,在短短的五年之内,党伟大工程的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在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中,习近平总书记对全面从严治党的创新成果和成功经验进行了深刻的总结,阐明了全面从严治党推动了全党尊崇党章,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严明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律,并且党的建设体制改革得到不断地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体系不断地得已完善[2]7。因此,保持战略定力,把全面从严治党引向纵深,是新时代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必然要求[3]。
二、全面从严治党体现了对建党规律的遵循与创新的辩证关系
从唯物史观来看,社会发展和自然界一样也有着自身的规律。社会发展规律要求人们需遵循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基本矛盾的原理、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原理。在这些社会发展规律面前,人们又不是固守本源,教条式的继承,而是随着社会存在的不断变化,以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遵循基本规律的基础上,适时地给予创新发展,从而使人们更好地认识和改造世界。执政党的建设作为一项旨在促进入类社会发展的战略,其蕴含着遵循规律和创新发展的哲理。因为党只有充分地认识和把握执政党建设的根本规律,才能正确地处理好党同人民群众的关系;只有依照规律从严治党,并随着国情、世情的变化,适时地采用相应的理论、制度、方法、标准进行创新,才能更好地推进党的建设,使党永葆青春与活力。
全面从严治党是对共产主义执政党规律的深刻认识与全面的遵循。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这些思想中都蕴含着执政党的建设规律。其规律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对建党的性质、宗旨、纲领、策略和历史使命等重大方面都给予了阐述。其中《共产党宣言》作为无产阶级政党的纲领则有明确的表达;列宁在马克思、恩格斯建党思想的基础上,阐明了正确的理论、严格的组织纪律、无产阶级的地位、党员干部思想的纯洁性以及与人民群众的关联性,这些都是建党需要重视的部分;毛泽东则是提出了把党建设成为“全国范围、广大群众性、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完全巩固”[4]602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邓小平继承前几位领袖的建党思想,结合国家社会主义发展初期的国情.指出了:在目前的历史转变时期.问题堆积成山,工作百端待举,加强党的领导,端正党的作风具有决定性意义[5]178。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从严治党,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建设,切实体现到各级党组织,广大党员和干部进行教育、管理、监督的各个环节中去[6]1。江总书记强调了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胡锦涛则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变化的状况下,当党面临四大考验、四种危险之时,为了清除这些不良之举,他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是当前最繁重而紧迫之事。自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于如何建设纯洁的、充满活力的执政党,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其探究了历届领导人对管党、治党的经验,并结合当前党内的实际情况以及从国情、世情及党情出发,遵循党的建设规律的基础上,提出了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党牢牢把握了加强党的建设必须紧紧围绕党和人民的事业为中心而展开的规律。
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遵循党的执政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地发挥了集体智慧的结晶,从而使这一治党、管党战略得到发展,并且与时俱进的解决了不断变化的党内问题。共产党作为一个由最初的几个成员所组成的组织,到如今遍布于世界各地,其旺盛的生命力显然蕴含着自身发展的规律。然而,由于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社会背景,如果一味的固守本分,缺乏必要的创新,这将不利于党继续发挥其强大的执政功能。对此,党应在认识执政党建设规律的基础上,与时代发展的状况相结合,不断地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以及其他方面的创新[7]26。因为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之力。全面从严治党作为新时期的治党、管党战略,是在遵循建党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当前党内的实际状况进行了合乎理论、时代发展的创新。其主要在于:(1)以“全面”二字贯穿于党的治理与管理当中。全面就是管全党,治全党,对全党8900多万名党员,450多万个党组织,以及与党的建设相关的领域、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做到一个都不能落下的程度;(2)重点抓住党的领导干部这一“关键少数”群体,从严管好各级领导干部。“子帅以正,谁能不正”,领导干部只有做到坚守正道、弘扬正气,坚持以人格、信念立身,杜绝弄虚作假,恪守规矩,才能以身作则,要求下属严格遵守党的原则;(3)以符合时代要求的制度和思想举措,践行管党治党理念。在制度方面主要体现在落实“八项规定”、修改《党内监督条例》、在市县委建立巡察制度和组建监察委员会等;在思想方面主要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等等。因此,全面从严治党需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建设斗争进行到底[8]01。
全面从严治党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以往历届领导关于执政党建设的规律的遵循和创新的基础上,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党方案。这样的建党方案,既保证了执政方向的正确性、科学性,又体现与时俱进的创新执政理念。
三、全面从严治党的思想建党与制度建党体现了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
党的建设作为人类的一项伟大工程,其变化发展也受到来自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的共同影响。在内外的辩证关系中,事物的变化发展一方面来源于自身内部因素的变化,另一方面受到了外部因素的影响。内因是事物自我运动的源泉,规定着事物的本质和发展方向,外因则影响事物的状况和发展进程[9]124。所以,全面把握党的建设的内外因素,将有助于促进党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进入新时期以来,我国已发展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勝阶段。然而,我国因以往一些历史遗落下来以及当前新生的问题共同集聚,严重地影响了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这些党内出现的问题,主要来源于党内部分党员思想动摇和党内制度对他们监管不到位。对此,党实施了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从思想的内在因素和制度上的外在因素两个方面,共同改善党内存在的不正之风。思想建党旨在坚定理想信念的立党之魂,而制度治党重在筑牢严明党纪;思想建党是“总开关”,制度建党是架起行为的“高压线”;思想管党春风化雨,无微不至,制度管党雷利风行、另行禁止。思想与制度一柔一刚、刚柔并济,二者同向发力,相辅相成,确保了全面从严治党砒砺前行[10]。
