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如何开展美术特色教育

2018-05-29洪琴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特色教育多元智能审美能力

洪琴

【摘 要】在多元化的教育环境下,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幼儿园教学中的基本课程,打造特色的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幼儿园发展的重点。作为一门艺术课程,对基础方面具有很高的要求,从幼儿阶段,加强对幼儿美术能力和美术水平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幼儿审美情操和艺术感的发展,而且对于幼儿观察能力、想象力、创造力等多元智能的开发和发展而言也都具有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幼儿园;美术教育;特色教育;审美能力;多元智能

美术特色教育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占据重要的比例,对于幼儿多元能力的培养也是至关重要的。高质、高效的美术教学不仅能加深幼儿对美术的认知,提升幼儿对美术的认同感,增强幼儿美术意识和促进幼儿美术思维能力的形成,而且对于幼儿审美能力、思维能力、创造力、表现力等方面的培养也都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开展美术特色教育中,教师需要找到适合幼儿的接受方式,正确的理解幼儿的思想,让美术活动成为幼儿思维发挥的重要活动。

一、打造趣味课程,增强幼儿的学习兴趣

美术特色教育是以美术教学为核心点,更加强调对幼儿美术专业化能力和美术素养方面的培养。幼儿在接触美术时,会不自觉的被美术的色彩、画面、内容所吸引,对尝试自己涂鸦、画画,对美术表现出很大的兴趣,但这种兴趣往往在幼儿真正的开始学习美术后不断弱化,进而失去兴趣。一方面是由于画画的“静态性”,相比于其它游戏,画画更加考验幼儿的耐心、注意力,这对于生性好动、好玩的幼儿而言很容易让其感到厌倦、乏味。另一方面绘画需要眼、手、脑紧密培养,当绘画的新鲜感降低,绘画的难度和绘画考验幼儿多方面的能力逐渐显现出来,幼儿之间难免会存在个体的差异性,而这一时期幼儿思维能力、自制力等方面本身就不成熟,比较情绪化、比较敏感,对难的东西会抗拒,容易放弃,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不喜欢,比较自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教师重视对幼儿兴趣的培养,重视对幼儿绘画习惯的培养,在实际的美术特色教育中,尊重每一个幼儿的个体差异性,明确幼儿的优缺点,并以此为打入点,让幼儿感受到被肯定、被重视,从而更愿意去学习。如:在幼儿的认知世界里,有些事物是听说过,但是没有实际看到过的,幼儿通过其它的“渠道”,周围的客观环境,对一些事物产生“虚拟化”的认识,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见过、看到过,没有真实的情感体验。对此,教师可以适当的挖掘幼儿认知结构体系,让幼儿通过画画将心中的对某一事物形象绘画出来,并引导幼儿相互交流,相互讨论,让幼儿在愉悦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发挥想象,去创造、去描绘,去绘画,让幼儿能够通过绘画表达想法和思想。久而久之,培养幼儿良好的绘画习惯,提升幼儿的绘画能力和绘画兴趣。

二、引导幼儿树立绘画信心,增强美术素养

幼儿时期,幼儿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和接受能力都是有限的,在美术特色教育中,教师要认清幼儿发展的规律,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注重对幼儿绘画基础的训练,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表及深,层层递进的培养幼儿的美术水平和美术素养。

每一幅画,每一个作品都有自己的表达含义和表达思想,对于幼儿绘画作品亦是如此,我们在开展美术特色教育过程中,要正确的认识和了解幼儿绘画作品中表达思想,多观察幼儿的绘画情况,了解幼儿的绘画思路,多给与幼儿适当的肯定和鼓励,以增強幼儿绘画信心和绘画动力,提升幼儿绘画主动性。同时,还要多引导幼儿学会欣赏绘画作品,让幼儿透过优秀的绘画作品,表达自身的想法,从画面结构、画面色彩、画面内容等方面组织讨论和交流,以培养幼儿的欣赏水平和审美能力,让幼儿对美术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从而进一步促进幼儿美术素养的提升。

三、给予幼儿适当的肯定,提升幼儿的绘画积极性

幼儿眼中的世界与教师眼中的世界是截然不同的,我们在美术教育中,要善于从幼儿的思维、幼儿的角度出发,给与幼儿足够的理解和尊重,不能以自己的审美和对客观世界的认知去要求幼儿创作,要保留幼儿的“天真”,鼓励幼儿将自己真实的想法、自己的想象通过绘画表达出来,同时教师还要多加强与幼儿的沟通和交流,在理解幼儿作品内容,表达对幼儿作品的肯定的同时也可以根据情况,参与到幼儿绘画中,与幼儿一起完整作品,这样既能增强幼儿的自信心,提升绘画在幼儿心中的意义,同样又有助于对幼儿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培养。我们在教育中,不要以所谓的条条框框来限制幼儿的想象,采用开放式、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增强美术教育的表现和感染力,提升幼儿的参与积极性,拓展幼儿视野,发挥幼儿想象,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四、发挥美术活动的多样性,培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

幼儿园阶段,正是幼儿思维能力、想象力最丰富的时期,对任何事物都有非常强的好奇心,这种好奇心也表现在艺术创作以及对艺术作品的理解和表达形式上。所以,教师应该为学生多创造出一些表现方式,提供尽可能安全、全面的创作材料和工具,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并且还可以培养动手能力,同时,教师为了鼓励学生,还可以把学生创作出来的作品用于教室布置中,发挥学生的创作灵感。

总之,在幼儿园期间对学生进行美术特色教育,是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人格健康成长的有效方式,对学生审美素养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教师应该认识到这一点,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营造适合学生学习的轻松氛围,让学生可以自由发挥想象力。同时,教师还要正确理解学生作品传达出来的意思,了解学生的思想,与他们及时沟通,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发挥自己的能力,让美术活动成为学生思维发挥的重要活动内容。

参考文献:

[1]杜代章.浅谈幼儿园教育活动开始的艺术[J].学前教育研究,2013.

[2]黄胜梅.有效选择幼儿园教育活动主题[J].教育导刊,2014.

猜你喜欢

特色教育多元智能审美能力
多元智能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中医学专业特色教育的实践研究
基于教育公平视角的少数民族义务教育发展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下学生评价体系的构建
多元智能视域下对我国儿童美术教育现状的思考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中医外科学教学与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