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桂离宫谈日本的建筑审美

2018-05-30杨小波

中国艺术 2018年4期

杨小波

摘要:日本对自然以及万物的态度是尊崇、虔诚、谦卑、珍惜,这是受佛教、儒教、神道教共同影响的结果。从审美意识出发,日本有选择性地吸收了中国的部分传统文化,并发展演变出自己的审美哲学:摈弃热闹、华贵、繁荣,主张抑制、收敛、简素、单纯,由此形成了以物哀、幽玄、侘寂为主的审美意识。桂离宫就是此种审美在建筑艺术上的杰出体现。

关键词:桂离宫 日本庭园 日本审美意识

桂离宫的读法是:桂·离宫,以京都郊外的桂川(名为“桂”的小河)为名,是日本皇室的一座离宫。桂离宫始建于17世纪,最初名为桂山庄,由智仁亲王下令建造,后经多次改建,于19世纪正式成为日本皇室的行宫,改称桂离宫。这座皇室离宫是日本素简审美意识的代表,它的风格对后来日本传统庭园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桂离宫景观节点分析

日本庭园,按鉴赏方式分为池泉回游式庭园和书院庭园,桂离宫属于池泉回游式庭园。所谓池泉回游式庭园,指的是走进庭园、以边走边观赏作为主要欣赏方式的庭园。它的特征是在庭园用地中央建造大型水池,水池周围以各地名胜和文学等为题材建造几个小庭园。由于水池的形状幽曲,观赏者在步行中无法看清庭园的整体。[1]根据日本造园名家重森千青的观点,桂离宫有七大看点,笔者在此将逐一简述。

(一)桂垣

垣根在日语中指的是由轻巧天然的材料筑造而成的非永久性篱笆。这种篱笆并不牢固,它只是一种柔和的界线,友善地提示人们空间的分割。桂垣即名为“桂”的垣根,其建筑素材是天然的竹木。翠绿的竹竿弯垂,纷纷竹叶搭落在篱笆上,形成一道绿色的屏障。小径被映衬得静谧、素然。

(二)御幸道

指的是从庭园大门通向庭园深处的参拜道路。虽贵为皇家行宫,桂离宫的御幸道却并非由宽大整齐的巨石铺设而成,而是由细碎的石子铺就。零落的小石头像是不经意间洒落。御幸道的中间设有一座朴拙的土桥,桥两旁种植各种树木,春夏时节绿荫成片,深秋时分红叶满目,四季轮回尽显色彩变化,自然之美让人感念珍惜、肃然起敬。庭院中每一棵树、每一枝花都经过巧妙修饰,却看不出人工痕迹。独具匠心又不刻意彰显,这便是日本审美意识的一种体现。

(三)洲滨、天桥立与松琴亭

洲滨是水域边上的一小块滩涂。站在洲滨放眼望去,眼前的景色似乎不是庭园,而是千里江山、万里湖海。借细微的事物比喻宏大浩瀚的世界、宇宙,是日本庭园的典型手法。宽大的池塘寓意海洋,具有典型江户时代风格的石岛喻示着名岳大山。绿树的倒影静静地铺在水中,一座简洁的天桥立石桥连接两处石岛。一旁的石灯笼不仅是装饰,也可供夜间照明使用。在没有电力的时代,人们夜游庭园,在微弱的烛光下看到一片朦胧幽静的景色,景致披上一层神秘的色彩,其情境令人神往。远处简陋的茅屋是“松琴亭”,它是现存最高水准的日本茶室建筑,匹配了日本的茶道精神:和、敬、清、寂。千利休提出的这一茶道思想充满了禅宗哲学:摒弃以自我为中心的骄傲,屈身进入狭窄、简陋、无甚装饰的茶室之中,安静地体会,以观摩内心、陶冶性情。这也是日本审美、哲学和文化的典型。

(四)笑意轩

“笑意轩”是主人读书、待客的地方。日本庭园建筑规划通常给人的印象是不规则的,而这里采用的是规则造型,体现出此处的庄重,是主人对客人和知识的尊重。建筑在树丛中若隐若现,非常独特。

(五)书院

书院群是桂离宫的中心,它由古书院、中书院、新御殿三栋建筑组成。各建筑斜向排列,如大雁飞翔的队形,意境深远。建筑四周的地面被细密的青苔所覆盖,仅几块石头将建筑和路径相连接,并减少植物搭配。空旷的外部空间,视点聚集在建筑上,使人走在其中感觉开阔与威严,凸显皇家的尊贵。这种简洁风格正体现了日本自古以来的审美倾向:简洁无华,深入本质。

(六)住吉松

住吉松又被称为屏风松,它是桂离宫之美的缩影。这是一颗并不大的松树,两边都是浓密的绿植,植物的遮挡会让人误以为前面并没有路,透过植物的缝隙眺望松琴亭和池水,如同透过有镂空花纹的窗框看景,清新别致,那是一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美。

(七)踏脚石

站在书院门前的人一定会被青苔地面上的踏脚石所吸引,它看似简单随性,但每一块碎石都只能摆在特定的位置,不可多一块,也不可少一方,其巧妙的构思,令人惊叹。古朴而别致的韵味,对之后日本的美学和设计学有极大影响。

