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抗感染治疗时机对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2018-05-30梁敏仪
梁敏仪
未足月胎膜早破指妊娠20周以内且未满37孕周的胎膜在产前发生的胎膜破裂,可诱发早产、孕产妇及胎儿感染等不良事件,是导致孕产妇及围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1]。既往研究表明,感染是引起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对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临床提倡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长胎膜早破至安胎失败胎儿娩出时间(即潜伏期),并且能够有效降低宫内感染、绒毛膜羊膜炎的发生率,降低孕妇破膜后2 d、7 d内的胎儿娩出率,保证母婴安全[2]。目前,临床相关治疗指南推荐使用静脉滴注+口服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但对于抗感染的治疗时机尚存在一定的争议[3]。本研究就氨苄青霉素联合红霉素对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及抗菌治疗时机进行探讨,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佛山市顺德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未足月胎膜早破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早期组与晚期组,每组25例。早期组孕妇年龄 21~35岁,平均(29±4)岁;入院时孕期29.4~33.6周,平均(32.0±1.2)周;初产妇19例,经产妇6例。晚期组孕妇年龄20~36岁,平均(29±4)岁;入院时孕期28.4~33.6周,平均(31.8±1.5)周;初产妇20例,经产妇5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经临床症状及常规检查确诊为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均未满37孕周,均为单胎妊娠,无家族遗传性疾病病史。排除标准:严重妊娠期并发症患者,精神疾病患者,畸胎或死胎。
1.3 治疗方法所有患者均采用氨苄青霉素联合红霉素静脉滴注 48 h,氨苄青霉素采用注射用氨苄西林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0927,生产批号:131017692、150216404、161003982,注射剂型),200 mg氨苄青霉素混合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红霉素采用注射用乳糖酸红霉素(哈药集团制药总厂,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3021443,生产批号:20131010294X、20150607991C、20160424871X,注射剂型),每次50~100 mg混合0.9%氯化钠溶液250 ml中静脉滴注,每天2次。然后改为口服阿莫西林联合肠溶红霉素连续5 d,采用红霉素肠溶片(四川高原明珠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 H51021790,生产批号:P130830-1、P150106-1,片剂),每天1~2 g,分3~4次服用;阿莫西林胶囊(吉林金诺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2020200,生产批号:1305198294、1504221204、1606244903,胶囊剂),每次1粒,每6~8 h服用1次。若存在青霉素过敏则采用克林霉素替代治疗,早期组在破膜6 h开始使用抗生素,晚期组在破膜12 h开始使用抗生素。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山西中宝曙光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4021586,生产批号:1310258923、1405195527、150305673,注射剂型)促胎肺成熟,行羊膜腔内注射地塞米松,剂量为10 mg。
1.4 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胎膜早破至安胎失败胎儿娩出的潜伏期时间,并采集患者外周静脉血进行血生化检查,主要观察孕妇分娩前的C反应蛋白及白细胞水平,记录两组新生儿体重及新生儿住院时间,并比较两组妊娠结局及新生儿结局。
1.5 统计学分析采用 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潜伏期及孕妇感染情况比较早期组患者潜伏期较晚期组明显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组孕妇白细胞分布明显优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 C反应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宫内感染、新生儿体重、新生儿窒息、新生儿败血症发生率以及新生儿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早期组新生儿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晚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未足月胎膜早破可诱发宫内感染、胎儿窘迫、脐带脱垂、胎儿肺部发育不良、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严重产科并发症,直接导致围生儿死亡率升高,目前临床尚缺乏有效的手段预防胎膜早破的发生[4]。近年研究显示,通过有效的促胎儿非成熟及合理应用广谱抗生素抗感染能够有效延长患者孕期,降低孕妇及新生儿的感染风险,进而改善母婴预后结局[5],但对于抗感染治疗的介入时机临床尚存在一定的争议,而本研究结果显示,尽管两组宫内感染率、新生儿窒息、败血症、死亡率等无显著差异,但胎膜破裂 6 h给予抗感染治疗较晚期组的潜伏期明显延长,并且早期组新生儿的住院时间明显短于晚期组。
通过回顾分析发现,感染对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影响为能够极大程度上减少胎膜的韧性,降低胎膜的抵抗力,最终导致胎膜破裂的发生,同时感染能够诱发前列腺素释放量升高,导致患者子宫收缩、宫腔内压力骤增,进一步加剧胎膜破裂的速度与进程[6]。而感染对孕妇的影响是可诱发败血症、子宫内膜炎等感染疾病,而对新生儿则可导致呼吸窘迫综合征、先天性肺炎等[7]。通过应用抗生素能够有效降低孕妇及新生儿的感染率,而早期应用抗生素进行抗感染治疗则可进一步降低感染风险以及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早期避免羊膜腔内感染的发生,否定了既往早期应用抗生素可产生耐药性影响疗效的观点[8],不仅能够有效预防下生殖道感染的扩散,同时能够直接延长破膜后的潜伏期,延长孕妇的妊娠时间,结合促胎儿肺成熟进一步降低新生儿感染及并发症的发生[9-10]。
表1 两组患者潜伏期及孕妇感染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患者妊娠结局及新生儿情况比较
综上所述,早期给予未足月胎膜早破抗感染治疗可有效延长破膜潜伏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可行性。但本研究仍存在一定的不足,如纳入样本量较少,可能导致结果、结论客观性不足,并且本研究并未对孕产妇、新生儿进行远期随访研究,不同时机应用抗菌药物治疗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仍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1]陈妩,温明芳,王海雁,等.生殖道感染与未足月胎膜早破孕妇的妊娠结局的相关性回顾调查[J].中国性科学,2014,23(3):33-35.
[2]Mercer BM,Crouse DT,Goldenberg RL,et al.The antibiotic treatment of PPROM study: systemic maternal and fetal markers and perinatal outcomes[J].Am J Obstet Gynecol,2012,206(2):e1-9.
[3]尤海英,黄文静,屈洁霞,等.生殖道感染与未足月胎膜早破的关系[J].中国实用医药,2012,7(7):28-29.
[4]梁燕飞.糖皮质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3):18-19.
[5]Stramrood CA,Wessel I,Doornbos B,et al.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following preeclampsia and PPROM: a prospective study with 15 months follow-up[J].Reprod Sci,2011,18(7):645-653.
[6]颜群.未足月胎膜早破临床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4):2099-2100.
[7]冯艳.未足月胎膜早破合并下生殖道感染对母婴结局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5,30(9):1379-1380.
[8]Velemínský M Jr,Stránský P,Velemínský MSr,et al.Relationship of IL-6, IL-8, TNF and sICAM-1 levels to PROM, pPROM, and the risk of early-onset neonatal sepsis[J].Neuro Endocrinol Lett,2008,29(3):303-311.
[9]屈在卿.胎膜早破与绒毛膜羊膜炎关系的临床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2(1):41-43.
[10]Jacobsson B,Aaltonen R,Rantakokko-jalava K,et al.Quantification of ureaplasma urealyticum DNA in the amniotic fluid from patients in PTL and pPROM and its relation to inflammatory cytokine levels[J].Acta Obstet Gynecol Scand,2009,88(1):6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