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的共通性窥见宗教艺术的世俗化表现

2018-05-30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8年6期
关键词:世俗化圣母观音

杨 琼

(福建工程学院,福州 350118)

宗教艺术是以表现宗教文化,宣传宗教信仰为目的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在世界宗教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宗教艺术作为人与神之间沟通的媒介,对于宗教的传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些宗教艺术常常在符合各自宗教观念、宗教情感、宗教精神的基础上不断贴近世俗生活,从而使之与大众的文化心理特点和审美观念相适应。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作为中西方宗教文化艺术的典范,虽然是在不同的文明板块中各自成长,但她们之间存在的很多共通性恰恰反映了宗教艺术与世俗生活之间的关系。

一、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的发展历史和基本特征

观音,又名“观世音”“观自在”“光世音”等,与大势至菩萨一同是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的两大助手,他们一起组成了西方三圣。佛经中描述观世音菩萨即是慈悲的化身,只要众生在经历苦难时,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名号,就会得到观世音菩萨的帮助,离诸苦厄。纵观中国历史发展,魏晋南北朝时期,政权腐败,社会动荡,伦常败坏,成年累月的战争使得许多百姓流离失所,食不果腹,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残酷的现实让人们急需依靠精神的力量来度过难关。公元286年,观音菩萨信仰随《正法华经》由印度传入中国,恰好符合当时中国民众的精神需求。公元406年,随着《妙法莲华经》的广泛流布传播,各地的观音造像开始大量出现。①

中国观音菩萨的最初形象来源于印度贵族男子,眼窝深陷,鼻梁高耸,两眼细长,双目半垂,嘴唇紧闭,并留有两撮小胡子。发顶束髻,脑后头发下垂披肩,作绺状。上身袒露,斜披宽帛垂至右膝,下身着长裙,长裙衣纹繁密细致。身上佩戴的饰品有宝冠、项圈、手镯、璎珞等物。左手下垂掌心向前持一宝瓶,右手举于胸前施无畏印。观音身形健壮,表情肃穆平和,带有浓厚的宗教感。到了南北朝时期,观音造像吸收了南朝名士“秀骨清像”之风范,开始形成一定的汉化特征:面容娟秀,神态安详,身材修长,姿态优雅,风度潇洒,整个形象清俊秀美。在服饰上,褒衣博带,垂领广袖,衣褶疏朗,一派南朝名士风度,但这时期的观音依旧是留有胡须的男子像。隋代观音造像改变了北魏以来清瘦的形象,开始追求雍容华贵的风度。其造像以现实中的人物形象为参照来进行塑造,形成了方面长耳、华美富丽的特点。到了唐代,观音的性别从男性转为女性,造像从数量及质量上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题材形式也极为丰富,这时期的观音以宫廷的贵族仕女为参照来塑造,头戴凤冠,青发高撸,余发垂肩,面部圆润饱满,凤目朱唇,两耳佩戴金环,臂戴玔,腕配环,通身璎珞,大带双锤,身形丰满呈S形弯曲,姿态优美突出女性特征,衣着雍容华贵,斜披帛衣,身穿罗裙腰裹薄巾,肩上披透明的纱,显示出了“丰肌秀骨”的风韵。两宋时期的观音造像题材更为广泛,逐渐由庄严肃穆、高贵神圣的贵族转为文静内敛、平淡天真的民间百姓。受当时文化环境的熏染和禅宗思想的影响,这时期观音造像的宗教神秘感已经淡化,她们开始嘴角带着微笑,显得平易亲近,身材匀称,S形曲线表现的更加完美,衣纹线条生动得体,生活气息浓郁。元明清三代观音一直沿承着宋代观音的风格样式并进一步的世俗化,形成了世人熟悉的观音形象:身穿白衣、手持净瓶、神态庄严雍容。

图1 洛阳龙门石窟万佛洞观音造像

图2 达·芬奇《圣母与圣婴》

图3 莫高窟第57窟观音像

图4 拉斐尔《西斯廷圣母》

可见,随着佛教在中国的不断发展,观音造像的汉化特征愈加明显,造型也更加世俗化。这种转变是中国民族意识将佛教文化消融吸收的一个侧面反映,体现了不同时代人文主义追求和艺术取向,也是佛教中国化、世俗化的必然趋势。②

