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高校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调查研究
——以贵州省A学院为例
2018-05-30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安顺56000
(、.安顺学院外国语学院,贵州 安顺56000)
学习动机,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主要因素之一,一直是语言教学研究领域的主要研究问题之一。语言教学研究者基于不同的角度,围绕动机理论,专门调查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包括理论研究的综述以及实证研究, 但研究却很少涉及到将音体美学生作为专门的研究对象进行语言动机的探讨。笔者在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以“音体美学生的英语语言学习动机”作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结果显示1990-2017年期间相关 CSSCI 期刊共发表这一领域的论文68 篇,其中量化研究48篇,多采用量表测试,很少有定性与定量方法结合的研究。因为音体美学生和非音体美学生文化课程的不同,他们文化课的特殊背景及其所处的学习环境的独特性, 普通大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研究结果不能直接应用于音体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分析和音体美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上。因此,调查地方院校音体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类型, 分析音体美学生语言学习动机的成因、现状,希望能够激发并持续发展学生的学习动机, 提高其学习英语的兴趣,促进大学英语的教与学。
一、动机
Gardner[1]最早提出动机的概念,在语言的学习动机上,他主张分为两大类: 第一,工具性动机:语言即是工具,用之进行交流并达到社会交际的目的;第二,融合性动机:在语言学习的动机中融入了解目的语文化的元素。Gardner[1]也曾提出: “外语学习的动机包括四个方面:目的 (Goal)、达到学习目的的愿望(Desire to Attain the Goal)、学习的努力程度 (Effort- Behavior) 和学习者本身的态度(Attitude)。”这四个因素相辅相成,即互相统一,也相互制约影响。他还认为,学习者在学习外语的过程中,只有以上四个因素都具备了,外语学习的最大效果才能被体现出来。Deci 和 Ryan[2]将学习者的语言学习动机分为的“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内部动机是指从语言的学生中获得愉悦和满足,即本身喜欢语言,兴趣作为最好的导向;外部动机是通过语言学习达到一个其他的目的。笔者对以上学者的研究理论进行综合,并借鉴国内外语言学习动机的研究成果和观点,对学习者的学习动机进行了五个level的分类,包括学习者的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外部动机(External motivation)、内部动机(Internal motivation)、社会责任动机(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动机)(Social responsibility motivation)、教学因素动机(Teaching motivation)。学习者的融合性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是指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自发地喜欢语言本身,并对语言的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在学习时自然地融入所学语言的文化。具备融入性语言学习动机的学习者,将学习外语当成一件快乐的事,而非枯燥无聊的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外部动机(External motivation)是指学习者学习英语并非是喜欢语言本身,而是觉得语言只是一项语言外获得结果的活动,即指学习者不是对语言学习这件事有兴趣,而是更加关注语言学习带来的结果如何。内部动机(Internal motivation)指的是学习者自主地、自觉地、自发地对语言学习活动的喜爱,关注语言学习的本身,并且通过学习语言这件事,学习者的兴趣被激发。学习语言是令人愉快的,学习者所追求的目标就是学习的过程所带来的愉悦。社会责任动机(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动机)(Social responsibility motivation)指的是学习者学习语言是为了实现家长和教师的期望,而非自身对语言的热爱。教学因素动机(Teaching motivation)指的是学习者学习语言取决于语言教学的质量、语言教学者对教学活动的安排等一切教学相关的因素。
二、研究设计
1.研究对象
文章以贵州省A学院2015级160名音乐、体育及美术本科专业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包括50名音乐专业学生(所占比例31.2%),50名美术专业学生(所占比例31.2%),60名体育专业学生(所占比例37.5%),其中男生69人(所占比例43.1%),女生91人(所占比例56.9%)(如表1),通过分析与梳理他们的英语学习的常态化历史问题和现状,考察他们英语学习的动机,分析他们学习英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借鉴国内外二语动机研究的经验,最终探索出中国地方高校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丰富与提高的有效策略,以提高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和信心。
表1 研究对象背景信息 (N=160)
2.研究问题
通过研究,本文主要想了解三个问题:第一,地方高校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如何?第二,地方高校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第三,地方高校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与其英语能力有何关系?