二、桂离宫与日本传统审美

桂离宫的设计、修建、复建经历了漫长的三个多世纪,不同时代的设计师、建筑家和工匠共同完成了这一重要的日本庭园。桂离宫高雅的美学意识、深远的规划理念继承并弘扬了日本的传统美学和哲学思想。冈田武彦曾经这样剖析过桂离宫建筑群的审美意识:“中国的宗教建筑和宫廷建筑,为达到庄严稳定的效果而形成了左右对称的样式,西洋也同样如此,但日本盛行的却是非对称建筑(如桂离宫书院群)。日本人认为,严格的均齐会损害风韵。这也许是民族情绪性格的某种表露,同时可视为日本人丰富艺术性的一种表现。”

如果习惯了欣赏精雕细刻、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可能對于日本典型庭园桂离宫的审美意识感到困惑:如此简单朴素,有何高深奥妙可言?部分文人曾认为日本没有自己的本土文化,是一种拿来主义,甚至是对中国古文化的一种美丽的误解。木心曾说过:“日本对中国文化是一种误解。但这一误解,误解得好,误解出自己的风格……(日本)没有自己的思想,有,也深不下去。日本连一个自己的思想家都没有,都是从中国和欧洲拿来的思想。”[2]对日本文化的误解,源自对日本的不了解,也源自一种傲慢与偏见,总觉得日本文化是中国文化的衍生品、次生品。其实两国文化思想看似相近,实则区别很大。

从思想层面,日本对自然以及万物的态度是尊崇、虔诚、谦卑、珍惜,这是受佛教、儒教、神道教共同影响的结果。从意识出发,日本的确借鉴了中国传统文化,但是选择性的吸收,并演变出自己的审美哲学:摈弃热闹、华贵、雍容,主张抑制、收敛、简素、单纯,由此形成独特的以物哀、幽玄、侘寂为主的审美观。日本思想观的发展有着历史性因素,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日本一直与中国保持着密切的往来,多次派遣使者入境学习各类知识,并且贸易往来不绝。所以在文化的确立和经济的发展上,都或多或少留有中国的影子,但并不是中国文化的照搬。日本地理条件特殊,长期经受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国土狭小,自然资源稀缺,这让日本人对自然一直保持着尊崇和珍惜的态度。

回到建筑上来讲,欧洲建筑以皇室和宗教建筑为主导。中国传统建筑崇尚气派且等级森严,上行下效,此风也影响到民间的审美,凡有条件都尽可能做到向外界展示、彰显,这样形成的建筑风格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以人为本指的是以人的主观意识为本,人的意志是作为世间的主宰而存在的,建筑的风格主要是为人的意志和欲望而服务的,越是接近皇权的建筑,越是气势恢弘、空间开阔,令人深感至高无上权力的压迫。而日本的建筑却体现了另一种文化,不以彰显人或由人虚构出来的神的伟大为荣,认为人是自然万物中的一员,建筑当然也是自然环境的一部分,所以务求建筑与环境相融合。即便是崇神,他们的神也是万物的代表,所以人在自然界面前应当谦恭、虔敬。

现代设计师黑川雅之在论述日本传统建筑的特点时就说得更加具象了:“也许因为日本人都深爱着那些可以融入自然美景的、能够在风华中逐渐还原的材料。他们并不想打造什么永远的建筑。”[3]这很好地诠释了日本的文化观。他们认为,自然万物随时间而变迁,必定要经历一个兴衰轮回的过程,事物由新变旧、由繁华向萧条、由葱郁到寂寥,在各个阶段的转变中,最深入人心的是它们内在的本质,而不是浮于表面的装饰。同时,每个阶段的兴衰荣败都有独特的韵味,清新脱俗之美、自然本色之美、残缺萧瑟之美等,均值得细细品味。

类似的审美意识中国自古也有,但它并未像日本那样成为主流和普遍奉行的审美原则,只是小部分文人的隐逸处事原则。宋代的周敦颐曾经感慨:“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世人甚爱牡丹……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日本人尊敬、崇尚自然和万物的理念源于神道教、佛教、儒教和道教的影响。神道教认为自然万物与人一样是具有灵性的精灵,世间万物皆为神,故而顶礼膜拜;佛教有关怀生命、劝人慈悲向善的思想;道家讲求对自然、生命的归顺;儒教把动植物与自然看作宇宙生命和意义的体现,教人注重德行修为。多因一果,造就了日本人尊崇万物的民族性。这样的审美意识并非东方儒家文化圈才能理解,现代设计学提倡的极简风格和地域性风格,正好也与日本的审美观一致。

三、结语

在漫长的一千多年里,日本从印度、朝鲜,尤其是中国学习了很多,但日本文化并不是中国文化的附属,也不是中国文化的次文化。日本独具特色的审美观和文化观,为世界文化的灿烂辉煌贡献出了一份独特的价值,对世界美学和设计学都有指导意义。瑰宝之所以珍贵,乃因其价值属于全人类。

(作者系云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雕塑系讲师,本文图片均由邵昵昵拍摄。)

注釋:

[1] [日]枡野俊明,《日本造园心得》,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年。

[2] 木心,《文学回忆录》,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

[3] [日]黑川雅之,《日本的八个审美意识》,石家庄:河北美术出版社,201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