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脾胃”论治“心衰”

2018-05-30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主任医师张久亮图片提供

中老年保健 2018年2期
关键词:形质宗气内经

文/中日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主任医师 张久亮 图片提供/壹 图

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严重和终末阶段,是由于任何心脏结构或功能异常,导致心室充盈或射血能力受损的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心衰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乏力(活动耐量受限)以及液体潴留(肺淤血和外周水肿),常见的病因有冠心病、高血压、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心肌病等。该病的发病率约为1%,然而5年存活率却与恶性肿瘤相仿,约为50%。可以说心衰已成为21世纪最重要的心血管疾病。

在治疗心衰时,目前西医的治疗方法已经涉及联合饮食、营养、康复、药物等多方面的干预;而在中医的治疗方法中,大多以“五脏”中的“心”作为治疗靶点,以补气、温阳、活血、利水等方法进行治疗。这样的治疗方法已经获得了初步的有效证据。然而,在临床实践中,我发现对于不少的慢性心衰患者,从脾胃角度论治更为有利。

心脏为胃之大络

传统中医曾通过解剖对心脏进行过观察,中医的经典著作《内经》、《难经》中对此均有记载,后世又有图解补充。这说明,传统中医对心脏在人体内解剖位置的认识是清晰的。然而,在西学东渐以前,在左胸—一心脏所居的部位,却没有关于心脏搏动的记录,而唯有对“胃之大络”搏动的描述。如《内经》所述:“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鬲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脉宗气也。”在西学东渐以后,中医学者才提出心脏搏动之说。这一客观事实提示,《内经》所述的胃之大络搏动可能就是指心脏的搏动。

《内经》虽对胃之大络的循行走向、生理功能等进行了描述,却未曾述及其内部结构。然而,根据中国传统文化所遵循之“辨物、正名”的一贯理念,可按照循名责实的路径,通过分析该大络的名称,即“虚里”的含义,以探讨其内部结构。古文中“虚”字通“墟”,“虚里”即“墟里”,墟里指村落,提示有房屋及里巷,暗示了胃之大络的内部结构。曾有中医学者根据“虚里”所表达的含义,比对心脏内部的解剖结构,认为“虚里”即指心脏。

从胃之大络搏动的位置、内部结构这两个方面比对心脏,可知《内经》所述的胃之大络即是指心脏;确切地说,心脏被视为胃之大络的一部分,即络肺后浅出至左乳下这部分。

为什么《内经》视心脏为胃之大络

《内经》认为心脏为五脏之首,通过解剖对其已有明确的认识,却为何又将其视为胃之大络?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

胃之大络属于脏腑络脉。有学者发现,《内经》对脏腑络脉的命名侧重于脏腑的功能,那么将其命名为“胃之大络”,应该是因为其可输布胃腑所出之气血。而且《内经》中曾述:“食气入胃,浊气归心……”说明心脏所出之气血即为胃之大络所出之气血。但是如果用这个方法推演,出心后的动脉也可以视为胃之大络,这又与经文对该大络的起止界定相悖。可见,仅仅这样解释尚有不足之处。

《内经》视心脏为“胃之大络”,是因为通过解剖,发现心脏具有“大络”及“胃”的属性。①发现心脏能运行气血,并且联络诸脏腑、诸经脉,由此可视其为“络”(脏腑络脉);“大”在古汉语中有“重要及形体大”等含义。故而将心脏称为“大络”实属符合。②从五行分类法,认识到心脏具有“胃”的特点。《内经》虽未明言心为土,但在成书于东汉的《说文解字》中确有相关的记载,“人心,土藏,在身之中”。认为“心”属于“土脏”,是从实际中认识到心脏的实体结构是“肉”。《吕氏春秋》最先记载“赤肉”之说,如其所述“窥赤肉而乌鹊集”。唐代佛教典籍《传灯录》记载临济义玄所云:“赤肉团上,有一无为真人。”按《佛学大辞典》解释,“赤肉团”即指人的心脏。张锡纯所述更为直接:“论其形质,不过赤肉所为,其能力专主舒缩,以行血脉。”在传统文化中“肉”属于坤卦,坤卦在五行分类中属土。又有“胃为阳土,主动;脾为阴土,主静”之说。故而可以将属于“大络”及具有“阳土”性质(收舒运动)的心脏视为胃之大络。

综上所述,心脏所输布的即胃腑所出的气血;从心脏的结构及形质而言,又可以被视为胃之大络。《内经》所强调的要点之一就是:“五脏之脉,资生于胃。”故而,将心脏视为胃之大络,从《内经》体系而言是一个自然结果。

从“脾胃”论治“心衰”的意义

由上述分析可知,传统中医通过解剖所见到的心脏,也就是胃之大络,其形质是“肉”,属脾胃。心衰的根本原因是“赤肉”的收舒异常,导致其输布宗气的能力下降,临床表现为宗气不足。

胃之大络所出的宗气,历史上名医的解读大体一致。隋代杨上善认为:“此胃大络,乃五脏六腑所禀居处……一身之中血气所尊。”明代张景岳认为:“言胃气所出之大络……为十二经脉之宗,故曰脉宗气也,为十二经脉之尊主。”清初俞嘉言认为:“人身亦然,五脏六腑,大经小络,昼夜循环不息,必赖胸中大气,斡旋其间;大气一衰,则出入废,升降息,神机化灭,气立孤危矣。”近代张锡纯认为俞嘉言所述的大气即宗气,并进一步补充道:“此大络所出之气为生命之宗主,故又尊之曰宗气。”从《内经》以及历代医家所述可知,胃之大络载水谷之气“贯鬲络肺”后形成宗气,并且将宗气输布于一身。宗气对人体意义重大,是历代医家论述的重点。可以说,宗气是维持生命及各个脏腑生理活动的直接动力。

宗气不足导致诸多的病理状态。首先,宗气作用于“肺”后产生“行呼吸”的功能,宗气不足,就会使人气短、乏力、呼吸困难、喘憋等。其次,宗气不足,就会导致三焦的功能下降,三焦又称外腑、孤脏,主升降诸气和通行水液的功能,也即水道,如《内经》所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三焦功能下降,必然会影响到水液的通条,而造成水液内蓄,也即西医所述的水钠潴留(造成水肿)。再次,宗气不足可进一步导致其他脏腑功能减退而产生相关症状。

由上述介绍可知,在治疗方面,补益宗气、温阳利水等是治疗心衰的重点之一。而因为心脏属于胃之大络的一部分,其形质为“赤肉”,属于脾胃,所以从脾胃论治心衰,改善“赤肉”的收舒能力,也是治疗中的关键。

我在临床中从脾胃论治心衰已有多年的经验,实践结果证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常用的方剂有助土汤,由人参、生黄芪、桂枝、茯苓、生白术、泽泻、泽兰、熟地、甘松、炙甘草组成;以及李东垣的补中益气汤的加减,补中益气汤由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生姜、大枣组成。从长年的实践来看,此病复杂、变化多,必须通过四诊;尤其是脉诊,仔细分析,否则难以取得好的治疗效果。

猜你喜欢

形质宗气内经
《内经》“脾(胃)-脑”神识系统的理论滥觞及内涵延伸
雨季的云
探讨宗气理论对中医心脏康复的实践意义
宗气理论的整合教学尝试
运用调补宗气治则治疗胸痹经验*
试述“宗气”与“肺痹”
数学教学必须“形质”兼备
南朝·王僧虔《笔意赞》
《内经》之“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新解
关于《内经》“七损八益”研究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