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材料防红外可让坦克“隐身”

2018-05-30

科学大观园 2018年14期
关键词:隐身红外光纳米线

红外相机可在黑暗环境中拍摄到目标物体,在军事等方面有重要应用。但美国研究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新材料,可使人体和坦克等对红外相机基本实现“隐身”。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厚度不到1毫米的新材料,可吸收94%的红外光。

红外光是波长介于微波与可见光之间的电磁波,人体及坦克发动机等都可产生红外光,即使在黑夜或浓雾中也能被红外相机等探测设备发现。因此,红外隐身技术近年来日益受到重视。

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江洪睿教授团队在最新一期学术刊物《先进工程材料》上发表的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一种厚度不到1毫米的新材料,可吸收94%的红外光。物体在覆盖这种新材料后,难以被红外相机发现。

这种材料使用了太陽能板中常用的黑硅。黑硅表面具有大量微小针状结构,像森林中的树木一样竖立,被称作“纳米线”。光线照射到其表面后,会在“纳米线”间来回反射,难以逃离,这种材料也就难以被发现。研究人员用微小的银粒子蚀刻硅表面,使“纳米线”变得更细长,从而增强了材料对红外光的吸收能力。

研究人员说,除了可以用这种材料帮目标物体对红外相机“隐身”外,还可将电热元件置入这种材料中,发出虚假热信号,以迷惑红外相机。例如,让坦克看起来就像公路上的普通护栏。

猜你喜欢

隐身红外光纳米线
基于石墨烯/硅微米孔阵列异质结的高性能近红外光探测器
甲硝唑配合红外光治疗慢性宫颈炎的有效性及对复发率的影响
3d过渡金属掺杂对Cd12O12纳米线电子和磁性能的影响
石墨烯纤维可应用于中红外光电子器件通讯
温度对NiAl合金纳米线应力诱发相变的影响
磁性金属Fe纳米线的制备及其性能
有关红外光电子物理研究的几个问题
用高温氧化法制备氧化镍纳米线及氧化机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