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利用导学单调整计算教学的尝试

2018-05-29孟春英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解方程天平导学

孟春英

首先,谈一谈什么是导学单以及导学单的作用。

导学工具单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案,为学生提供了学习的路径、方法和要求,使学生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它的的作用是真正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真正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有利于学生学会自主学习。

其次,简单说一说我在课堂上利用导学单调整计算教学的一些尝试。

一、人教版二年级上册《退位减》教学中的尝试

我先利用主题图中2008年北京奥运会金牌排行榜,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学生提出中国比美国多多少枚金牌?并尝试自己通过计算解决这个问题,但是发现个位不够减,遇到了计算中的新问题。那么如何解决呢?就是本节课重点要学习的内容。我在导学单中设计了几个这样的问题,帮助学生去学习:

(1)用你们的学具动手摆一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再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想法。

(2)说一说。请小组上前汇报讨论结果。

(3)画一画。请你把自己的想法简单画一画。

(4)结合刚才的操作,自己尝试列竖式计算。

(5)用笔算的方法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了吗?

在二年一班,学生利用导学单学习时,出现了问题:学生动手操作后,汇报,再将操作过程画一画,浪费了很多时间,以致于后面的教学没有在课堂上完成。

针对于上面遇到的问题,我调整了导学单,使教学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我是这样调整的:

(1)用你们的学具动手摆一摆,再根据摆的过程画一画。

(2)说一说。请小组上前汇报讨论结果。

(3)结合刚才的操作,自己尝试列竖式计算。

(4)用笔算的方法解决你们提出的问题了吗?

将动手操作与画一画有效结合,实现了直观向半抽象的过渡,再让学生结合上面的学习,自己尝试列式计算,实现了半抽象向抽象的过渡。使学生的学习更加系统,将算理和算法有效结合,又大大缩减了学习时间。

二、人教版五年级上册《解方程》第一课时教学中的尝试

代数的原意是“还原与对消的科学”。什么是对消?比如,正负对消就是解方程时的移项。什么是还原呢?就是把本來淹没在方程中的未知数暴露出来还其本来面目。根据上述观点,代数思想的核心是基于含有χ的“式”运算来求得未知数,最后解决实际问题。这无疑让我们想到了方程。那么,在方程教学中又该怎样实现从算术思维向代数思维过渡呢?我利用导学单这样做的:

首先将预习单提前发给学生们,通过复习,利用学生已有知识进行新知的探究。其次,通过导学单指引学生探究如何解方程。

预习单:看图列方程。

导学单1:

(1)请你用画图的方式,用已有的知识将χ=?的过程表示出来

结合图示,列出方程,并将过程写出来。

第一次试讲,通过导学单,可以发现以下几个问题:

1.学生不清楚在天平上画什么?

2.结合图示,将过程写出来,问题指向不够清楚,学生也无从下手。

3.学习目的不明确。

针对以上问题,我进行了2次修改:

导学单2:

(2)画图。

1.怎样做,天平保持平衡?

2.怎样做,天平继续保持平衡?

3. 怎样做,一眼能看出χ=?

三、结合图示,列出方程,并写出过程

导学单2解决了第1个问题,学生清楚了在天平上画什么。而且将解方程的过程演示的更加清晰了,语言指向性更强了,同时,没有限制学生的思维,可以选择加球或减球,能够引起思维突出,使学生清楚认识到:只有减球才能“一眼能看出χ=?”,突出了解方程的本质最终目的是将方程变形为χ=?,最终将方程的解求出来。但是也反映出了一个问题:图示过程与方程过程脱节,学生画完图,再写方程过程,既浪费了学习时间,又不能很好将图示与方程过程连接起来,因此进行了第3次修改。

导学单3:

导学单3在导学单2的基础上加入了指示箭头,将步骤进行联系起来。

通过第3次试讲,教学效果很理想,解决学生对于本节课的学习难点。

首先,学生通过导学单,能够根据图意看出天平的右侧应该画9个球,因为图意为χ+3等于9.就将等式与天平融合,等式的左边相当于天平的左边,等式的右边相当于天平的右边,建立了这样的联系,为后面的探究提供了方向。

其次,怎样做,天平仍保持平衡?这样问,可以让学生想到利用等式的性质1可以在天平的左右加球或减球,不限制学生的思维,利用即将产生的知识冲突解决学习的难点。根据画的图列出方程:χ+3-3=9-3 或 χ+3+3=9+3.

再次,怎样做,一眼能看出χ=?根据左边画的天平图,可以看到减球的图,可以一眼看出χ=?,因为左边减掉3个球,右边也减掉3个球,那么χ=6.

而列出第二个方程的同学,并不能使下面的图一眼看出χ=?。所以解决了学习难点为什么等式左右两边同时减3的问题。

最后,将左边画的天平图与右边列出的相应的方程结合起来,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解方程的过程和本质是什么,学生顺利的完成算术思维与方程思维的过渡。

经过这样的教学,使他们感受合作的力量和独立思考的成功感后,自觉学习知识,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同时也为我及时调整教学提供很好的素材。

猜你喜欢

解方程天平导学
解方程(组)的雷区
解方程“三步曲”
把握两点解方程
天平的平衡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简易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