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颜宁 “非主流”科学家

2018-05-30

科学大观园 2018年5期
关键词:颜宁普林斯顿非主流

艰苦奋斗、低调谨慎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学家标签,但颜宁与他们不同,她活得本真、自我,她的“业余活动”,和严肃媒体上不时传出的“颜宁课题组又有科学新发现”的消息一起,拼凑出她的公众形象。

见到颜宁那天,她戴一顶蓝色毛线帽,身穿短款夹袄、运动裤,脚蹬运动鞋。一见面,她就提议:“今天天气这么好,咱们出去走走吧!”边走边说,她双手抚弄着帽子两边垂下来的毛线球,用活泼的语调说:“我特别喜欢这顶帽子,因为这是我妹妹送我的生日礼物。”那样子,就像一名女大学生在秀自己新得的一件宝贝,而非一位头顶诸多光环的科学家。

与传统意义上艰苦奋斗、低调谨慎的科学家不同,颜宁活得本真、自我。去年11月,她刚满40岁。生日当天,她在朋友圈里卖萌自嘲,“不惑?人家明明还是小菇凉么”,短短一句话还用了两个emoji表情。容貌清秀的颜宁拒绝别人用“美女科学家”这类词来称呼她。在做客央视《开讲啦》节目时,主持人撒贝宁说“您的名字不该叫颜宁,应该叫‘颜值”,她马上怼了一句,“‘宁送给你了!”对方一时语塞。

实力派偶像

“熟悉的家人、朋友开玩笑喊我美女,这无所谓,但陌生人这样喊,我很不适应,会反感,感觉不被尊重。同样,‘女科学家这个称呼如果细想,也有性别差异带来的隐性歧视。”走在林间小路上,她解释了在央视节目上拿“女科学家”说事的原因,语气冷得像此刻北京清冽的空气。

颜宁是一名高产的实力派科学家。2009年以来,她以通讯作者身份在《自然》《科学》《细胞》三大期刊(在业内被简称为CNS)上发表科研论文19篇,其研究成果在2009和2012年被《科学》年度十大进展引用;2016年,她被《自然》评为十位“中国科学之星”之一;HHMI国际青年科学家奖、杰青、长江学者、何梁何利奖、吴杨奖等各种奖项更是拿到手软。

谈及2017年的学术收获,颜宁抬高了声音,又调皮起来:“哎呀,我可牛掰了!钠通道是业界很多实验室都想要做的,已经研究了好几十年,但我们今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下子收获了俩结构。”开玩笑过后,她解释说,实际上,这次发现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而是自己最近10年持续努力的结果。从2007年刚回国开始,颜宁就心心念念想拿下钠离子通道结构,但此前技术条件一直达不到。

立志当记者的科学家

“我从没有想过科学界有没有圈子这个问题,如果真有,我也不混圈子。我很宅,时间都花在了实验室,业余时间就宅在家里上上网,追追剧,看看书。其实我是个网瘾少女。”颜宁这样描述自己。

颜宁有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闯劲儿,这在大学毕业申请美国学校时发挥了作用。当时,施一公是普林斯顿分子生物学系的助理教授,负责面试亚洲学生。颜宁因病错过了施一公回清华的讲座,便给他写了一封英文自荐信。在列举了自己的种种成绩后,信是这么结尾的:“我觉得自己在各方面能力都很出色,我希望把时间花在更有价值的地方。但申请出国太浪费时间和金钱了,如果普林斯顿大学录取我,我就不用再花精力申请别的学校……”这封信给施一公留下了深刻印象,他从普林斯顿打电话面试了颜宁。大四寒假时,颜宁获得了普林斯顿的录取通知书。

做一名“铁肩担道义,辣手著文章”的记者,是颜宁曾经的理想。因此,在高中分班时颜宁选择了文科。但在当时“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风气下,年级第一的她,被班主任老师强行拉回了理科班。颜宁更加向往自由开放的北大,但是父母亲对清华更加青睐。“上了大学以后才发现,我来清华是来对了!”“清华厚道、大气、稳重,普林斯顿优雅、淡定、高贵,这是我一生中最爱的两个地方。”颜宁曾这样表示,她对清华园充满感情。

保有质疑

2016年5月,某科学微信公号报道了河北科技大学副教授韩春雨在基因编辑领域的最新研究,引发国内多家主流媒体相继报道,包括一些院士在内的国内生物学家也对韩春雨的工作做了高度评价。

颜宁对此一直很冷静,当发现事态趋于狂热时,她在当年5月19日发了这样一段微博:“1.我很佩服韩老师,在支持条件这么差的情况下坚持科研,真心佩服;2.希望借此能够关注对于本土培养的青年科学家的支持问题;3.这个研究如果所有数据solid(可靠),前景巨大,好极了;4.这项研究不属于创新型研究,是跟风型的,没必要神话,原创在2014年。”

两个月后,国内外同行陆续发现无法复制韩春雨的研究结果,韩本人后来也撤回了发表在《自然》子刊上的文章。谈及对韩春雨事件的反思,颜宁说,“这是缺乏质疑精神的表现。Be critical,是我们在科研中必备的素质。”

在成长为一名优秀科学家的同时,颜宁也開始关心公共事务。一开始,有人喊颜宁“女科学家”,她只是下意识地反感,喊多了她就开始思考,为何人们在提起科学家时总要强调女性这一性别?慢慢地她发现,身边有很多优秀的女博士在完成学业后都没有继续从事科研。她觉得需要为改变这一局面做点什么,开始在各种场合鼓励女性从事科研。

一次,在学院面试博士生时,一名男同事问一名应试的女生,“你现在到了一定年龄,将来怎样平衡家庭和科研?”颜宁立即插话:“你可以不回答这个问题。这是一个有性别歧视的问题。你们为何从来不问男性如何平衡家庭和工作?”

颜宁一直单身,但对于此类话题,她一概不予回应。在社交网络上保持高调的同时,颜宁也严密地守护着自己的个人世界。一次,在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的学术报告会上,一位男生站起来提问,“颜老师,请问您每天的作息时间是怎样的?”颜宁当即回答:“关你毛事。”

记者问颜宁,“你觉得自己跟大众印象里的主流科学家有什么不同?”她又冒出一句神回答:“我不就是主流科学家吗?”

猜你喜欢

颜宁普林斯顿非主流
莱夫谢茨及其对拓扑学的贡献
“清华学术女神”在线打假
反思西方意识形态的历史叙事——以近年来国内非主流历史话语为对象
我在普林斯顿的一天
阳关故人
普林斯顿拿骚大楼
征服世界的人不分男女
一段苦涩又奇特的成长经历
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运作模式研究
“非主流”中学生的行为表现及心理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