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宋代陶模玩具

2018-05-30撰文米向军

收藏界 2018年2期
关键词:童子女娲玩具

撰文/米向军

宋代陶模是汉文化的组成部分,是民俗信仰、风俗人情的见证,也是宋代人用来启迪儿童看物,识事、德范、教化、文化传播的图示版功能的百科全书。

①素烧童子坐像尺寸:通高25cm 宽10cm 底坐长10cm 宽8cm说明:秃发,身穿圆领长衫,腰束带,面带微笑,娇憨肥胖,大头圆脸,拱手而坐,气度不凡

陶模玩具艺术表现独特、方寸之中蕴含信仰、德范、文化、艺术等风俗民情,积淀着浓郁的民族文化精神,是研究风俗史、文化史、传播史与美术史的第一手直观的实物资料。据考证,历史上的陶模风俗流传较广,受众较多,但由于它是以口传心授,约定俗成的民间形式传播,所以典籍记载较少。陶模玩具,是造型艺术园地中的一株小花,它像别的儿童玩具一样,通过巧妙的设计和有趣的造型来赢得孩子们的欢心,并在被儿童玩耍的过程中,潜移默花地发挥其在德育、智育、美育、体育等诸多方面的启蒙作用。作为一种精神产品,它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时代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面貌。

民间陶模玩具是速朽的艺术,它被随玩随丢,自生自灭,历来不受珍视。民间陶模玩具又是不朽的艺术,它繁衍发展,传承不绝,源远流长,化身万千。其中不乏至今尚存的精品杰作,依然洋溢着艺术的魅力,使人们仍能从中获得审美的满足。陶模玩具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曾给孩子带来温暖、欢愉和启迪,这些美好的感受伴随着我们的童年时光,留在我们记忆的深处。

素烧武将坐像尺寸:通高16cm 宽6cm 底坐8cm说明:头带方冠,全身盔甲,肩部披风,左腿垂坐于山石之上,左手抚于膝上,右腿垂足,脚蹬毡靴,横眉立目,威风凛凛,精神饱满,孔武有力,肌肉坚实突出,令人望而生畏,其圆雕的造型手法使此造像极具视觉冲击力

秃发武士俑尺寸:高11cm说明:秃发男子,头顶脑后头发剃掉,仅留脑前发,脑后留一部分头发结成辫子,双目上扬,且思且想,脖子上带项圈,右胸裸露,身披袈裟,左手上扬,右手下垂,左右双脚交腿而坐,足蹬毡靴,英武有力,舍我其谁,形态逍遥

背娃男俑尺寸:通高10cm 底坐长8cm 宽3cm说明:秃发,身着圆领长衣,腰带系成蝴蝴结,面若满目,笑容可掬,身背一裸体童子,童子活泼可爱,官人与童子情态相映成趣

红陶斗笠翁尺寸:通高12cm 底宽长3cm 宽3cm说明:圆形底座,此像头扎裹巾,身着圆领短衣,左手上提,右手抚于腰间,脚穿毡靴,站立于莲台之上,背后背一斗笠,似乎在为出门作准备

童子划龙舟尺寸:高8cm 长11cm说明:童子左膝脆,右膝屈,左右手执木浆,奋力滑水前行

站立女俑尺寸:通高10cm 底座长3cm 宽3cm说明:女娲头梳双丫髻,上身着兽皮短衣,下身用树叶编成的女萝短裙,身背药篮,上身前倾,缓步而行。左手抚胸,右手执一药葫芦。据《史记》载,女娲是被古人尊奉为人类始祖伏羲的妹妹,相传女娲与伏羲皆是人首蛇身的异相,女娲用黄土造人,被奉为人类之母,后因补天之功而被世人尊称为女神。该造型极具生活化,增加了造型的趣味性

猜你喜欢

童子女娲玩具
谁的节日到了
女娲
熊童子
女娲造人
女娲造人
山童子和一串红
女娲造人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