3.研究方法
本研究方法首先是运用问卷调查法收集定量数据及访谈法收集定性数据信息。问卷设计和访谈提纲结合Gardaren[1]、Deci和Ryan[2]的学习动机理论和量表,数据全部来自A学院160名2015级音体美专业三个本科班的学生。此次问卷设计结合考虑A学院学生的大学英语教学现状,采用半开放型选择题(单选题)和开放型题目,具体包括四个部分:(1)研究对象基本信息;(2)学习英语的兴趣;(3)学习英语的目的;(4)对待英语学习的情感态度。问卷调查结束以后,本次研究选取9名具有代表性的学生进行深度访谈,访谈的内容包括:(1)你学习英语是因为喜欢英语本身吗?(2)你学习英语单纯地只是为了通过学校的期末考试吗?(3)你喜欢英语吗?为什么?问卷总共发出180份,其中回收了176份,有效问卷160份,回收率98.7%,有效率88.9%。其次,本研究在对问卷数据和访谈数据收集以后,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测试,旨在探究音体美学生的动机和学生的英语水平的相关性是否显著。
4.数据分析与收集
笔者利用问卷星设计问卷,然后通过微信二维码的形式分别请A学院3名音体美专业的大学英语教师拿到班上请学生作答,包括笔者自己任教的2015级音乐专业本科班级,笔者再基于问卷收集结果选取典型的调查对象进行面对面访谈。所有的问卷结果采用excel2010版进行统计和分析,并对访谈结果的定性数据进行提炼和精简。
三、结果与讨论
文章主要调查分析音体美学生的大学英语学习动机现状,分析其动机的类型特点是什么,并针对其动机的异同等特点,探讨音体美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水平是否受到其动机的影响。
1.地方院校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特征分析
文章认真分析问卷的调查结果,运用描写性统计(descriptive statistics) 的方法对这 5 个动机因子分析,结果显示,音体美学生的所有动机的得分都偏低,而且分析随后的访谈结果后发现,音体美学生对待英语学习的目标不明确或者说没有目标,这不是一个乐观的现象。得分较高的因子是社会责任动机(Social responsibility motivation)(即家长/教师期望动机)(分数:3.24) 和学生的外部动机(External motivation)(分数:3.19),其次是教学因素动机(Teaching motivation)(分数:3.13),而得分最低的因子是融合型动机(Integrative motivation)(分数:3.03)和内部动机(Internal motivation)(分数:3. 02)(见表2)。调查结果显示,得分较低的是学生的内部动机和融合型动机,说明地方院校音体美英语学习者在学习外语时对语言文化、语言本身并没有产生强烈的兴趣,并且没有体会到外语学习本身和过程的乐趣,在英语学习活动中,学习者也没有形成自己的概念认知,本身就没有找到学习语言的有趣之处。而且由于受到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条件的限制,学习者的英语学习目的是不明确的、短期的,对自己未来职业发展的一个英语“融合性概念”比较差,但他们学习英语的短期目的性强、短期目标明显,大多数学生表示学习英语是为了通过考试(62%),再者也有为了出国,但比例非常少(2.1%),当提到“为了了解西方文化而学习英语”或者“为了融合世界文化体验而学生英语”时,几乎全部学生都持否定态度,表明学生的融合型动机不强。另外,得分最低的是学生的内部动机,由此可说明音体美学生对语言不感兴趣,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欢,学习者所追求的目标并不是英语学习本身,并且,也看出学生在英语学习上的内驱力不够,而“内驱力”恰好是促使学生学习的最重要的定力之一。
表2 音体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
经过统计分析学生的动机类型, 发现所有的动机类型得分都普遍偏低,音体美学生都没有明显的英语学习动机,说明学生在英语学习上没有强烈的学习欲望,甚至对待英语考试的态度都是模糊的。在对学生进行访谈时发现,部分学生对待英语都是处于一种消极悲观的心态,表明自己想学英语,但就是提不起兴趣。
2.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的相关性分析
皮尔逊相关系数将用来分析音体美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调查结果显示,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最高的是内部动机 (r =0.36,p<0.05),说明内部动机在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上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也最能够激发学生英语学习的欲望,此次研究结果与之前的有些研究结论不同,之前的有些研究结果显示:外语学习的主要动机是外部动机或融合型动机[3],但基于音体美学生的特殊性,从高考英语文化课的考试到大学英语的学习,其自身语言文化的意识不够。