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小学数学合作学习初探

2018-05-29周良帜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合作学习思考小学数学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能积极地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使所有学生能进行有效地沟通,建立并维护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组内冲突。让学生在宽松、和谐、合作、民主的课堂氛围中主动学习,相互交流、合作竞争、想象创造,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培养了主动学习的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思考

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平等、友爱的氛围中互动,加强了沟通与交流,能彼此分享、取长补短,开拓了思维;同伴相互支持和鼓励,增进了学生之间的感情,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效率。如何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现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关于合作学习有一些粗浅的想法。

一、转变传统观念,做学生思维的引导者

新课程的启动,学习方式的变化,呼唤着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在学生开展合作与交流的时候,教师的角色是一个促进者和合作者,有时也根据学习任务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充当指导者。这也正是一个具有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教师的必备素质。

首先,要真正给学生以信任,体会他们的学习过程,摸索他们的认知规律,尊重他们的人格,分担他们的忧虑,接纳他们的想法,分享他们的喜悦,努力使课堂成为主动学习、充满探究精神的乐园。

其次,教师要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特点和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在课堂上可能会出现的情况和问题,要从学生的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努力组织一些丰富的、现实的教学活动,设计启发性、开放性和可合作性的问题,充分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

其三,教师应该给学生的“合作交流学习”留出充分的空间与时间,让他们在合作交流中有较充分的发言机会和时间,使他们都能在合作群体中担当起应尽的职责,逐渐体会到群体合作的氛围中学习的乐趣与收获。

二、科学分组,明确各自的任务

教师要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进行分组,将性格各异、能力不同的学生按4~6人分成一个小组,既有利于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也实现了学生间的互补。小组成员要有明确的分工,有组长、记录员、联络员、汇报员等角色。组长负责协调和组织,记录员负责记录学习情况,联络员负责联系其他组,汇报员负责汇报学习成果。

三、选择恰当的时机开展合作学习活动

(一)在重难点处开展合作学习

有些“拦路虎”,学生不易接受,教师为让学生搞清楚,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讲解,而学生却云里雾里,似懂非懂。如根据“某天北京、上海、广州、滨海的最低气温”资料,把最低温度表示出来,然而要求汇报如何从生活中感知正数和负数,使学生在现实情境中突破“数域”的限制,了解负数产生的背景和意义。

(二)在实验探究中开展合作学习

知识的获得不仅仅依赖于模仿和记忆,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操作,在“做中学”中掌握知识的真谛。如在讲解“圆柱和圆锥的认识”的内容时,教者让学生通过工具比较圆柱两个底面的直径。

(三)在“开放性”知识处开展合作学习

数学求异思维能力的培养依赖于开放性题目对数学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此处开展合作学习,能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审视问题,学会彼此分享,使学生从他人身上取长补短。

四、有效组织,合理调控,提高课堂的掌控能力

教师要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避免出现讨论不着边际的状况。

五、数学课堂“合作交流学习”初探后的思考

(一)處理好独立学习与合作交流学习的关系

学生的合作与成人的合作有所不同,成人已经完成了上学打基础的任务,他们合作的最主要目的是用已有的知识解决工作中的各种问题,而较少关心每个人发展得怎么样;而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人类已有的知识经验,学生合作交流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促进每个人的发展,培养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发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然后才能谈到合作交流意识和能力的培养。

(二)处理好形式和目标的关系

任何教学组织形式都是为教学目标服务的,学生的全面发展也要通过多种教学组织形式来实现。教师的一切教学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宿都是为了学生个性的全面发展。

华罗庚说过:“学习数学最好到数学家的纸篓里找材料,不要只看书本上的结论”。“合作交流学习”的教学方法,能将教材及教师的思维过程转化为学生的思维过程,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的思维再现出来。

总之,“学习中的合作与交流”作为一种教学方法只有充分地鼓励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每个学生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这样“合作与交流学习”才能体现出实效性。

作者简介:周良帜(1963.3-),男,汉族,重庆北碚区,专科,中小学一级教师,重庆市北碚区文星小学,从教三十多年数学教学工作。

猜你喜欢

合作学习思考小学数学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