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高效课堂初探
2018-05-29金建勇
金建勇
摘 要:追求“高效课堂”,关注学生的发展已成为课改的热点问题。教师要厚积薄发,激情亢奋;学生要小组讨论,热烈发言。整个课堂热闹异常,起立发言一律个性鲜明不分对错,练习拓展总要无限延伸展示深度。这样的高效课堂模式使得“乱花渐欲迷人眼”,大家几乎忘记了自己是为什么出发。“淡极始知花更艳”,抛却花哨缭乱的形式,从容淡定地融入课堂、享受课堂,这才是教师所理解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高中语文;高效课堂;语文味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8)17-003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17.020
何为高效?学生学得有劲,教师教得舒心,师生互动不在乎次数、形式,而要注重心灵与智慧的碰撞。课堂环节要简单清晰,节奏张弛有度,尽最大可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他们每课有得。一节课一定要有学生静心思索的时间,不能所有问题都交于讨论。在我的课堂教学实践中,一般通过以下活动,调动学生积极走进文本,感悟生活,写作应用。
一、读一读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认为安排学生朗读至少要达到三个层次:1.读准字音,读懂字义。可以学生自读,圈画生字、生词,向教师提问;可以抽查个读,纠正错误,明确字义;可以学生齐读,强化记忆。2.读出节奏,带着感情。汉字抑扬顿挫,诗句结构固定,语句的停顿、轻重缓急,都能一定程度上展示文章所蕴含的情感。可以通过范读或播放录音调动学生朗读热情;可以让学生积极仿读,体会文本情感;还可以进行个体、小组、男女比赛朗读、合作朗读或分角色朗读。3.读出关键句或关键词,读出疑难问题。其实这是一个带着问题朗读的环节,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由安排。可以出声读,简单诗文多读成诵,复杂诗文关键句、关键词深刻心中;可以小声读或默读,圈点批注,勾画难以理解的句子,梳理疑难问题,为课堂独立思考、目标学习做铺垫。
二、想一想
“新课标”指出:“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独特体验,源于自主阅读与独立思考。可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很少有静心想一想的时间,很多教师抛出问题后不分难易,迫不及待地想要结果:“一分钟,看谁先回答出问题。”有的教师在学生思考的时间内自以为是地“点拨”个没完;更有甚者思考时间没到就认为学生不会,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或直接把问题交给小组讨论。这样做的结果是学生要么人云亦云,要么一知半解,要么囫囵吞枣,瞥一眼文本就各抒己见,热热闹闹得出一个似是而非的结论。让课堂静下来不是教学的松懈,恰恰体现了教学的力度。
比如,《左传·晋灵公不君》中有这样一段文字:“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辟矣,盛服将朝。尚早,坐而假寐。”其中“辟”的意思是“开”,很多学生参看注释后,觉得是文本有错误:哪有人一起来就打开卧室的门,难道是赵盾知道有人要暗杀他提前作秀?仔细研读,结合生活,认真思索,学生才可以领悟到这个字的妙绝之处:杀手鉏麑晨往实施暗杀行动,一定挑的是一般人还沉于梦乡的时候,可赵盾居然盛服将朝,可见这位忠臣是多么勤于政事,令人敬佩;从赵盾的角度看,起得太早了,穿好衣服坐着眯会儿,可以缓解疲劳,养精蓄锐,打开房门,随时准备出发,以国事为先;从旁观者的角度看,盛服而朝,不忘恭敬,赵盾表里如一,的确贤良。言简义丰,逐层深思,杀手鉏麑触槐之死不仅显得真实可信,更让人看清了“义”字所闪耀的人格光辉。
三、说一说
课堂的沟通包括文本、生生、师生,与文本沟通讲究咬文嚼字,生生沟通讲究互帮互学,师生沟通讲究目标明确。学生说一说,不是小组讨论一顿乱说,选出代表一人练说,而是自始至终做到有理有据有力,小组范围内练习表达,帮学、提高,进而做到人人独当一面。这个过程可以安排中心问题讨论,集思广益;也可以组内问答,筛选高质问题;还可正反辩论,多角度剖析文本。
比如,《诗经·氓》设计这样两个辩题:1.参看课文诗句,说说诗中的女性形象是否完美。2.参看课文诗句,联系生活说说婚变的责任主要在女方还是在男方。
学生们热情高涨,细致研读每一诗句,使出浑身解数以求立论有据,自圆其说。辩题一,认为形象完美的说:她可爱、温柔、体贴、痴情、贤惠、善良、能干、吃苦、刚烈、果决。认为形象不完美的说:她轻率、盲信、痴狂、忍气吞声、无所作为、一味妥协。辩题二,认为婚变责任在男方的说:他恋爱时甜言蜜语,求婚时急不可耐,结婚后二三其德,不负责任,暴力相向,无情无义。认为婚变责任在女方的说:恋爱时盲目,对对方脾气暴躁的缺点视而不见;答应结婚草率随意,结婚时礼数不周,缺少家人认可、祝福;结婚后当牛做马,一味付出,夫妻没有共同爱好;遇到家庭问题,看似果决实则逃避,自暴自弃。
学生在辩论中针锋相对,有论有据,无形中激发了对课文深度、广度的理解,最后再由教师点拨男权社会中女性的地位,就能充分感知诗经的现实主义批判风格。另外,潜移默化地塑正了青少年的爱情价值观,即爱要平等、独立、尊重、负责任。
四、写一写
写作是语文课教学更高层次的追求。文本教会学生多样的表达方式,静心思考建构学生深刻的思想基石,自由言论表达自我的个性神采,通过遣词造句,力求准确生动,就能完成一个小小的短文创作,这就是学生在一堂课中最显著的所得。对语言的锤炼就是对思想的锤炼。《记念刘和珍君》中鲁迅说,“三一八”惨案发生的时代是一个“似人非人”的世界,学生用自己的笔墨这样描摹:“这是一个行尸走肉般无声无息的阴界;这是一个豺狼虫豸般无情无义的物界;这更是一个黑白颠倒、扭曲畸形的恶世。沉默呵,沉默呵!不在沉默中爆發,就在沉默中灭亡!”
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不过是最常规最普通的语文教学元素,世殊时异,它的功效性依然强大。轰轰烈烈的课改运动中,与时俱进、各展风骚是追求;返璞归真、学以致用是原则。“淡极始知花更艳”,愿我们所有的高效课堂都上得有语文味、有精气神,淡然从容。
参考文献:
[1] 张金娣.中职语文课堂创新教学的思考[J].职业教育研究,2011(8).
[2] 樊蓉.关于新课标下中职语文课堂教学实用性的思考[J].课外语文,2015(10).
[3] 张倩.提升中职学生阅读能力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2.
[4] 梁惠燕.教学策略本质新探[J].教育导刊,2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