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情商教育,让初中生更理性

2018-05-29胡祥兵赵泉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情商情绪班主任

胡祥兵 赵泉

刚开学学生还没报到。

“出大事了,老师。”一位家长几乎绝望的声音,把我着实吓了一跳。我的第一反应是:跳楼了,还是出车祸了?我连忙稳定他的情绪,也稳定了我自己。原来孩子在春节期间就开始“造反”了!家长要求他做的事情,坚决不做,甚至让他做平时喜欢的事情,他也绝不做,竟发展到与父母对斗的地步。

班上还有一个女孩,寄居在姑姑家,姑姑对她关爱有加,悉心照料,可谓无微不至。三年初中毕业后的一天,她到姑姑家借钱,姑姑问她借钱的用途,她竟然说,叫你借你就借嘛,又不是不还你,问那么多干嘛?当姑姑第一次拒绝了她的要求后,她竟然甩出一句:“我们断绝关系,从此我不认你……”。

这些仅是我班主任工作中真实案例的冰山一角!

分析这些孩子,他们都有一个共性:智力很高,但情商严重缺失。仅就上述两个案例中,孩子确实聪明,学习上不是很认真,成绩也跟得上,但在行为习惯方面也确实存在一些问题。

平时我也比较关注中小学生的言行。发现挤公交车最卖力的是小学生;公共场所毫不顾忌旁人的感受,打闹嬉戏怒骂都能出口成“脏”的是学生……面对这些普遍现象,我们不禁要问:我们的孩子究竟怎么了?

情商缺失是根源!那么,我们的小学生、初中生面对情绪波动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

一、家庭教育缺失:片面追求智力的提升,而忽略了情商的培养

“问题孩子”的年龄基本都在3—18岁,这一年龄段的孩子大多被家长视作“掌中宝,心头肉”。特别是小学生,家长们捏在手里怕丢了,衔在嘴里怕化了;走路怕摔痛了,喝水怕噎着了。正因为如此,孩子们心高气傲,常常目中无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到初中后更加骄纵、任性,我行我素。

案例一:一个问题学生的心历路程。

学生张某,三岁在幼儿园读书时每天就要用50元,有时还会超支。上小学后他从来不做作业。有一次,某老师留他完成作业,他一步冲到窗台边对老师说:你再要我做作业,我就从这里跳下去。整个小学阶段,他没有做过一次作业,也没有扫过一次地。后搬家了,每天放学打游戏,经常是晚上12点打的回家。初中进入我班,他身材魁梧,一脸横肉,脾气暴躁。刚开学不久就把他最好的一个朋友打了。问他时,他理直气壮说:他欠打,再说了我也是打他耍的。听到这样的回答,我真是哭笑不得。原来他在家里享有特权,可以“摔电视”、“罚老爸”,因为外婆疼爱。这类孩子不缺少爱,欠缺的是正确的情商理性的引导!

二、复杂的社会让孩子感到了太多的压抑,他们过早的步入了社会

社会是一个大染缸。由于信息技术的迅速传播,孩子们更多、更快的直接进入了社会,特别是社会的阴暗面,网上传播太快、太多,让他们无所适从。学生沉溺网上交友,生活在虚拟的世界里,缺少现实生活的基础,更缺少情感的依托。

案例二:一个单亲女孩的心声,我要当大姐大。

她是一个苦命的孩子。几岁时父母离异,父亲给她娶了个后妈却没有办理登记手续,生活也还勉强。但是家庭生活中情感的空白在她的心里从此埋下了一棵种子:任性、坚强。初一时她的父亲去世,就在出殡前一天,两个女人就为房产吵开了,女孩也捋起袖子投入了战斗。这几天,她在学校表现得出人意料的平静,对于同学们的安慰她断然拒绝,因为她认为这是“同情”,是“可怜”。就在父亲出殡后的第三天,她作出了一个惊人的举动:我要当大姐大,在班上扯起了大旗,并且准备喝酒盟誓。

三、学校教育软弱无力,呼唤评价体系真正的改革

作为学校教育,我们都很清楚“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道理,也深知当班主任的教育责任的重大。情商的缺失不仅仅表现在问题学生身上,还有很大一部分优生的情商也是极其欠缺的,只是因为一好遮百丑罢了。虽然学校教育的指挥棒,特别是高考的指挥棒效应已经受到质疑,小学、初中也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但哪个学校,哪个老师能不受教学质量的考核而独善其身呢?

四、舆论的导向存在偏激之嫌

不可否认,教师队伍中确实存在极少数素质不够高的现象,诸如体罚、变相体罚等有辱师德尊严的事。但我们常常看到,教师与学生之间发生摩擦,一旦被新闻媒体捕捉到了一丝线索,往往就会被无限放大,教师也就毫无悬念的成了众矢之的。这也在某种程度助长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对立情绪,久而久之,学生自然也就没有必要尊重老师,尊重他人了。

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和管理者,和学生接触最多,也最容易对学生的情商产生影响。充分利用班主任工作的优势,从多方面、多途径大力加强情商的教育和引导,这不仅可帮助学生填补情感和社会技能的不足,还能使学生面对现代社会的压力,学会做人,学会竞争,敢于挑战,勇于开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把学生培养成为有责任、有爱心,有能力的一代高素质人才。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学生的情商呢?

1.认识自我,理解情商

初中生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展不成熟的阶段,由于感情脆弱,自控能力低下,很容易产生情绪波动。大多数学生存在获得成功就沾沾自喜得意忘形,遇到挫折就心灰意冷一蹶不振的现象。我们要特别注意学生浮躁及低落的情绪表现,及时疏导,控制不良情绪的扩散。让学生明白不良情绪的主要危害,教学生学会控制情绪,自我调节,在順利的时候不骄纵,在挫折的时候不气馁,保持健康良好的心态,转移不良情绪,舒缓心理压力,真正从过度的悲喜中解脱出来。

2.营造和谐,感受情商

心理学认为,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高,也较容易接受新知识。同样,宽松、和谐的班级氛围不仅有利于老师开展班级管理工作,而且有利于情商的培养。因此,和谐、健康、向上的班级氛围,是班主任以及学科教师应当努力营造的教学气氛。

3.控制情绪,培养情商

能否进行自我情绪调节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在向既定目标奋进中能否控制冲动。当面对诱惑时,应提醒自己不要忘记了自己的长远目标,这样,你就会抑制短期冲动。有了抑制冲动能力后,还可在情绪冲动时,能以理智控制感情,控制冲动,不做不可收场的傻事,甚至在遭受巨大打击或天灾人祸时,也能处惊不变,泰然处之,应付自如。

4.人文关怀,点亮情商

教师以关爱的情感,点燃学生心中的火焰,从而产生对教师的信任感和尊重感,形成师生间的情感共鸣。有了这种情感的催化剂,晓之以理就有了思想基础,导之以行就有了思想根基。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引导、熏陶就很容易发挥作用,学生的处世行为也就会更理性。

猜你喜欢

情商情绪班主任
如何做好一个班主任
你过得不好,是因为“假情商”太高
低情商的6个原因
夸夸我的班主任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班主任
没有表达,哪来的情商?
高中班主任的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