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2018-05-29马典菊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小学

马典菊

【摘 要】学习音乐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小学生来说,是一种愉快的培养兴趣、陶冶情操、丰富知识的过程。而音乐欣赏课又让学生能够在美的享受中更好的投入到这一过程中。本文主要对小学生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进行研究与探索,为有效推动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的不断进步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

欣赏课对于小学生来说,是有效的培养学习兴趣、享受学习过程、展开独立思考的方式。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重视欣赏课的重要性,让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到音乐的美感与魅力,从而帮助学生提高对音乐的感知、理解等综合能力,促进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更好发展。

一、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现状

(一)基础薄弱,重视度不高

由于小学音乐欣赏课起步较晚,在很大程度上,老师很难发现其重要作用,以至于忽视了正常的教学,欣赏课改为语文课、数学课等情况也经常出现,这样不仅仅不利于多学生的全方位、多方面教学,也对音乐教学的质量产生了很多不利的影响。

(二)教学内容与方式单一

现有的音乐教师很大一部分对音乐欣赏课的教学研究不够充分,认为欣赏课是最容易进行教学的一门课。因为,在课堂上,教师只是单纯的让学生了解音乐的作者与背景,为学生播放音乐,让学生聆听,没有灵活的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启发与引导。长期不变的教学方式使欣赏课堂枯燥乏味,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参与度。

(三)课堂教学缺少个性化

音乐是个性化的东西,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理解能力以及对音乐的喜爱是不一样的,但目前的欣赏课上,教师大多数都在完成相对统一的教学任务,很难根据不同学生进行恰当的教学与指导,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二、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与研究

(一)将重点放在情感数学上

音乐的创作,融入了太多个人的情感,是人类情感与智慧的结晶。要将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重点放在情感的理解上,可以按照不同音乐表达的不同情感进行分类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根据音乐的变化及时询问学生当时的感受,并让学生在班级内进行交流,让不同的情感體验有所碰撞,有所交融。

(二)强调课堂氛围,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学习氛围的好与坏,能够影响学生的学习质量。教师要在课堂上发挥管理者的作用,对课堂氛围作出严格的管理与要求,要让全体同学都加入到学习中,不能因个别人的不参与、严重走神等影响了班级的学习。可以通过更多的互动来改变课堂上学生学习不认真的状态,以不断地提问,让学生不知不觉的投入到学习中。同时,要根据课堂情况及时改变教学方式,以灵活有趣的课堂氛围,带领同学们一起更好的进入学习状态。

(三)将游戏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音乐欣赏课更偏向于艺术学习的范围,要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与其他学科有所区别,越活跃多样的课堂氛围,越有利于教学。在欣赏课堂上,要以游戏教学为基础的教学形式,将其合理融入到教学的各个环节当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更好的对音乐作出理解与感知[1]。

例如,快速选择游戏,将教室分成几个区域,每个区域代表不同风格类型的音乐,由教师随机播放音乐,学生听后根据自己主观的想法,判断音乐类型,快速站到不同的区域内;手舞足蹈游戏,学生两两一组,负责听音乐的同学要将自己理解的内容通过舞蹈或其他肢体语言表现出来,由另一个同学负责猜出音乐的名字;一展歌喉游戏,在新一堂欣赏课开始前,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演唱方式,对上一节课所学的音乐在课堂上进行唱歌表演等一系列游戏。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首先要发挥自身的创造性,将多样化的方式融入到教学中,根据课程特点,为学生设计不同的游戏,改变以往压抑的课堂气氛,让学生有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从而更好地对音乐进行体验与感知。

(四)重视课堂引导,让学生身临其境

小学生的学习与认知能力都仍处于初级阶段,欣赏课堂的内容也不能过于深奥,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和爱玩好动的特点,让学生在课堂不只是做到“听”这一件事,而是要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中,用心去感受音乐。老师在给学生放音乐的同时,可以让学生在脑海中根据自己对歌词、曲调的理解形成画面,或者由老师用语言描绘画面,学生对画面进行整体的构想,让学生将画面与音乐相结合,让学生能够将自己融入到音乐的意境中。还可以通过音乐剧的形式将音乐表演出来,由学生随意展开合理的改编,并扮演其中的角色,让学生能够积极的融入到音乐欣赏课中。在语言引导以外,可以有效地运用多媒体设备,例如在播放《雪绒花》的时候,可以在屏幕上展示雪花纷纷落下的场景,让学生可以最直观的感受到音乐的意境和作者的想法

(五)因材施教,让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他们个性不同、爱好不同、学习能力也不同。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个性化的设计。对于兴趣不同的学生,老师要在选择其感兴趣的音乐的基础上,让他们能够在欣赏自己喜欢的音乐的同时,也能准确的感知到其他音乐的情感。有些学生从小就学习乐器、学习唱歌、他们对音乐的感知与掌握能力相对较强,学习起来也比较轻松,对于这样的学生,老师可以适当加深教学难度,可以让这部分学生谈谈自己对音乐风格、特点的理解,甚至可以让他们创作出同类型的音乐;对于一些音乐素养较低的学生,教师要以引导为主,让他们以掌握音乐情感为基础[2]。

三、结论

教育发展到今天,已经不再单纯的要求学生们掌握硬性的知识了,而是要满足学生多方面的发展需求。老师要注意欣赏的重要,让学生在愉快的学习中感受音乐,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与感知能力,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

参考文献:

[1]唐艳.关于小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与分析[J].神州,2017,25:90.

[2]王蕾.新课改下小学音乐欣赏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新课程·小学,2017,1:44.

猜你喜欢

音乐欣赏课教学实践小学
民办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的教学实践研究
论音乐欣赏课提升学生聆听质量的策略选择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