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之党性培养

2018-05-29倪颂文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党性新时代培养

倪颂文

【摘 要】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对党性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需要从学校、家庭、单位和党校教育这四方面入手加强党性的培养,重视党性的源头教育,重视党性培养的社会土壤。

【关键词】新时代;党性;培养

一、引言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新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党能领导一切,不仅因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立了新中国,更因为中国共产党自身的纯洁性和先进性,因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是为人民谋幸福,代表的是人民的利益。为了保证党的正确领导,十八大报告明确了“加强党内监督、民主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与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到的加强党内监督,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等内容相呼应,在中纪委十八届二次全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入地阐释了新一届党中央加强党内监督、反腐倡廉的战略布局,提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十九大亦提出要“强化自上而下的组织监督,改进自下而上的民主监督,发挥同级相互监督作用,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日常管理监督”。正如孟德斯鸠所言“一切有权力的人都容易滥用权力,要防止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利制约权力,”1,党的监督保障制度对保持党的优良作风,达成党内不敢腐、不能腐的目标非常重要,然要达成党员干部不想腐的目标,除了外在的监督制约之外,内在党性的培养至关重要。

二、新时代党性培养的内涵和重要意义

(一)新时代党性培养的基本内涵

党性,顾名思义即是一个政党的本质属性。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是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坚持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坚决服从党组织的决定和命令,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终身。这是中国共产党不同于其他政党的根本所在,每一个党员都应当具备这样的党性。政党的党性从根本上讲就是由党员个体的党性表现出来的。而每一位个体党员的党性,则表现为他们在社会实践中所体现出来的一些基本特性,如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权力观、利益观、地位观、事业观等等。2这些特征概括来说就是党员的立场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指出“党性说到底就是立场问题。”3

党性的培养从对象视角包括从中央及地方各级领导班子的集体党性培养,也包括领导者和广大党员的个体党性培养;从内容视角包括宏观层面的党性修养、中观层面的党性修养和微观层面的党性修养。在党的十九大宣告走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在继承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党性阐述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和中国共产党的未来使命,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了新时代党性需要从理论、政治、道德、紀律、作风这五个方面进行培养,具体要求为:一是学习党章,“真正把党章作为加强党性修养的根本标准。”4二是坚定的政治立场,强调“领导干部讲党性,最重要的就是要始终保持政治上的坚定性。”5三是培养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四是统一作风与党性修养。五是党性修养与自律性结合。六是文风与党性修养结合。七是强调实事求。八是指出党内生活的重要性。提出“党内生活是锻炼党性、提高思想教育的熔炉”。6同时习近平总书记还强调“领导干部加强修养、提升境界,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需要坚持不懈地持续努力。”7并要求党员干部树立六种意识,即信仰意识、公仆意识、自省意识、敬畏意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

(二)新时代提高党性修养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早在新世纪之初,他就指出了党性修养的重要性“坚强的党性,是成为高素质领导干部的首要条件。”8“不管是哪一级哪一岗位上的领导干部,都要自觉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9对新时代党性培养这一重大历史和现实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又提出了“党性是党员干部立身、立业、立言、立德的基石”10这一结论,并要求“培养干部,要抓住党性教育这个核心”11。新时代党中央对党性修养的高度重视其意义在于:

一是党性是党的立身之本。从历史来看,无论是新中国的成立,还是建国以来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中国共产党坚强的党性,有大批忠于党、忠于人民的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抛头颅,洒热血,奉献自己的青春,甚至是生命。刘少奇提出“共产党员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要不断地改造主观世界,加强党性修养。”12任弼时则提出“提高党性,培养党性,增强党性,决不是偶然的。”13

二是党性是我党团结的基础。一个政党的力量在于其党内是否团结一致。只有每个党员都具备坚强的党性理念,拥有共同的理想信念,才能在思想上高度统一,坚决按照党性要求去办事,该政党才能稳定和强大。

三是党性是党风的内在要求。党性决定着党风,党风是党性的外在表现。要建立共产党员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优良党风,必须要有纯洁的党性,崇高的理想信念,高尚的道德修养,优良的思想作风。

三、党性培养的路径

党性修养需要党员终身的学习和提升,除了自身努力外,外在的党性培养路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校教育

一个人的理想信念,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多在学校期间形成。而现在的学校教育以应试为主,分数是王道,忽略了思想观的培养。思想品德政治教育简单机械形式化,很难在学生心中对高尚的人物形成崇敬之心而心向往之。古有范仲淹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岳飞的“精忠报国”,近代鲁迅之弃医从文,周恩来之“为中华崛起而读书”等,都是何等的为国为民之情怀!然而学校应试的教育模式,使这些心灵上的触动还来不及孕育发芽就转化为了背诵记忆的答案。所以党性的培养要从学校教育开始,改变政治课空洞机械的理论说教,改变思想品德课形式主义的开会应付,真正从观念上重视党性教育的从小抓起,用生动活泼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到政治的相关情景模拟中来,发自内心地关心国家大事,对政治感兴趣,而不仅仅是关心哪个选项是对的,背诵的内容是否符合出题者的意愿。有些政治问题本应当是开放性的答案,让学生能够各抒己见,探讨对社会对国家的看法,而不是因为没有按标准答案回答而禁锢了学生的头脑。应试教育的标准答案让灵动的思维闭锁,让一个人对国家社会人民的理想热情也变成了一个老师给的出题者要的答案。不是发自内心的感动和信仰,又如何能在需要抵制诱惑时给予精神上的支持,人的追求如果本来就是个人的成功和快乐,又如何通过权力关,金钱关,美色关。理想信念的缺失,精神追求的错位,在学生年代逐渐形成,而在其日后人生道路上进一步发酵。因此,党性的培养不应局限于党员,应当从小从学校就开始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才能在入党时在正确三观的基础上,提升党性的修养。