从表3还可看出,社会责任动机 (r =0.33,p<0.05) 和外部动机(r =0.31,p<0.05)与英语成绩的相关系数也较高,表明音体美学生的社会责任动机和外部动机与英语学习有着显著的相关性。Dornyei[3]曾指出,当外语学习到达中间阶段时,对学习者的语言学习起决定性的作用的是学习者的外部动机;当外语学习到达较高阶段时,大部分学习者就会具备语言学习的融合型动机,但针对音体美学生,其融合型动机反而不显著,比较明显却是社会责任动机。笔者于是对学生进行访谈发现,在中国特殊的大环境下、在全球化的今天,家长对学生寄予的期望很大,学习成绩的提高成为大部分家长对学生的唯一期待,虽然学生现已成年,也已进入大学,但由于大学与中学在教学管理上的差异,大部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中学没有得到很好的锻炼,因此自主学习能力较差。中学的学习是在教师和家长的督促下进行的,而教师和家长在中国的传统角色是绝对权威的,因此,我们的学生在中学时期一直在家长和教师的期望、鼓励、督促下学习英语。所以,社会责任动机(家长和教师期望动机)在学习者的英语学习中的作用还是很显而易见。本调查还显示,教学因素动机也与学习成绩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r = 0.28,p<0.05)。数据说明,在教学相关的因素范围内,教师、学生、教材、教学方法、教学环境、教学条件等,都能够影响并促进学生的英语成绩和英语学习兴趣。但从表3我们依然可以看出,虽然每个因子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系数较小,但学习者的英语成绩与 5 个动机因子依然表现出显著的正相关性。
表3 音体美学生动机和英语成绩相关性分析(n=160)
结 语
本研究对贵州省A院校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类型进行调查并探索其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运用问卷调查、访谈、测试的研究工具,利用Excel进行数据的统计,再用SPSS21.0进行因子分析,得出了社会责任动机(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动机)、外部动机、融合型动机、内部动机和教学因素动机等5 个动机因子。得分最高的是社会责任动机(家长和教师的期望动机),而得分最低的是内部动机和融合型动机。皮尔逊相关系数显示,音体美学习者的英语学习成绩与 5 个动机因子存在着明显的正相关关系。基于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的动机类型现状的调查以及其与英语成绩之间的相关性分析,为广大英语教学者提供了一些音体美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的有益信息,进而帮助教师端正音体美学生的英语学习态度、促进其学习动机;同时,我们应该在了解音体美学生的语言学习动机的基础上改进自身的语言教学方法,创新语言教学技巧,改善语言教学范围,提高语言教学质量。基于不同角度,积极引导学生不同的语言学习动机,从而激发音体美学生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兴趣,同时针对不同学生类型不断探索不同动机的途径, 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动机。
参考文献:
[1]Gardner R C. Social psychology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role of attitudes and motivation.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1985.
[2]Deci E L & Ryan R M. Intrinsic motivation and self -determination in human behavior. New York: Plenum,1985.
[3]武咏梅.云南佤族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实证研究[J].云南民族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6):143-146.
[4]Dornyei, Z. Teaching and Researching Motivation [M]. Harlow: Longman, 2001.
[5]高一虹等.中国大学本科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现代外语[J].现代外语,2003 (1):29-38.
[6]吴万佩, 马武林.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类型调查研究[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6(3):124-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