二、西方圣母像的发展历史及其基本特征

西方圣母是上帝耶酥的母亲,被后人奉为“天主之母”。最早的圣母像是3世纪中期发现于罗马圣普里西拉地下墓室中的《圣母子与先知》,画面以典型的古典手法描绘,圣母的形象温文尔雅,体现了母爱之情。这一时期的圣母像,大多只是作为普通母亲角色存在,并没有赋予她独立的“神”的含义,因此她们的造像较为朴素,画师们没有堆金砌玉、无限美化,所以并未形成程式化特征,装饰意味也不浓重,让人觉得稚拙而古朴,简率而可爱,犹如中国北朝时期的菩萨造像,给人以粗犷、古朴的美感一般。西方中世纪被称为“黑暗时期”。受当时黑暗的政治以及禁欲主义思想影响,画师们不敢表达圣母的“人性”,也不可能对圣母造像融入太多的个人情感。这一时期的圣母像身穿长袍,怀抱婴儿,有坐姿或是站姿,虽然有时身披华贵的黄袍,头戴皇冠,但她们总体都是面孔瘦削,表情木讷,肢体僵硬,缺乏人情味,透露出中世纪时宗教力量的沉重和压抑,并无太多的美感可言,仅仅只是作为信仰对象、作为神而存在。如在罗马尼亚的一座13世纪的教堂里,迎面的墙上是一幅画在木板上的抱婴圣母像,圣母形象消瘦,干瘪的脸上表情木然,抱着圣婴的两臂也显得僵硬麻木,并没有流露出欢乐温暖的母子情绪。这样的作品也许是为了表达其教义:人都是带着罪来到人世间的,活着是为了赎罪,也为了显示这人生的苦,显示基督救世的重任。

直到伟大的文艺复兴时期到来,西方终于迎来了艺术的春天。人性的复苏让圣母成为了那些伟大的艺术家们争先创作的对象。艺术家以现实中的女子为参照,给圣母像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和神性的光辉。圣母形象也从中世纪的“阴郁凄苦”变为“明亮鲜丽”,已然就是一个活生生的美丽、温柔、丰满的母亲。这一时期的圣母像各方面都得到了升华,犹如中国大唐时期的观音造像,塑造出了最完美的“人”的典范,并完成了从“神”到“人”的世俗化过渡进程。17、18世纪的圣母像继文艺复兴之后,世俗化特征越来越明显,具有更加强烈的现实主义特征。

三、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的共通性

(一)造像艺术体现了女性化、母性化特点

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都体现了温柔慈爱的母性特征,二者妙相庄严,肢体柔软,表情坚定,美丽淡雅的微笑和温和慈悲的目光都代表了对众生的一种大爱和安抚。中国传统文化历来以母亲、以女性作为慈悲的象征,观音女性化、母性化特点更能满足人们内心渴望安定与关怀的需要,以此打动人心,吸引广大信众。③梁思成在其《中国雕塑史》书中说到:“观音,其姿态亦生动秀丽,竟由象征之偶像,变为和蔼可亲之人类。且性别亦变为女,女性美遂成观音特征之一矣。”④如洛阳龙门石窟万佛洞的观音造像(图1),凤冠霞帔,优美的S形姿态,婷婷玉立,姿态万千,女性的特征十分明显。又如莫高窟唐代第220窟南壁观音菩萨画像神情柔美,眼眉低垂,嘴角微微上翘,面带微笑,内心充满平静。她看上去完全不是庄严肃穆的神佛,而是中国人的母亲。再看西方圣母本身就是一位母亲,她温柔美丽慈祥的母性光辉更是在艺术家的手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如达芬奇的《圣母与圣婴》(图2),圣母坐着,怀抱圣婴,右手拈一朵小花,慈祥地注视着怀里的孩子,而圣婴的左手扶着母亲拈花的手,右手正认真地把玩着那朵小花。圣母和圣婴除了头光还代表了神性外,其他的造型及画面氛围无一不体现了世俗化情节。如果去掉头光,她们俩就是现实生活中在一起游戏的母子。中国明清时期的送子观音造像与圣母子像更加相似,以至于西方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时候,那些怀抱着耶酥的和蔼可亲的圣母玛利亚像挂图,让许多中国的信众联想到了“送子观音”像。⑤可见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的圣母像在女性化、母性化特点上存在着诸多共通之处。

(二)造像艺术由神性走向世俗化

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的发展进程同样十分相似,起初造像艺术特征基本为了表现神化、宗教化的目的,而后二者逐渐在各自的文化体系中完成了世俗化的转变。

中国的佛教信仰从唐代开始逐渐由神性向世俗性转变,佛教也逐步发展为“社会性”佛教⑥141。唐代是个提倡生命自由活泼、开阔性的朝代。这一时期观音造像艺术迅速汉化和世俗化,并带有强烈的功利性和娱乐性。其菩萨造像风格也追求雍容华贵,有种感官上的愉悦,犹如张萱、周昉笔下那衣着华丽的宫廷贵族女子。在唐代艺匠的眼里,观音不再是印度佛经中的神,而是人间美丽的女子,是优雅的宫廷贵族女性。有人说“菩萨如宫娥”,便是这些造像的真实写照。如莫高窟第57窟(图3)、第45窟、第194窟、第332窟的观音造像,她们大多头挽高髻,余发顺左右两肩垂下,戴花形宝冠,面颊丰润,颈饰璎珞,上身袒露,肩披透明薄纱,下着罗裙,呈“S”形赤足立于莲台之上,双目半垂,注视前方虚空,妩媚婀娜,自信满足,流露出对生活的信心,已完全的人间化了。宋代的观音造像世俗化特征更加明显,造像上摒弃了许多雍容华贵的装饰物,由贵族风格走向朴实平淡的民间风格。其形象趋于普通的劳动妇女,注入了宋代市井民女的性格和灵性,显得朴素平凡、文静内敛、平淡天真,愈发贴近时代生活,观音菩萨确乎已成了平易近人的庶民之神⑥142。

