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竞争优势理论的高职生语言能力培养策略

2018-05-30娟,邓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8年1期
关键词:高职语言能力

吁 娟,邓 忍

(苏州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 苏州 215011)

竞争优势理论最早是由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迈克尔·波特提出,主要面向企业发展,以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展开的。竞争优势理论虽然开始被其他领域引入,但在教育特别是高职教育领域内的应用研究还不是很普及。随着社会分工的日趋细化,人才的个体优势发展和未来社会竞争将更趋激烈,社会对人才的个体优势要求也将越来越高。因此,竞争优势理论在高职教育的介入,也显得尤为重要。

在人际交往频繁的现代社会,语言能力越来越被认为是现代人所应具有的必备能力。有研究表明:语言在人的一生都占据着重要地位,是人们发展智力和社交能力的核心因素。现代人不仅要具备自己独立的思想和见解,还需要拥有能够在公众面前很好地表达出来的能力。语言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通过后天学习可以获得的技能,它可以在后天的语言训练和语言交流中得到强化和提升。

一、高职语言类课程的目标定位

高职语言类课程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认知、具备较强社会交往沟通能力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国内外职业教育越来越重视学生未来社会人际交往、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等的社会生存和优势竞争等核心竞争力的培养。这些能力的习得主要在语言文化类课程中获得,基于此,语言类课程已不仅是单一的知识目标呈现,而是诸如 “英语和语文中的阅读理解能力、听说读写能力,数学中的逻辑推理能力”等多维组合形成的社会预演甚至社会实践。

高职教育发展进程中尽管一直非常重视教师培养问题,然而通过对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的核心要素,即课堂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与专业建设能力的分析表明,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的缺失问题依旧没有得到有效解决,且已成为阻碍高职教育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有效提升高职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既要更新培训模式,更要重视建立相应的制度与机制。[1]

二、高职语言课堂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1.调查一之学生调查

在对苏州某高职院校2233名学生的 “语言表达能力、语言能力提升愿望及提升路径”等方面进行调查时,发现大部分学生对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够自信(见图1),绝大多数学生希望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得到提升(见图2),多数学生希望能得到老师的指导和帮助(见图3)。但事实上,不少的学生表示教师在课堂上(含第二课堂)给予他们的训练机会太少(见图4)。

图1 某高职院校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调查

图3 学生希望的语言能力提升路径

图5 学生对教师教学情况认同度

图2 学生语言能力提升愿望

图4 学生课堂语言能力训练机会

在对该高职院校“大学语文和大学英语”2门语言类课程课堂教学中“教学研究、教学内容、教学设计、教学方法、师生关系、教学效果”六个方面进行调查时,发现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确实比较突出。

教师的精神状态整体疲软,课堂教学中缺少必要的激情,基本上是以本为本,缺少个人思考和探究,授课内容与专业脱节、与学生需求脱节、与当代社会脱节、与信息手段脱节、与文化传承脱节;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无兴趣;教师理论讲授多,学生实践行动少尤为突出(见图5)。

2.调查二之督导调查

据苏州某高职院校对68名大学语文和大学英语两门课程专任教师三年课堂教学督导跟踪调查,并将其课堂教学状况进行汇总分析(见表1)。

表1显示,三年来,虽然语言教师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在逐渐改变自己的教学理念,但在教学创新和差异化教学方面仍然明显不足。有督导反馈:在其督导的42节课中,没有碰到一例研讨式的授课;采用项目教学、教师引导、学生参与、师生共同探讨的情况较少,或者说没碰到一例出彩的课堂教学;其原因可能是很多教改成果未得到体现,学生的课堂参与没有展示出来。

表1 教师教学督导情况调查统计(单位:人)

在调查中还发现,有学校在省里下拨外出访学或暑期培训的计划和机会时,甚至派不出老师,因为大家都不愿意在暑期里去参加10天或半个月的集中学习,藉此来提升自己,他们觉得这是浪费了自己的休息时间,这可能有培训组织的效果不理想的原因,但如果这种情况大面积存在,学校很明显缺乏有效的管理制度来引导或约束,但也反映了教师对自己教育教学理论水平提升的需求愿望在丧失。[2]这种“教师群体性惰性”是非常可怕的,其直接后果就是课堂教学的观念落后、方式陈旧、学生难以从中受益。

三、语言课程教学的因应对策

高职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谁来培养,用什么培养,如何培养?这一系列问题一直都困扰着高职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及高职教育各级的管理者们,他们也一直在不断前行、努力探索真知正道。众所周知,教育的直接承担者不是专家学者和管理者,而是身处教室和课堂,直面学生的广大教师。

1.语言课堂教学的真义之思

有人说:“教育就是文化的融合,知识的建构,意义的实现。”这里的“文化、知识和意义”究竟是指什么呢?对于语言类教师来说,可能更有必要真正地去认识课堂教学的真实内涵和意义。课堂上融合什么样的文化、建构什么样的知识、实现什么样的意义,如何赋予每个教育对象独特的主体地位,如何实现他们的个性化发展,对于每一位教师,都是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偏见已经深入了许多教师的骨髓:对师生关系的误解,对教材的狭隘认识,对信息化教学手段的排斥,对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理解的不深入、不全面等,都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方式。

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行为,无时无刻不影响着学生思想和认知方式,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用自己的独立思考和创见去影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想,不仅是课堂教学的要求,也是以人为本的重要内涵。

