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2018-05-29韦德勇
韦德勇
【摘 要】自主课堂是课改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课堂模式,也是确保课程价值最大化實现的有效模式之一。所以,为了确保高效语文课堂顺利实现,也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在自主课堂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自主;合作;针对性;探究
传统语文教学中的满堂灌、越俎代庖的教学模式,无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无法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严重制约和束缚了学生积极主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因此,教师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中进行自主探究只是的活动,发展学生的认知能力;教师要勇于改变课堂教学模式,实行开放式教学,让学生自主地、探究性地学习。
一、什么是自主学习
(一)自主是学习的基础是学生深入学习的平台
学生自主性学习,是课前学生自己熟悉教材,借助工具书、实验仪器,查找相关的资料,并能简要记录自己的疑难问题;课中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情况,明确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对老师或同学提出的一般性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课后能根据自己的实际有选择地完成作业,到社会活动中发现学习资源,拓展学习空间,验证知识能力。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以自己独立思考为主,充分实现个体在学习活动中的自主价值。
自主性学习是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并在这一过程中提高阅读分析、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换言之,自主性学习强调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人。基于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彻底转变课堂角色,由知识的传授者、管理者转变成为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引导者。教师要敢于从讲台上走下来,敢于从前台走到后台,把课堂的大部分时间还给学生,引导和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上留给学生更多的思维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思考,去认知。
二、如何有效地组织学生开展自主合作探究学习
(一)张扬个性、点燃自主学习的火花
自主学习是学生对学习过程进行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方式。着眼于学生潜能的发挥、促进学生有特色地发展、可持续发展。重视学生有感情投入、有内在动力支持、有积极的情感体验有自由选择的广阔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比人的个性更复杂、更丰富多彩。”罗杰斯曾说:“自由程度愈高的学习身心投入的程度就越高。”所以语文老师要给学生创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一个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充分享受阅读的自主权和选择权,经历一个自我选择、自我提问、自我探索、自我发现、自我习得、自我情感体验、自我评价的过程。引导学生寻找、利用自己所喜欢的方法去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
(二)营造良好的综合性自主学习氛围
一个良好的综合性自主学习氛围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力保障,想要营造一个这样的氛围,老师的作用是主要的,老师要将学生当做课堂的主体,尊重学生,认真对待学生在语文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尊重、爱戴老师,形成愉快、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关系的融洽与否,决定了课堂氛围的好坏。老师尊重学生,学生信任老师,就会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克服对学习的恐惧,方便学生各自大胆说出自己在语文学习方面的不同见解,有利于相互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构建综合性自主学习型课堂。
(三)传授学生进行综合性自主学习的方法
对于老师而言,把具体的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让学生“死记硬背”,为考试做准备,不如把学习方法传授给学生,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自主学习。语文学科中出现的内容涉及面广,是一门鲜活生动的学科,死板、老套、墨守成规的教学方法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把性质有效的学习方法传授给同学,让学生做好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巩固语文知识。预习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初级阶段,学生对老师未讲解课程进行预习,有利于学生发现在这个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便在日后老师讲解的过程中着重记录和提出疑问;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多提出一些具有发散思维的问题,使学生的探索、发现能力得到提高,学生在发现和努力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会了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老师将学生放在主体地位,教授学生学习方法,在师生的互动中,构建了中学语文综合性自主学习型课堂。
总之,自主学习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学生的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有效地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够唤醒学生沉睡地潜能,激活封存的记忆,开启封闭的心智。教师在新的课程环境下,必须积极营造适合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环境,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要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才能让学生在探究合作交流中快乐地成长。我相信,当我们真正把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理论与语文课堂教学的实践紧密结合起来的时候,语文教学一定会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一定会呈现出鲜活生动、扎实高效的喜人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