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正莫先于礼

2018-05-29张丽敏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恶作剧小宇谈话

张丽敏

案例背景

转眼间,参加工作已经第三个年头,担任班主任也近两年了,秉承着校训“成就优雅与智慧的人生”,在培养孩子文明礼仪教育方面,我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案例描述

朱同学,这个孩子可以不论场合,不论地点,不论环境的想说就说。在班级里,他是一个闲不住的人,不是追跑就是打闹,吓唬同伴。上数学课坐在课堂里,做鬼脸逗同学发笑,拿别人的书,不让别人做作业,影响了老师上课,影响同学学习,为了不影响别的同学学习及老师上课,我帮朱同学换了许多位置,但效果甚微。看到他越来越不讲礼貌,总是想方设法的戏弄同学,没有小男子汉的气魄,我心里暗暗着急,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变得如此没有理智?为了弄清原因,我和他进行了一次长时间的谈话,通过谈话,我了解了他的许多情况。他的父、母亲是工人,进行着三班倒的工作,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同时对孩子行为表现要求不严,非常溺爱。所以这个孩子行为习惯不理想,我尝试找他父母谈话,但他们总是说他比同龄人要小,行为比较幼稚,喜欢恶作剧,但并没有意识到孩子自身的不足。

解决措施

了解到了朱同学的家庭环境,我静下心来想了想,是该找孩子的父母好好谈一谈了。介于之前找过孩子父母一两次,但效果甚微,孩子的父母并不能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我在关注朱同学的同时,也在等一个成熟的契机。由于孩子的表现确实比较突出,所以这个契机很快就出现了。一天下午,我在办公室,突然一个孩子小宇哭着走进办公室,给我看他的胳膊,上边都是指甲印子,有些甚至有血迹渗出,我看了吓一跳。赶忙了解了情况。原来朱同学想抢小宇的书本,被拒绝后,恼羞成怒,出手抓伤了小宇。更让我难过的是,小宇没有还手,一直在求饶,朱同学并没有停手,反而愈发的过分,直到在教室的孙老师听到哭声,前来制止,朱同学才很不情愿的停下愤怒的双手。

缓解了小宇的情绪后,我陷入思考,是时候约朱同学的父母再聊一聊了。考虑到小宇有这些行为,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从之前的约谈效果来看,朱同学的父母并不认为孩子存在问题,反而觉得老师在学校管得太严,束缚了孩子的天性。我在约朱同学父母的同时,也约了小宇的父母。小宇平时是很自律的孩子,安排小宇做朱同学的同桌,也是希望小宇能起好榜样作用,帮助朱同学尽快融入班集体。

之前从朱同学的父母那边了解到,孩子在家也闲不住,好动易怒,喜欢约几个小朋友在小区里玩的不着家,也喜欢和各年龄层的的人一起聊天,有着超越同龄孩子的情商。朱同学父母因为工作原因,很少陪伴他,对孩子的关心也很少,对于孩子一些过分的行为,都归为顽皮,恶作剧。

双方父母就位后,我让两位孩子分别陈述了下午发生的事情,整个过程中,我只是坐在旁边,让两位孩子来讲话,我看到朱同学父母脸上的表情慢慢的变严肃,最后转为凝重。整个谈话中,小宇都是很端正的坐在椅子上,每当想插入大人间的谈话,他都会说:“不好意思,我可以打断下吗?”。而朱同学,全程要么趴在桌子上扭动着身体,要么吃手指,对于大人的问话,也是想回答就回答,想插嘴就插嘴,两个孩子的表现对比非常的明顯。

谈话结束后,我建议小宇父母带孩子去医院进行简单的消毒,如果需要进一步就医,可以及时联系我。朱同学父母一改往日无所谓的态度,主动提出留下来单独和我聊聊孩子的情况。在交谈的过程中,朱同学的父母说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查出有多动症,因为害怕说出来遭到老师的歧视,所以隐瞒了事实,之前一直都认为孩子调皮恶作剧都是因为多动症。通过今天与小宇的对比,他们意识到,有多动症并不代表可以放任孩子无法无天,没有规矩,没有礼貌,所谓无规矩不成方圆,他们决定严格要求朱同学,积极配合学校。

朱同学父母那边的工作做通后,我也没忘找孩子聊聊。我发现孩子很喜欢和班级里成绩好的几个同学玩,我单独找了那几位成绩优秀的孩子,让他们做好同伴榜样作用,带着朱同学做一些积极向上的游戏。同时也告诉朱同学,好朋友不是通过恶作剧得来的,是需要用心去交的,首先要让自己成为一名讲文明,有礼貌的好孩子,才会有同学愿意和自己做朋友。我对他讲,切记“如果你是个文明的孩子,一定会有许多好朋友的”,经过一而再,再而三地谈话,终于有所成效。课间,我走进班级,不再听到来自四面八方告朱同学状的孩子。我还选派了朱同学做卫生委员,时刻关注教室的卫生情况,让他感受到被集体重视的感觉,也可以为班级出一份力。教室里慢慢听不到他的破口大骂的声音,黑板上也没有了红领巾岗的扣分纪录,慢慢的我松了一口气,又扶正了一棵小树苗。

案例反思

古人认为,“蒙以养正”、“而养正莫先于礼”,只有在少幼时期对其进行礼仪教育,使之言行举止有所循持,有所检束,方可能长大之后行圣贤之事,止邪于未形。

通过朱同学父母和班级同学们的默契配合,现在的朱同学有了很大的改变。从他身上的变化,我感到文明礼仪的教育,只有在自我教育--互相教育--教师引导--创设氛围等过程才能收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学生生活是青少年身心成长发育的最关键的阶段,学校是培养开发学生德智体美素质的最重要的环境。在校园学习生活中,除了实现知识传递,我们还必须完成人的德性人格和文明教养素质的塑造。而且素质教育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校园礼仪生活的实践养成。校园礼仪要求学生遵纪守法、努力上进、尊师敬长、团结同学、仪表得体、讲究卫生。

铭记校训“成就优雅与智慧的人生”,能够有效培养学生遵规守纪的规则意识,举止文明的教养习惯,自尊自爱的人格气质,诚信礼让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品质。使每个孩子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整个社会的和谐、友爱的文明氛围。

猜你喜欢

恶作剧小宇谈话
Small acts of kindness show great love小善举显大爱
趣味成语故事
趣味成语故事
一包花生
上课了,四年三班! 恶作剧
正确理解术前谈话
嘻嘻哈哈恶作剧
恶作剧
(1)阅读理解两则
关于《辽沈决战》一书的谈话(一九八三年八月九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