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促进小班幼儿交往能力发展的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

2018-05-29陈静雅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自主性游戏交往能力环境创设

陈静雅

【摘 要】幼儿的身心发展有其特殊规律,根据幼儿的自身特点创设有利于幼儿成长的环境才能真正的促进幼儿智力的萌发以及交往能力的提高。对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强化对幼儿的自主性的游戏的引导,让孩子能够在自主性的游戏中享受到更多的自由和乐趣,在游戏中能够发展自身的价值。

【关键词】小班幼儿;交往能力;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

一、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的必要性

幼儿的人际交往具有其重要性,基于其重要性我们应该在幼儿园的教育过程中成立一门课程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进行有效的培养。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就明确的有规定,对于幼儿的教育过程中应该要给幼儿以温暖和愉快地集体生活,良好的師生关系,这些都能够在无形之中影响幼儿的人际交往的培养和发展。在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要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就需要教师能够合理的安排幼儿的活动和日常生活,通过对幼儿日常生活的培养可以在无形之中对幼儿的交流过程进行培养,让幼儿能够和同伴良好的友好相处,对于幼儿之后的社会生活也是具有重要的意义。

在这个过程中的游戏的引导作用使及其重要的。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该要为幼儿创设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从一些研究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在进行游戏尤其是让孩子进行角色的扮演会让孩子能够更加学会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在游戏中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应当要负起的责任和义务,可以让孩子学会更加积极的情绪参加这个游戏中。幼儿园创设优良的自主性游戏环境,就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因此,充分认识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存在的问题, 研究探讨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促进小班幼儿交际能力的策略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幼儿交往能力发展与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

(一)小班幼儿交往中需要培养的能力

1.交流的能力

幼儿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对于幼儿的成长有着重要的作用。教学和游戏活动可以对孩子的人际交往和交流沟通的能力有一定的培养的作用。如:通过进行角色扮演、合作性的游戏等等,能让幼儿之间进行交流和合作,让他们能够学会表达自己的想法。

2.表达的能力

表达能力是一个人在社会生生活所必须要具备和应该要具备的一种能力,这也是我们生活过程中得到和谐的一个手段。家长应该要对孩子的表达能力进行一个特意的培养,家长应该要在平时主动带孩子出去,让孩子能够和更多的陌生人接触,能够学会和陌生人说话交往,让孩子学会怎么和别人进行交往。

(二)创造性游戏的涵义

1.创造性游戏的概念

自主性游戏是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自由选择、自主开展、自由结合的积极主动的活动。在游戏中,幼儿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游戏的主题、情节、内容等,获得的是轻松、自然、愉快的感受。

我们将对儿童的培养过程具有作用的游戏进行分门别类可以大致分成为创造性游戏和规则游戏这两个大类。创造性游戏的规则不是那么明确,在进行游戏分时候能够享受到更多的自由;规则游戏的规则则是具体化的条条框框,在进行游戏的时候必须严格按照游戏的要求进行下去。创造性游戏从内容和形式上又可以划分为角色游戏、结构游戏和表演游戏,其中表演游戏侧重于形象塑造和戏剧性表演方式。1

2.创造性游戏的特征

在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需要教师能针对孩子们的需求创设与他人合作的机会。从一些研究中我们可以获得一些信息,在进行游戏尤其是让孩子进行角色的扮演会让孩子能够更加学会相互之间的协作关系。在游戏中孩子能够意识到自己应当要负起的责任和义务,可以让孩子学会更加积极的情绪参加这个游戏中。在游戏中孩子们能够更多的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并且会从他人身上学习。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一些有利于孩子们进行交往的玩具。孩子们可以通过玩具的分享一起进行一些游戏,在相处过程中学会分享和交流。

三、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的具体对策

(一)精心选择内容

教师要“有准备”地创设有效作用于幼儿的幼儿园环境,使幼儿在幼儿园游戏中能与环境产生有效的互动,使环境成为“会说话的老师”,做到“精心”与“精致”。精心,是在活动前的“预设”;精致,是活动后的效果显现。

