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方法分析

2018-05-29朱沛松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5期
关键词:初中语文

朱沛松

【摘 要】初中语文的学习与思维能力是密不可分的鱼水关系。 思维力是学生语文学科素养发展的源动力,同时,初中语文的丰富性和灵活性也是培养初中生思维能力的重要泉源。本文在分析了初中生培养思维能力的重大意义的基础上,提出了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促进思维发展的方法。

【关键词】初中语文;中学生思维能力;思维能力意义;思维能力的培养

一、初中生培养思维能力的意义

思维能力是指“想一想”的过程,即通过分析、综合、概括、抽象、比较、具体化和系统化等一系列过程,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并转化为理性认识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思维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推理等理性认识。简单粗暴来说,思维能力是一切学习能力的核心。

《语文课程标准(2011)》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思维的发展与提升”被列为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而初中作为学生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期,思维能力的养成就更为至关重要。从小学的基础上,迈向高中的门槛前,牵前引后之作用,就要求初中生的重视,这就需要教师去引导,有意识地去培养初中生的思维能力。

二、初中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培养的方法

(一)分层次进行针对性的训练

思维是一个系统的、抽象的,全面的概念,初中生的思维主要包括形象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创新思维,教师要以这三个层次为核心,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

抽象思维的对象是依据一定的标准聚合起来的。抽象思维的训练首先要对感知材料形成总体轮廓认识,从感官上发现事物的突出特点;而后要从感觉到共性问题中肢解分析,进而抽象出事物的本质特征;在对事物本质进行概括性描述后,最终形成具备创造性思维。

教师应该激励学生加强自己学习的独立性,保持天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增强问题意识,在课堂听讲和读书学习中,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要注重思维的发散性培养。

(二)创设情境,让学生自主去产生学习动机

所谓动机是指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原因。大脑思考必须要有动机,一般来说,思维动机可分为内因和外因,如何借助外因促使内因起作用,提高思维兴趣和动机,这正是需要教师发挥作用的地方。

创设情境也是激活学生思维的好方法。所谓创设情境,就是教师利用影视,实物等一切条件,或利用日常生活中的情境为学生提供一个可以有所感悟的环境背景。

(三)强化学习深度,培养批判性思维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延展学生的学习过程,少分析,多实践,通过一个个“学的活动”去调动孩子们全部感官,将思维引向深入,增强思维的获得感。要让学生们敢于质疑,不惧权威,通过是与否的疑问式学生过程中,通过否定肯定再否定的过程中学到更深层的知识。

(四)构建知识结构,培养逻辑性思维

思维是有其结构的,而初中生学习构建知识结构的能力培养也是初中阶段的必要性内容。尽管语文看起来是一个感性思维占更多成分的学科,但逻辑性思维也是语文的重要构建成分。

例如,在上个学期,语文作文课堂上赏析校园优秀作文时,我班同学在赏析一篇优秀作文《享受工作》时就出现了分歧,我没有制止,并且捕捉到这是能够激发学生思维的触点。于是就根据学生的观点将学生分成两组,让学生从文中找根据进行辩论。认为扫山工作者应该累的学生,不仅从文中找出了形容山高路远,山路峻险的句子,还找出了扫路者工作时辛苦的表现来加以说明。而认为老人不累的学生则找出了扫路人“轻轻松松”“扫一程歇一程,再把好山好水看一程”的内容来说明,并且说扫路人因为天天扫身体得到了锻炼,已经适应了扫路生活,习惯成自然。而随着这辩论不断地深入,学生也明白了扫路工作者感觉不累的原因,找出了他不累在于他喜爱这份工作,并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意图,文章主旨在扫路工作者眼里这是工作又是一种享受。最终得出了“决定一个人是否真正累的是一個人的心态,要享受生活”。

在课题辩论的过程中,学生每找到书上的句子证明扫路工作者应不应该累时,老师引导进行朗读,同时引读观点相反的同学进行比较。这些同学在寻找论据支持自己论点的过程中,思维的逻辑性不断地得到了增强,同时,这种逻辑性思维在学生们对如何在语言文字的品味中深入地认识文本中的人物有了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课的知识可能只是散落的珍珠,如果能和已有知识相联系,通过同化或顺应,形成结构化的知识,就形成了美丽的珍珠项链。在每个知识点都汇成有规律的网状知识结构时,初中语文的学习也就会变得异常简单了。

三、结束语

初中语文课程是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课程,重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等多项综合实践能力。而要在实践中体会、把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就需要思维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学的目的不仅是引导学生学习语文知识,更重要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人文知识素养。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极其重要,旨在促进学生身心的综合发展,让这一阶段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必将对学生今后的学习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教与学积极合作的过程,学生的语文思维能力是在教与学互动中逐渐养成的。教师一定要突破应试教育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总之,阅读教学直接关系到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提高,学生必须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才能逐渐领会、理解课文及其他阅读材料的意义,进而去学习写作技能及加深对其他课程的理解和掌握。因此,在初中阶段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过程中,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通过必要的语文阅读训练,有效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向云.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策略探究[D].渤海大学,2016.

[2]郭成金.高中语文现当代诗歌教学研究[D].沈阳师范大学,2016.

[3]白璐.“人教版”与“北京版”高中语文教材微写作练习比较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5.

[4]林崇德,胡卫平,思维形课题的探究与实践[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2016.

猜你喜欢

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浅析初中语文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