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明代言官监督常制及其朝政发展

2018-05-29张瀚予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明代

张瀚予

【摘 要】在明代主要由六科给事中和都察院御史两个部分组成了言官,其所起到的作用,主要是进谏皇帝和对百官进行监察。由于朱元璋出身于贫民,因此在其对天下统一,并登基做了皇帝之后,其相比以往开朝帝王而言,对巩固和加强皇权给予了更多的重视,通过对百官监督的加强,由此将监察制度得到了逐渐的完善。无论是在人员的数量上,亦或者是在职权和职责上,可以这样说,明代的言官都首屈一指,而且在明代言官的政治舞台上,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基于此,在这里将试图对明代言官监督常制及其朝政发展进行阐述。

【关键词】明代;言官;监督常制;朝政

一、严格的言官选任

由于明太祖朱元璋自身的背景所致,因此其对官吏贪污腐败的现象非常的憎恶,为了对官员的行为进行更好的监督,由此建立了监督的常制。在洪武十三(1380)年,撤销御史台,而在洪武十五(1382)年,设置都察院,并由左右都御史任命为长官。正二品均为都御史和六部长官,而明代人将其称之为“七卿”,一共有167人,这些人一般被称之为“言官”,职责就是对百官进行弹劾。虽然监察御史并未有较高的品秩,但是其代表了皇帝的圣意,因此有着非常大的权威性,在肃清吏治中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因为在明朝并没有宰相这一制度,由此由都御史直接负责皇帝,再加上六部和监察御史等之间并不相互统领,因此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因为隶属关系而造成干涉言官行政的情况发生,让言官的职能得到了最大程度上的发挥。

在明代言官以谏诤和封驳作为主要职能,对百官进行纠察,同时肃清吏治。但要想让肃清吏治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由谁来担任言官就是一个非常重要谨慎的事情。朱元璋对这一职位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要求任职言官之人,一定要有忠厚的心,在政治立场上一定要坚定如一,不能有二心。同时明成祖朱棣还强调:“所任言官,一定要有丰富的学识,不但如此,明代对言官还提出了其他的要求,要求其一定要有真正的仕途经历,而不是仅仅凭借抽象的书本知识而做一些事情,要可以扎扎实实的切入到实务当中来,不能够只说空话。而针对道德劝谏,也属于言官的一项重要职能,这就代表不但要求其有专业的技能,还要求其要任职回避,并在出身方面上也对言官提出了一定的限制。针对言官的选拨,明代有明确的规定,胥吏出身者不可以任命为言官,如果曾经有“奸贪罪名者”,也不能有获选言官的资格。总的来讲,在官员选任体系当中,言官的选任最为的严格,甚至说最为苛刻。

一般情况下,有荐举和考选两种选任程序,而科举成为定式发生在洪武朝之后,通过科举考试的方式进行考试的选拨,已经成为了当时的主流。但是,言官通过科举之后,相对比其他普通官员的任命程序要更加的复杂,需要先进行观察和采访,然后对民情和舆论进行调查,最后拟出言官的名单,最后由皇帝确定所任言官的人选。

二、言官的尽职尽责,对朝政发展的影响

选任和考核言官体系的任职资格都是非常严厉的,在这样的一个历史背景下,才在经历了洪武的严刑峻法之后,让明代的吏治开始往常规的方向发展,并且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总体来讲,因为有诸如海瑞这样的言官,即抬棺死谏,在明代吏治中因为有这样群体的存在,才让其清明程度远远好于其他王朝。而要让这一点做好,就需要在严格要求言官之外,还要有效的保护言官的生命利益,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会因为言官的言行而赦罪于言官。在制度上,明代对宋代不杀读书人的传统进行了继承,由此在当时的社会上,这让言官的声誉和公信力都非常的高,虽然在明代有言官因为自身的言行而惹祸上身的情况,比如王阳明就是因为上疏申救言官,因此最后遭受了贬谪的境地,但总体来讲,在人身安全上言官还是可以得到一定的保障的。由于明王朝对于士风,非常注重从道德情操方面上进行培养,因此有着非常高的士气。而如果皇帝出现错误的时候,言官也同样会尽职尽责,绝不会因为皇帝的身份而退避三舍。对于皇帝不当行为的劝谏,这让言官全体在明王朝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明武宗总是荒嬉无道,因此一直想着出宫玩耍,但是言官们就将宫门堵住,哪怕可能会挨板子也不在乎。更有甚者将挨板子作为其尽职尽责的标志,从而导致正德对此非常头疼,说这些言官都是为了将“卖直”作为光荣的事情,因此下令对言官进行裁抑,这让大部分的岗位上出现了空缺的情況发生,而对言官的裁抑对历代的朝政是非常不利的,由此出现了诸多腐败的行为,从而造成了明王朝灭亡的历史悲剧。

对于阁臣的监督上,言官所起到的作用也是非常有效的,比如在严嵩当政的时候,有诸多言官对严嵩进行弹劾,哪怕遭到了严嵩假借皇权的名义,除名及贬谪言官也不畏惧,最终让严嵩等人得到了伏法。同时在地方政治的监督上,言官的作用也是非常有效的,一旦明王朝的朝政出现荒怠的情况存在时,地方就会恢复正常的运转,言官的作用不可谓不重要。而明代言官的监督常制对其朝政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避免了荒芜朝政、贪污腐败等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史爱君,李敏.浅论明代言官敢言的政治成因[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

[2]秦亚萍.浅析明朝万历年间“国本之争”中言官的政治作用[J].金田,2015.

[3]冯维.试析我国司法监督行政的制度效力及其成因[J].攀登(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3.

猜你喜欢

明代
明代官员如何发挥谏言监督作用
明代科举对高考制度改革的启示
东南亚香药与明代饮食风尚
明代休宁隆阜戴氏荆墩门的派分、建构及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