首先,落实制度管党、治党,优化执政党发展的外部因素,提升纪律治党,全面优化党内政治生活。党内在以往的规章制度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不完善的地方,以致出现了一些不正的现象:(1)组织生活制度没能落实到位,有些党组织、党员长期游离于组织之外,缺乏党组织生活的正确意识;(2)在制度更新方面,有些部门较拖拉,执行效力不足;对违反的惩戒力度方面,有些部门执法不够到位,由此导致了党的权威性受到了质疑。基于当前所存在的这些不良现象,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强化纪律执行,使党员、干部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习惯在受监督和约束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对此,党制定了《干部任用条例》,以更加科学有效地选人用人,并对地方的工作进行考核;以《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和《中国中央政治局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的实施细则》旨在规范党员的行为举行,并且要求党员干部在落实工作方针之时,需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以《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具体地部署了纪律检查体制;以《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提出了多个方面的改革任务……所有这些规章制度的目的在于:以更加完善地章程规范党员的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向,从而通过党内法规制度推进党的廉洁建设,营造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其次,以净化党员思想为主导,提升党员的党性修养,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党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对影响党内发展的内在因素进行了分析与处理,这些内在因素体现在:(1)生活上,他们精神上懒散、沉溺于吃喝玩乐,甚至热衷于看相算命,求佛拜神,完全抛弃了科学的共产主义观;(2)在追求利益之时,他们利欲熏心,见利忘义,享乐主义盛行,把共产主义信仰抛在脑后而只为个人利益,抛弃了人民群众。对此,习总书记说过: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精神上“缺钙”就会得“软骨病”。良好的理想信念是人们茁壮成长的营养成分,是主宰人们行动的方向盘。然而,党内存在着一些干部没能坚定地树立起共产主义崇高的理想信念,未能把自己练成“金刚不坏之身”,以致这些不良的思想左右了他们的行为。对此,习总书记强调,“党性修养是共产党人修身养性的必修课”,只有修好这门“心学”,才能使党员干部面对各种风险考验时能够秉持正确的是非观及义利观。基于此,党提出一些解决举措:(1)加强对党员理想信念的教育。全体党员应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因为这一理想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支柱和政治灵魂,同时还是党保持团结统一状态的思想基础,所以各级党组织可以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持三严三实等理念作为教育内容,加大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力度,最终使每一位党员自觉地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的信仰者和忠诚的实践者;(2)要求党员继承红色文化精神,提升党性觉悟。在当的历史中,呈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永放光芒的宝贵精神财富。这些红色精神对于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目标具有显著的动力支持。对此,全党应学习老一辈革命家保持艰苦奋斗、戒骄戒躁的作风,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奋力走好新时代的长征路;(3)增强党员修身善德,抓好道德建设。“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修身养德,是成事之源。党内建设高素质专业的干部队伍,需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通过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提升党员干部的德能,从而为淳化党内不正之风,为实现政治生态的碧水青山提供精神支持。
全面从严治党展现了制度建党和思想建党的重要性、科学性以及创新性。一方面,制度治党使得党员干部在工作之时,有章可循;另一方面,思想治党让党员干部树立起了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是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自身历史使命的自觉集中意识。所以,党员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将有助于在以后的生活中面对不正之风的侵蚀之时,依然能够出淤泥而不染。今年,既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第一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的第40的年头,对于国内外、党内实际状况的复杂状况,反腐斗争依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这也就对全面从严治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以思想建党促进党员树立起坚定的理想信念,以制度建党规范党的生态建设,全面从严治党以刚柔并济的方式,营造了一个清风正气的政治文明环境,从而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凝聚动力[11]。
进入新时代,虽然我国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一些辉煌成就,但是依然面临着诸多因素的挑战。从党自身的发展来看,党的执政环境依旧复杂,其表现在:影响党的纯洁性、先进性的因素更加多变;党员思想、作风,党内组织的问题仍然没能得到根除。从党和国家的事业来看,社会存在着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象、意识形態领域斗争不断涌现、社会矛盾和问题相互叠加等诸多问题,都对党的执政水平、执政方式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对新时代习近平全面从严治党进行哲学透视,有助于党和人民更加全面的认识和贯彻新时期党的建设和执政方向。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10-09,(2).
[2][7]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N].人民出版社.2017,(7):26.
[3][11]白龙.让思想与制度“刚柔相济”—以好经验开创全面从严治党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8-01-16,(1).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人民出版社,1991:602.
[5]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178.
[6]江泽民.江泽民在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1-07-02,(1),
[8]习近平.强化反腐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N].《人民日报》2014-1-15(01).
[9]《马克思主义哲学》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124.
[10]人民日报评论员引向纵深,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再出发——四论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十九届中央纪委二次全会讲话精神[N].人民日报,2018-1-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