(二)家庭教育

除了学校外,从小抓起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由于目前的中国社会还多是独生子女的家庭。独生子女集万般宠爱于一生,父母或希孩子成龙成凤,光宗耀祖;或望孩子健康快乐,一生平安;或期孩子衣食无忧,享受人生。重自己而輕他人,更少有家国天下的情怀教育。用针给儿子背上刺上“精忠报国”的岳飞之母可以说是很难再现,曾国藩、梁启超等家书中循循善诱子女如何“有志有识有恒”的父亲又有多少。那么,中国传统文化教育中修身齐家平天下的胸怀为什么没有很好地传承下来?家庭教育中为什么多是先要求学习好,学好则将来工作单位好,工作单位好则未来福利好,福利好则生活体面有保障这样的一个进阶路程呢?“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室,回也不改其乐”的颜回又到哪里去了呢?说到底,还是理想信念的缺失,而其缺失正是由于没有理想信念培养的土壤。家庭中甚少有,由家庭组成的社会中亦是甚少有。在这样贫瘠的思想土壤上又怎能期望产生坚定的共产主义党性修养。

(三)单位教育

如果说学校家庭教育能为这将来的党性教育打下良好的基础,则进入社会工作后除了自身党性修养的加强和提升以外,理想信念的教育在进入单位后就应当由单位负起这个责任。诚然,经济科技的发展使个性得到张扬,而单位的集体意识淡化,人与单位的联系也比以往松散。但只要个体存在于一个单位中,单位就应当有这个社会责任去关心他的思想,他的追求,而不仅仅是一个知识劳力和金钱的交换,在此基础上再去加强党员的党性教育。成人的教育更要注重人心,方式更要注重参与实践,而忌形式化的开会和过场。

(四)党校教育

党校教育的特殊性在于全国各级党校主要负责对领导干部的教育,一个政党的党性体现和良好作风离不开“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所以党校的教育对党性的培养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党校工作,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指出必须坚持党校姓党的根本原则,并深刻回答了事关党校事业长远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思想性和指导性。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就是坚持一切教学、科研、办学活动都坚持党性原则,遵循党的政治路线,坚持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从理想信念、宗旨意识、道德情操、纪律观念这四个方面来提升党性修养。而这四个方面关键在理想信念的建立,如果一个人有崇高的理想信念,那么后面几个方面自然就会形成。而理想信念的培养指的就是党员所信仰、所向往、所追求的奋斗目标,这就是党校教师在学员党性培养中的重点。首先党校教师本身必须有坚强的党性,才能以身作则,以情动人,潜移默化地感染党员。其次党校培养方式方法须灵活生动,不仅要用反面案例震撼人的心灵使其不敢为,更要用榜样典型的力量鼓舞人心使其心生向往。不仅仅是看看宣传片,讨论和现场教育,更要关心其学习成长中的心理路程和教育效果是否深入人心,并及时调整方法。

四、结语

党性培养是一个长期终身的过程,不会凭空升起坚强的党性,它起于入党前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范围延及整个社会的党性培养土壤。它既需要党员终身的学习与提升,也需要外部的培养和监督考核。这样,才能使中国共产党成为一个政治立场坚定,不忘初心,爱党爱国爱民的政党,才能带领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

注释:

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北京出版社2012年5月。

2.黄敏:《毕业生党员党性评估指标体系及运行机制构建》,《党建研究》总第557期。

3.习近平:《.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深入,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人民日报》,2014-01-15。

4.习近平:《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人民日报》,2012-11-20.

5.习近平:《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9:212-213.

6.习近平:《扎实开展第二批教育实践活动努力取得,人民群众满意的实效》[N].《人民日报》,2014-01-21.

7.习近平:《认真真学习老老实实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学习时报》,2008-05-26。

8.习近平:《领导干部要加强党性修养提高综合素质》[N].《人民日报》,2009-03-02.

9.习近平:《切实做好党的纯洁性各项工作》[N].《学习时报》,2012-03-05.

10.习近平:《坚持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的武器提高领导班子解决自身问题能力》[N].《人民日报》,2013-09-26.

11.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342.

12.刘少奇:《刘少奇选集(上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225.

13.任弼时:《任弼时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232.

猜你喜欢

党性新时代培养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忠诚干净担当是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