西方文艺复兴是文化艺术脱离长期的禁锢,走向辉煌的重要转折点。这一时期西方圣母像也逐步由神性走向世俗化。如文艺复兴大师达·芬奇创作了许多关于圣母题材的绘画作品,他的《岩间圣母》中圣母一手轻柔地搭着圣婴的肩膀,眼睛慈爱地注视着他,眼神妩媚,姿态娇柔,俨然是个美丽慈祥的母亲,有一种世俗人性的温暖。又如拉斐尔的作品更为重视对生活中的美的发现,他塑造的圣母,就是这现实美的代表⑦。其中《西斯廷圣母》(图4)画面表现了圣母怀抱圣婴降临人间的景象。圣母衣着朴素,神情庄严而不失亲切,将圣母的端庄和世俗的爱融为一体。《圣母子》里的圣母盘腿坐着,右手轻轻拉起一块薄纱想为前方熟睡的圣婴遮盖。圣婴睡得安静深沉,圣母目光柔软注视着圣婴,充满爱意。这些作品闪耀着人文主义的勃勃生机和温情,把现实主义艺术的推上一个全新的高度⑧。

(三)造像艺术反映了宗教性与世俗性、神性和人性的完美统一

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和西方圣母像的创作目的就是把信仰的种子播散到大众的心中,让信众们心灵得到宽慰,使之对美好生活充满向往⑨。造像创作常常以现实生活中的女性为参照对象,把所有对女性和神性的美好想象揉入宗教造像之中。既表现了观音和圣母的外在美丽,又深入刻画二者内在的庄严,让她们具备了美丽感人又神圣威严的特质。汉传佛教观音造像和西方圣母像的神情平静安祥,形态优美典雅,肢体柔软。她们眼神中透露出对世人的慈悲和怜爱,人们在这样爱的注视和关怀下被打动,心随之变得柔软,从而起到了教化的作用。她们的手丰满修长,富有弹性,各种优美而温柔的手势语言,像母亲的手让世人感到亲切和温暖,同时又传达出极为丰富的宗教含义。她们也以赤足的形象出现,仿佛不着人间烟火,双目半垂,略带微笑的表情又流露出一种难以言说的神秘味道,体现了宗教的庄严与世俗的愉悦。汉传佛教观音造像和西方圣母像的这些特征,既具备人性化和世俗化的情怀,又保有了神性的光辉,她们来源于世间又超越了世间的美,是一种理想的美的典范,反映了宗教性与世俗性、神性和人性的完美统一。正如李泽厚先生在书中所说,“这是一种不离人间而又高出于人间,高出人间而又接近人间的典型特征。”⑩

四、结语

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代表着中西方宗教艺术的精华,不仅展现了宗教的庄严神圣,而且还洋溢着世俗生活的诗意情怀。在这里造像的宗教性逐渐减弱,崇高的神性与世俗的人性得到完美的统一。在宗教世俗化的过程中,中国汉传佛教观音造像与西方圣母像逐渐形成了适应各自民族文化和审美意识的世俗性特征,这种造像形态的转变,体现了中西方宗教艺术广泛的共通性和相似性。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庄严肃穆的宗教造像变得更加平易近人,这也是世界宗教世俗化发展的大趋势。■

基金项目:福建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重大项目(2016JDZ034)的阶段性成果;福建省教育厅社会科学研究项目(JAS160349)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① 中国佛学院普陀山学院编.普陀学刊(第一辑)[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9.

② 孙群.从泉州东西塔和福清瑞云塔雕刻的差异窥见古塔的世俗化表现[J].装饰,2013(06):84.

③ 王敏.菩萨造像的中性化与观音造像的女性化[J].民族艺术,2011(03):126.

④ 梁思成.中国雕塑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225.

⑤ 周宁.中西最初的遭遇与冲突[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249.

⑥ 王丹.从“观音”形态之流变看中国佛教美术世俗化、本土化的过程[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3(03):141-142.

⑦ 王鲲.拉斐尔圣母像的和谐人性美[J].文艺研究,2011(08):158.

⑧ 王红媛.全彩西方绘画艺术史[M].银川: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34-52

⑨ 张卉.拉斐尔和他的圣母像[J].中国宗教,2010(01):49-50

⑩ 李泽厚.美的历程[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117

猜你喜欢

世俗化圣母观音
唐英恭制甜白釉观音坐像
维多利亚圣母修道院
圣母大学:Fighting Irish
——战斗的圣母人
观音送子图
藏传佛教艺术中的十一面观音研究——兼论千手千眼观音
论高科技时代的佛教
论佛教的与时俱进
从福柯“权力话语”视角解读清前期西藏世俗掌政人物传记世俗化倾向
印度 圣母节
论鸠摩罗什形象的世俗化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