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

2018-05-29潘文强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有效整合误区

潘文强

【摘 要】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单一枯燥的传统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已不能满足社会发展和学生学习的需求了,比起传统的教学模式,应用交互式电子白板等多媒体作为课堂教学辅助功能的现代化教育手段,不论从课堂教学过程,还是从课堂教学效率来看,都具有十分明显的优点。但一方面由于教师们对新的教学理念理解不够深入,另一方面对现代化教育技术的掌握不够熟练,往往不能使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为课堂教学更好地发挥应有的作用。结合传统教学具,巧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寻求二者的结合点,把传统教法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有效整合,取长补短,切实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传统教学具;,现代化教育技术;误区;,有效整合

实际教学中,总有那么一部分教师,凡事都是三天的热乎劲儿,体验了新鲜后便抛至脑后不闻不问。就拿课程改革来说,一提到小组合作,就只知道挪桌子抬板凳,一提到多媒体,便滥用乱用,该用时用,不该用时还要用,把传统的东西一下子全部扔光,最终往往以失败而告终。尤其是中学数学课堂教学,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固然很好,但这并不能说明传统的教學具就都一无是处。因此,作为一名中学数学教师,就要学会把传统教学法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有效整合,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教学效率。那究竟该如何做呢?笔者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谈以下几点:

一、充分认识传统教法优点,尽快走出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误区

实际教学中,我们通常这样对传统教学与现代化教育进行区分,即:使用黑板、粉笔、教材、自制教学具、教案等媒体,主要依靠教师简单的讲授和演示实验以及单一的问答等形式达成学习目标的课堂我们称之为传统教法,而把借助投影仪、电视、电脑、交互式电子白板等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把枯燥乏味,抽象难懂的知识通过图片、影相、动画等形式形象直观的呈现出来,让学生轻松容易的理解,消化和贯通,以合作,探究,启发等为学习方式为主的教学手段我们称之为现代化教育。二者最大的区别就是所使用的课堂教学辅助工具,前者主要是粉笔,黑板,教案,教材以及自制教学具,而后者则是集声音、图像、动画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多媒体设备。看上去,二者干脆没有可比性,甚至传统的课堂教学有时被很多人所遗弃,如今但凡是公开课,如果你不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再成功都将会被评得失败至极。事实真实如此吗?答案肯定是否定的。传统教法即便漏洞百出,但毕竟还是培养的大量的优秀人才,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纵使有千百个优点,如若使用不当,所带来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传统教法。因此,作为教师,我们既要充分认识传统教学具的优点,也要尽快走出现代化教育的误区,以便更好地驾驭课堂,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传统教法的优点

首先,有利于师生情感的交流。众所周知,课堂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的阵地,更是教学做人的阵地。传统教法,以教师的讲为主,教师幽默风趣的课堂教学语言,一个简单的动作,哪怕是一个眼神,都能传递一种情感,引起学生的注意。

其次,清晰的课堂教学思路让学生更容易接受和消化知识。一节课先干什么,再做什么,层次分明,加上老师工整的板书和认真细致的演示,直观明了,这是现代化教育不可取代的最大优点之一。

(二)现代化教育的误区

误区一:乱用滥用,费时费力。有位刚参加工作的老师,为了准备一节公开课,光制作课件就花了一个中午的时间,因为忙于准备课件,没有时间研读教材,结果最后还是讲的一塌糊涂。也许大家都深有体会,要制作一个能真正为课堂教学更好的服务的课件,确实不容易,既要美观还要实用,文字编辑,动画制作,音频剪辑等各种技术手段都要在制作课件的过程中发挥的淋漓尽致,稍有不慎,就会闹出笑话。所以,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的确不是件容易的事儿,如果每节课都用,那就得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比起传统备课付出的要多得多。

误区二:盲目使用,适得其反。实际教学中,往往有很多教师爱走极端,对于多媒体技术,要么干脆不用,要么用的有点讨厌。一堂课,从不考虑课的类型,幻灯片一做就是四五十张,四十分钟的课堂,怎么努力也播放不完,看着幻灯片,放一张给学生解释一张,完全不考虑学生是否理解,只是一味的解说,完全充当了解说员的角色,其课堂教学效率可想而知。

二、努力寻求传统教学法与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有效整合的新路径

(一)实际出发,适时使用

作为教师,什么样的课型适合什么样的教学手段要从学生及自身实际出发,适时使用。如教学《圆的面积》时,可以先出示圆的面积转化模型,让学生了解圆是如何变为长方形的原理,接着让学生动手,亲身经历转化的过程,当学生发现自己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把圆转化为一个十分规则的长方形时,再借助多媒体动画,让学生知道,只有把圆分成足够细小的扇形后才能拼接成一个规则的长方形,因为我们手工细分很难实现,但电脑可以帮我们完成,此时,学生就很容易理解了。

(二)把握时机,讲求实用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只有联系生活实际才能变得更加容易。如教学《比例的应用》时,学生很难理解同一时间同一地点,不同的物体其长度与影长成正比例的关系,往往有很多教师仅仅通过图片和动画演示来突破难点,但效果很不明显。笔者是这样做的,先让学生运用比例的有关知识尝试自己理解,接着运用多媒体课件,帮助学生理解,然后带领学生到户外实地测量,去计算校园旗杆或教学楼的实际高度,回头再次观看动画时,学生也就基本理解了。

(三)有的放矢,突出实效

近年来,由于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广泛应用,传统教法中的课堂练习,尤其是个别练习,已被满堂问所代替,练习题以媒体呈现比起传统的教师板书的确省了不少事,但教师往往急于得到答案,学生还没有算完,计算过程和答案已经展示在大屏幕上了,估计学生的懒散习惯就是这样慢慢培养起来的。课堂看起来气氛活跃,学习积极主动,但作业一交上来大失所望。传统的东西尽管枯燥而不华丽,但实用,现代化的东西看起来丰富多彩,但很不实用。因此,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有的放矢,突出实效。

猜你喜欢

有效整合误区
冬季洗澡的误区
2018年理财,要警惕这些误区
精巧务实的驾驭教与学,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
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整合初探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
冬病夏治走出误区才有效
看病常有四个误区
当前我们对军事体育认识的几个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