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实施应用分析

2018-05-29甘应雄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教学过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甘应雄

【摘 要】根据课改精神,以及近年来课程标准的变化,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在内容上丰富为数学抽象、逻辑推理、数学建模、直观想象、数学运算、数据分析等内容。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落实核心素养,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是实现素质教育的核心,更是实现教育目标的必经途径。

【关键词】核心素养;高中数学;教学过程

核心素养是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一个关键的理念,它对于高中数学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培养方向,教师的课堂教学有着指导性的作用。随着课改的的深入,对于学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必须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深入研究高中数学的课程标准,着力于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按照核心素养的要求落实教学活动。每个学科都有其特点,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便体现了高中数学要培养什么样学生的要求。

一、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及特点

(一)数学抽象

数学抽象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础部分,它是在数学学习的基础上,通过对数字和概念的理解,从而实现去除数字和概念的外衣,得到准确结果的过程,简单来说,它就是思考得出一个结果的抽象过程。在高中数学中,数学抽象的主要内容为数量、数量关系、图形、三角、运算等内容。通过对教材内容的学习,让学生掌握一些简单运算的计算公式,从而为解决复杂问题打下坚实的基础。高中数学阶段主要是衔接初中和大学数学教育,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就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复杂计算和运算公式的能力。数学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学习其他学科时,依然能够保证理性的思维,以及严谨的思考过程,为得出准确的计算结果做铺垫。

(二)逻辑推理

逻辑推理是指从一些事实和命题出发,依据逻辑规则推出一个命题的思维过程。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归纳、类比;一类是从一般到特殊的推理,推理形式主要有演绎。逻辑推理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以及灵活的解题思路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高中数学中,学生的逻辑推理逐渐呈现出更加实际的特点,即越来越贴近学生的生活,旨在通过高中数学的学习,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让学生能够更加理性的看待这个世界,能够以理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三)数学建模

数学建模是对现实问题进行数学抽象,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用数学知识与方法构建模型解决问题的过程。数学建模是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中的升华部分,通过数学建模能力的养成,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也可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它是在其他核心素养能力的基础上而发展出来的。数学建模能力的养成,有助于学生解决一些复杂的问题,尤其是一些概念性问题,运用数学建模可以将复杂的问题变为直观、形象的问题,从而为解决复杂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在教学活动中的落实

(一)创造情景式课堂

核心素养的出现,使数学教学活动不再枯燥,而是变得生动有趣。营造情景式课堂,有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积极投身于课堂活动中,并主动思考问题,从而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需要注意的是在创建情景式课堂时,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学生的素质问题,有的教师虽然出发点很好,教学设计也很合理,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素质,导致在课堂上开展教学活动时,因为无法获得学生的呼应,而无法完成课堂教学目标。这就体现了学生的素质作用,在创建情景课堂时,一定要根据学生的素质水平,制定针对性的情景,要让学生能够参与到情景中,而不是生搬硬套。2.情景的创建要和核心素养的要求一致,在创建情景课堂时,应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出发,以教材内容为基础,教学目标为方向,综合设计教学活动,要围绕核心素养开展教学活动,确保课堂教学活动能够完成核心素养的要求。3.课堂情景要和学生的生活相接近。比如在“角”的教学过程中,就可以举一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例子,比如凳子 、课桌等,还可以让学生举例子,从而达到了核心素养中直观想象、逻辑思维的目的。

(二)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

在课堂教学中,需要进行精心的设计,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中逻辑推理、数学分析、数学建模、数学运算等要求,去精心设计课堂中的提问,要根据学生的层次设计不同的问题,实现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转变,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自信心。此外在課堂教学活动中,要注意发挥学生的主导作用,教师要根据核心素养的要求,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思考、去分析、去计算、去推理,从而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目的。要想实现这一点,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提高课堂教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高中数学的课堂活动并非简单使数字和公式,而应该融入情感,以数学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立足于课堂教学活动,设置合理的问题,使学生通过参与课堂活动,对新的知识进行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从而实现核心素养的落实。

(三)引导为主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核心素养的落实,其实就是提高学生能力的过程,而要想提高学生的能力,就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变讲为教,以教促进引导,从而实现学生能力的增长。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有一个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契合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要求,才能够准确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才能够突出重点,有针对性的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具体来说,教师在授课时要以学生为主体,重视引导学生去思考,而思考的主体是学生,要让学生动起来,让他们成为课堂的主人,教材也好,为题也罢,都是为学生的学习而服务的。只有让学生主动参与进来了,学生才能够主动思考,才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三、结语

核心素养在高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落实,是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能力,教师教学能力的,而且核心素养的落实,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让数学学科的学习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导者。在高中数学的教学活动中,要想落实核心素养,也并非是简单的事情,他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投身于一线教学,以实践推动高中数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建楠.数学核心素养在问题互动教学中的培养[J].教学与管理,2016,9(1):33-36.

[2]刘友军.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培育之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6,10(20):74-75.

猜你喜欢

教学过程高中数学核心素养
欣赏教育在中学化学教学中的实施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