1.游戏环境生活化

在此基础上,我们通过观察,发现孩子们十分喜欢模仿爸爸妈妈的生活行为,对给娃娃穿衣服、折衣服、整理餐具等活动特别感兴趣。我们在与家长联系沟通后,了解了一些幼儿的生活习性以及“喜好”后,特意收集和选择了一些小衣服、小裤子、小袜子、小衣架、各种夹子、各类餐具、自制衣橱等,让幼儿们在“娃娃家”里摆弄这些东西,享受“家庭生活”,自主地处理一些生活小事。孩子们在折叠小衣服、小裤子等活动中提升了生活自理能力,在给娃娃穿衣、打扮等活动中感受到为别人付出的快乐,在晒衣服、夹袜子等活动中锻炼了手部小肌肉,……他们在这样的环境中体验生活、积累经验。

2.游戏环境物质化

托班的孩子们对于“吃”是十分喜欢的——好吃的饼干、漂亮的糖果,无一不吸引着他们的眼球,调动着他们的兴趣。结合孩子们的兴趣和需要,力争在幼儿园环境中创设了一个游戏区域“好吃的饼干糖果”,设置了一幢以“糖果屋”命名的可爱小房子,在小房子里面摆放了许多的形状不同、颜色不同的漂亮的糖果和饼干,并相对配备了各种形状不同、打开方式不同的糖果罐、饼干盒等,让幼儿在吃吃、玩玩、装装糖果饼干的过程中掌握一些基本的技能,例如剥糖果、开盒子、装糖果等等,还让他们识别不同颜色、不同形状。饶有奇趣的“糖果屋”每次开放活动,能够吸引着所有的幼儿。

(二)精心投放材料

在幼儿园游戏中,材料的投放是既重要又复杂,材料的投放是重要的,材料的选择则是复杂的;既要满足幼儿的兴趣探究,又要保证幼儿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收获和有所提高。为了让幼儿能够在幼儿园游戏中主动地发现、积极地探索和自主地表现。为此,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1.材料的指向性

在实践过程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指向类型的效果比较显著的:

⑴可以使用直观性较强的图片作为暗示

⑵可以使用图形、线条、颜色等认知性较强的暗示

⑶利用各种不同的声音、音乐作为暗示

⑷利用各种空间来进行暗示

这些不同种类的指向在不同的区域能够发挥出不同的效果,如:在设计“娃娃家”用具收放时,选择使用“用具已经归类好”的照片作为提示,这样,孩子们在操作时一看就懂,能够根据照片将用具分类摆放,养成良好的收放玩具的习惯;在“美丽的花门帘中”采用了颜色排列的方法进行提示,引导幼儿根据颜色进行排序,孩子们都能根据颜色的提示串珠子、扣锁链;在“图书角”中运用了图形暗示的方法,在书柜的每一格上贴上大的图形,圖书的左下角贴上相应的小图形,引导孩子们根据图形一一对应,整理收放图书,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在“大拼版”中利用了线条和图形的双重提示提醒幼儿根据地面上的线条和图形对照拼版反面的图形拼搭完成拼版,在这个过程中既使幼儿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高又锻炼了手眼协调能力。在收放玩具时,笔者采用音乐的提示方式,既起到了提醒的作用又潜移默化的熏陶了孩子的艺术情操;在设置“隐私区”时,选择了一些相对比较昏暗的角落,在里面设置了一些隔断,使孩子产生一种“隐蔽”性的安全感,可以独享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

2.材料的情景性

老师要做的就是赋予材料以“灵动性”,让幼儿感到好玩、新奇,愿意投入游戏。因此我们利用各种班级孩子们感兴趣和喜欢的小动物设计了各种不同的预设情景,让幼儿在充满童趣的游戏环境中产生积极探索和操作的欲望。如:在游戏“好吃的饼干糖果”中,我们创设了“小熊开食品店”这样一个故事情景和环境,由“小熊”来导入游戏,并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来推进游戏,孩子们在情景的调动下兴奋兴地投入游戏,尝试帮助“小熊”装饼干和糖果,从而开展了教师预设中的拧、拔、掰等一连串小肌肉动作。预设与生成在教师的细心和精心的融合中相得益彰。

