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反思与重构

2018-05-29曲文玮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审美素养教学体系美术教育

曲文玮

【摘 要】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的今天,如何对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构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作为一门艺术学科,对于学生人文意识和审美素养培养具有重要促进作用。基于此,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构,首要一点是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可以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促使教学体系更加多元化,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本文就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构展开分析,对以往的美术教学问题深入反思,提出改善措施予以完善。

【关键词】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构;审美素养

在我国以往的教育体系中,美术教育由于不是升学考试的学科之一,所以社会对其重视程度偏低,始终处于边缘化,未能充分发挥原有的作用。而在素质教育改革持续深化背景下,美术教育地位进一步提升,迅速得到了重视,并扩张起来。但是,纵观当前我国美术教育教学现状来看,其中仍然暴露出一系列问题,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美术教育发展,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所以,新时期应该对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重构,推动美术教育教学发展,为学生审美素养和人文意识提升起到更重要的作用。由此,加强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构,对于后续的美术教育教学开展意义深远。

一、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存在的不足

(一)美术教学体系过于单一、陈旧

我国美术教育尽管起步并不玩,但是受到历史因素影响,美术教育的发展存在断层。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教育制度还是教育体制均得到了不同程度上完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随之改变。时至今日,我国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逐渐形成了从高等教育逐渐项基础教育发展的阶段,具有同构性特点。尽管在这个阶段,由于社会认知的偏差导致美术教育发展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制约,但是总体方向上并无明显差异,并且形成了较为完善的体制内省性[1]。加之受到政府的强化,致使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逐渐僵化、单一,与时代发展需求相背离,不利于美术教育事业发展。

(二)体制不健全,排斥非官方艺术形式

我国的美术教学体系不健全,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过于故步自封,对于非官方艺术形式十分排斥,也正是因为这一原因,导致我国的美术教学工作未能得到有效开展,走入新的困境。与此同时,受到西方文化思潮的冲击,我国艺术家在艺术作品创作时,思想观念得到了极大的解放,也突破了一定传统观念束缚,艺术思维逐渐多元化。在很多城市开始大力举办艺术展览,在丰富我国人民群众文化生活,获得精神层次享受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现代艺术市场的发展[2]。也正是这一现状,导致我国体制内外艺术对立,尽管相互渗透,但是并不能从本质上改变两者对立关系,致使美术教育脱节,不利于美术教学体系完善和发展。

(三)功利性严重,制约学生个性化发展

由于我国长期以来施行的教育政策失误,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展中过分注重升学率,以提升学生的学习成绩为主要目标,忽视学生个性的发展,这种教育模式功利性十分严重,失去了美术教育本质意义。此外,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功能和定位偏差,致使我国的美术教学体系愈加僵化,不利于美术教育事业的健康持续发展。社会上还有很多美术速成班的开办,致使学生原有的天赋被忽略,过分的追求流水线人才的创造,在无形中加剧了我国美术教育的畸形化发展[3]。

二、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的重构有效措施

面对当前我国美术教育教学体系所处的尴尬现状和困境,为了可以促使美术教育健康持续发展,打破原有的僵化局面,构建多元化教学体系,首要一点是解决当前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往工作进行深层次反思,关怀现实,建立完善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

(一)重构美术教育教学的传统认知

为了建立完善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应该转变传统美术教育教学的认知,重塑历史,追根溯源,挖掘美术教育的本质,实现美术教育的全方位解读。美术教育的发展历史较为久远,在原始时期就已经存在,直到今天,美术教育中包含的的内容愈加多样,逐渐成为社会文化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所以,在美术教育教学中,应该正视美术教育的多样化特点,明确为广泛性的目标,摒弃以往的美术教学理念局限性,立足于实际情况,以求构建一个内涵丰富的美术教育教学体系[4]。此外,在回顾美术发展历史时,通过对美术历史的追溯,有助于重构传统美术教育,正视其中存在的问题,尽可能改善其中的问题,提升美术教育教学的地位,形成更加多样化的美术教学途径,为美术教育教学体系重构打下坚实的基础和保障。

(二)加强美术教育实践创新

加强美术教育创新,需要立足于实际情况,为美术教育教学体系建立奠定基础。加强美术教育教学创新,包括美术实践活动的创新和教学实践行为的创新。在当前社会生产生活中,人们的文化需求不断提升,艺术实现手段和形式逐渐多样化。纵观我国美术教育发展历程来看,相较于西方美术教育而言存在明显差异,西方美术教育主要是强调学生个性表达和创造意识培養。基于此,我国美术教育发展中,应该注重观念上的创新和转变,顺应时代发展需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融入到社会文化活动中,促使美术教育和社会实际需求对接在一起,为新时期美术教育教学发展指明更高层次的方向。所以,应该摒弃当前美术教育教学中的理念,进一步丰富美术教育教学内容,将艺术史理论和传统绘画分析整合在一起,结合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提出有效对策,促使学生能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良好的艺术素养和创新意识。

三、结论

综上所述,为了改善我国传统美术教育教学体系中的缺陷和不足,新时期应该对美术教育教学体系进一步重构,转变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提出个性化培养,推动美术教育教学发展,对于学生审美素养和文人意识提升具有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涂湘东.美术教师培养与基础美术教育现状矛盾之分析[J].美术大观,2017(01):152-153.

[2]梅德顺. 引进与融合马来西亚华裔高等美术教育发展比较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6.

[3]王彪.论美术兴趣小组在中小学美术教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教育学刊,2015(S1):199-200.

[4]杨勇.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激发学生创新能力的教学策略[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3(04):208.

猜你喜欢

审美素养教学体系美术教育
论动画片的审美因素及对幼儿审美素养提升的价值
中小学剪纸教学“三步曲”
基于CDIO模式的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
虚实结合和科教融合的计算机实验教学体系
数字媒体技术课程体系及实践教学环节设计
浅谈小学生的美术教育
基于视觉识别时代的学校美术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