(1)人才竞争优势发展的需要

高职院校着重学生的专业技能培养和训练,在技术操作层面上,高职学生因为得到了相对较多的且比较系统的具体训练,在一线工作岗位上,不少学生确实能够较快地适应社会需求,甚至很快就能成为技术骨干。但对于他们的后续成长和发展,则相对滞后。

麦可思研究院发布 《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研究对象为毕业半年后的2016届大学毕业生和毕业三年后的2013届大学毕业生。

图6 2016届大学生毕业半年后、2013届大学生毕业三年后的月收入(与2016年城镇居民月均可支配收入、农民工月均收入对比)

高职学生在拥有技术优势的前提下,为何在收入和升职方面不如本科学生呢?除了传统的“以文凭说话”用人观念外,另一个关键因素则是高职学生整体上在“人际交往、交流沟通、自我表达”等因素表现不突出。

图7 2014-2016届大学毕业生半年后自主创业的比例变化趋势

随着社会环境的宽松,国家积极鼓励“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越来越多的高职学生凭着自己的一技之长,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但由于他们自己语言及文化类素养相对较弱,他们的创业也相对低端,且不少创业者难以为继。

(2)人才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培养可持续发展人才不仅是时代的需要,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教师在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应当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核心目标,勇于并乐于成为“培养社会需要的可持续发展人才”的承担者和推动者,注重人才可持续发展也应当成为人才培养理念的一个重要转变,并将之作为自己毕生的教育使命和社会担当。

可持续发展理念已经成为当代教育的主旋律,其功能也必然朝着培养人才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转向。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其教育功能不仅是为实现学生的就业目标,更应培养学生作为独立的社会人所应具有的可持续发展的核心能力。同济大学校长裴钢指出:“过去大学培养出来的人才,主要体现在他的知识和具有的技能。但是,大学能不能提供一种更强有力的力量,这是大学面临的一个最重要的问题。”[4]

(3)人才差异化发展的需要

学习者都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他们的个人禀赋、学习经历、学习基础、个性特长乃至家庭教育环境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而当前的课堂教学,无论是学校管理,还是教学执行,多主张规范,提倡创新。这里的规范很容易被大家理解为“统一、程序、模式”化标准,而缺少甚至是不敢再有变化,所谓的创新也就很难真正落实到教学实践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差异化教学虽然已提出多年,但实则少有人真正实施,因而能真正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真正地了解学生的差异,并真正地有的放矢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的课堂教学还远未能满足广大学生的发展需求。

差异化教育要求树立新的学生观、教育观、教师观,将社会需求本位、办学条件本位和学生素质本位有效结合起来;在教学实践上,差异化教育要求兼顾学生的共性与个性,使师生成为合作学习的共同体,根据学生个性实施差异化教学。差异化教育是要发展和培养学生个性,塑造“与众不同”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既要关注学生的中短期发展,也要考虑学生的长远发展,从而培养全面发展的高质量人才。[5]

四、语言生态课堂的实践走向

生态课堂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人和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而存在。生态课堂环境应该是丰富而充实的课堂、是追求个人体验的课堂、是充满发展机遇的课堂。真正的生态课堂需要教师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不断思考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关注学生学习基础,寻求其发展内核,实现竞争优势培养”这一教育目标。

1.运用多元智能理论,夯实学习者的个人基础能力

哈佛大学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 “多元智能理论”,为我们展示了“语言智能”的丰富内涵:“有效地运用口头语言及文字的能力,即指听说读写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师需要从学生的智能分布去更好地了解学生,发掘资优学生,并进而为他们提供合适的发展机会,扶助有问题的学生,并采取对他们更合适的方法去学习。基于此,语言教师所建立的生态课堂应当有意识地“改变自己传统的人才观”——用赏识和发现的目光去看待学生,改变以往用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的标准,正确的引导和挖掘他们,帮助每个学生成人成长成才。

“重新定位自己的教学观”——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关注学生差异,善待学生的差异,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差异,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潜能的开发,最终促进每个学生成人成长成才。

2.谋求可持续发展,创造学习者的个人核心竞争力

人的发展,受制于内外环境的多重因素。作为学习者,他们更多地在外在环境影响下而不断改变自己、提升自己、完善自己。因此,作为高素质技能人才培养基地的高职院校,首先应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全方位、立体化的信息化网络,理念先进、思想开放的国际化视野,充满活力、学校精神处处洋溢的文化品位,形成独特教学风格的教师群体,灵活方便的管理模式等。在此环境下,教师能够为学习者制定个性化的学习目标,课堂上有因循但不守旧,有创造但不失范,有机会但不偏爱,有发展且可持续,有竞争并且公平,有百花并能齐放。

[1]徐国庆.高职教师课程、教学能力分析与提升路径构建[J].中国高教研究,2015(12):96-99.

[2]邓忍,吁娟.高职应用外语专业群教学质量评价路径研究[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7(2):76.

[3]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教育、IT行业受青睐[EB/OL].麦可思研究院:http://www.sohu.com/a/148361456_105067,2017-06-13/2017-11-03.

[4]刘新荣.差异化战略与大学竞争优势[J].教育发展研究,2007(Z1):116.

[5]赵春晖,董宇艳.差异化教育与人才竞争优势[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8(7):92-94.

猜你喜欢

高职语言能力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语言是刀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让语言描写摇曳多姿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我有我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