3.材料的层次性

幼儿园活动中老师精心提供的材料要讲究层次性。孩子的年龄越小,个体差异越大。在材料的投放中既要考虑到不同能力的幼儿,又要从幼儿的不同需要和兴趣出发,创设符合不同幼儿的发展,满足不同幼儿的需要,适应不同幼儿的游戏环境和材料。在就进行游戏的时候对游戏的难度也是有要求的,这些游戏应该对孩子的能力的培养有一定的作用,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如:在游戏“帮柳树姐姐剪辫子”中,我们提供了上有线条、轮廓、折痕等难易度不同程度的手工纸(其中线条又分为粗线条和细线条、直线条和曲线条),让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最简单的方法进行剪纸。在游戏“帮助小鸟”中,要注意提供难度不同的粘纸,有比较细小的也有大面积的,有平面的也有立体的,有纸质的也有塑胶的,幼儿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游戏,满足了不同能力幼儿的需求。这样,让一些缺乏自信、怯于动手的幼儿也可以在活动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而一些能力原本就强的幼儿也能看到自己可以发展的新方向。

(三)精心布局空间

幼儿园空间的利用,要讲究布局。如今新型的幼儿园都有宽广的教学场地、生活区域以及活动场所,即使如此,教师也要讲究幼儿园的趣味性、科学性以及合理性。

1.幼儿园游戏的空间布局要讲究趣味性

幼儿游戏需要在一定的空间内展开,教师应注重空间资源的开发,为幼儿营造全方位开放的游戏空间。根据幼儿视觉的局限性,区角划分要注意结构的开放和明显,要让幼儿一目了然,从而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选择相适应的幼儿园进行游戏。

2.幼儿园游戏的空间布局要讲究科学性

在幼儿园游戏的空间布局上要注意动静、明暗等效果的均衡分配,将嘈杂的“娃娃家”和安静的“图书角”分开,在创设“图书角”时注意光线和明暗的合理配置,尽量选择靠近窗户、阳台灯光线充足的角落,设置“隐私区”可以选择一些相对比较昏暗的角落,让孩子产生一种隐蔽感,可以独享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

3.创设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

温馨、和谐的环境是幼儿成长的基础。环境对幼儿的人际交往过程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这也能够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这也就要求首先孩子应该要有一个心理健康并且能够有高的人际交往的教师,老师的行为举止自生活中可以渗透到孩子的生活的点点滴滴中,让孩子能够从老师的行为中受到有力的影响,老师的表现对幼儿来说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的,也可以对孩子的生活期待是示范性的作用。生活的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对孩子的教育过程起到作用,一个温暖而又相互关怀的环境能够让孩子在这个有爱的环境中感受到与人之间相互关心相互了解的美好,能够让孩子培养乐于助人的精神,可以对孩子的心理健康和积极的情绪有更加重要的引导作用。因此,教师应该利用现有的生活中的情景对孩子进行有效的培养。

四、小结

儿童的自主游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性格的养成还有智力的开发都是具有重大的联系的,这就需要教师能够对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提供一些有利于孩子们进行游戏的教育。让孩子们可以通过又快的一起进行一些游戏的过程中学会相处,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学会分享和交流。让孩子的身心得到锻炼,同时在和他人进行交流的过程中可以发现自身的不足,并且看过别人身上的优点,学会弥补自身的不足,让自己能够获得更多的身心的发展。教师在对幼儿的培养过程中对幼儿来说是起到一个引导作用的,也可以对孩子的发展起到了示范性的作用。教师应该学会结合幼儿的特点开发幼儿的心灵。

参考文献:

[1]吴春红.借助“双摩双研”,提升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整体水平[J].考试周刊,2012,65:194-195.

[2]刘雅琴.快乐游戏我做主——主题背景下幼儿园自主性游戏有效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3,06:117.

[3]凌秀红.浅谈如何在自主游戏中促进幼儿个性的发展[J].新课程学习(上),2013,07:112-113.

[4]周丽萍.游戏——开启幼儿智慧的金钥匙[J].小学科学(教师),2013,08:178.

[5]邱学青.幼儿园自主性游戏的实现条件[J].学前教育研究,2008,01:55-58.

[6]季晓英.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8,10:66-67.

[7]夏雪花.自主性游戏环境创设初探[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3,11:187-188.

[8]周赛琼.创造性游戏和幼儿园环境关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1.

[9]黄馨瑶.开展自主性游戏培养幼儿探索兴趣[J].新课程研究(下旬刊),2012,02:101-102.

[10]赵燕华.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之研究[J].考试周刊,2012,16:192-193.

注释:

1.曹中平.儿童游戏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167

猜你喜欢

自主性游戏交往能力环境创设
民办高校大学生交往能力的探讨
小班幼儿交往能力的培养
浅谈如何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
陶行知“六大解放”之快乐游戏
例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中的多元评价
创新让自主性游戏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