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与思考探讨

2018-05-29马力

成长·读写月刊 2018年4期
关键词:女大学生调查

马力

【摘 要】随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女性意识的觉醒已经成为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尽管当前社会中一直倡导和推动男女平等场面的形成,但是限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女性仍然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女大学生是女性群体的重要构成部分,本文通过对当代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窥探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现状,进而分析女大学生维权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进一步提出加强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建议。

【关键词】女大学生;维权意识;调查

一、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现状

第一,从整体情况上看,女大学生个体维权以及机体维权活动正在不断增加,维权意识也在不断的觉醒。当前,在高校的教学中,增加了关于提升女大学生性别平等意识的课程。但是大部分的女大学生并不是十分清楚自己享有的具体权益,当自己的利益受到侵害时,不能够大胆的使用法律武器来解决自己的问题。

第二, 很多女大学生在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时,她们不愿意诉诸法律,依靠法律途径来解决问题。她们一些人迫于各方面的压力,或者感觉到麻烦,或者顾及名声不愿意声张,因此最终对侵害方妥协,使女大学生维权成为空谈。举例来说,在进行求职的过程中,当面对“跟谁同居在一起”等隐私问题时,很多女大学生并没有将其选为“有权不回答”。这说明女大学生为了工作而委曲求全,对于自己的合法权益,没有很强的维护意识。

第三, 当前,在高校中,关于女大学生维权内容、社团以及相关的活动均十分少,学生党支部等组织尽管也组织女大学生维权有关的活动,但是其所反映的问题几乎全是和女大学生学习、生活、情感等相关的问题,没有充分的发挥维权职能等方面的作用。

第四, 随着女大学生维权问题的不断突出,女大学生维权中关于性别歧视的问题成为当前的焦点问题。在进行调查的过程中,有超过40%的女大学生有因为性别求职被拒的经历。当前虽然社会中一直在呼吁和强调男女平等,但是在实际职场中,很多企业对于这一倡导置若罔闻,依然在招聘中打出“只限男性”等字样,或者在就业协议中对女性提出十分严苛的要求,例如“三年内不准结婚、生育”等,这对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增强十分不利。

二、女大学生维权意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 客观方面

传统社会的观念依然根深蒂固,例如“男主外,女主内”,“男尊女卑”等观念依然存在很大的市场,这一观念使得很多男女两性行为的差异和对立,进而使社会对女性的角色选择和价值认同存在一定的偏差。另外,有关的法律宣传的力度不够,很多执法部门有章不循,有法不依,因此导致一部分女大学生的维权意识不强;相应的法律保障机制不是十分健全,不能很好的保障女性维护自己的各项权利。

(二) 主观方面

一些女大学生的法律素质不是十分高,法律意识不是十分强,法制观念十分薄弱,不能自觉的在法律面前进行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不能很好的拿起法律武器解决自己遇到的问题。还有一些女大学生性别意识相对比较薄弱,因此对待社会中的一些性别歧视现象一直报以消极的态度。部分女大学生自身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弱势比较严重,因此对于社会各方面的束缚不能很好的挣脱。一些女大学生对于维权方面的自觉性和自主性比较差,对于维权的现实性和重要性没有足够的认识;女大学生基本上不参与有关的妇女法律宣传活动,对于国家有关女性维权方面的法律没有充分的认识和理解。

三、关于增强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建议

(一) 营造依法维权的法治环境

将女性维权工作法制化是促进女性利用法律維护自己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女性维权的社会化进程只有在有序的法治环境下才可以很好的形成。首先,要抓好源头立法。各级人大以及政府部门需要将性别平等纳入有关的政策法规中,认真的了解女性群体真正面临的不公正待遇以及受侵害事实,然后制定有关的法律政策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其次,要严格司法。充分的发挥司法和政府部门依法行政、严格司法,不断的推动社会组织根据法律办事,真正使各项司法保障可以维护女性群体的权益。再次,发挥法律监督的作用,充分的发挥政协、妇女组织等对法律维权的监督作用,对于一些执法不公、执法不严、侵害女性权益的违法时间,追其责任人的法律责任,坚决捍卫法律的公正性和权威性。最后,深入普法。加强女大学生维权意识,进一步强化普法活动,使广大的女大学生可以知法、懂法、守法、用法。

(二) 政府承担女性维权的重要职责

政府需要通过行政立法的方式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进而进行公共服务性政府的实现。根据时代的变换,制定有关的妇女发展计划,而且需要制定详细的保障落实举措,全方位的保障妇女的合法权益;政府部门需要对侵害女大学生权益的行为进行行政处罚,使用司法手段,解决危害女性合法权益的重大问题;不断的提高有关部门解决女性维权事件的能力,不断的构建相关的绩效评估机制,提升其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三) 加强高校女性维权能力建设

高校需要不断的加强女大学生维权教育,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维权宣传教育活动,促使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进一步增强。高校有关组织需要不断的强化自身能力建设,改变传统、单一的工作方式,有关管理人员要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当代女大学生的思想脉络以及维权方面的热点、难点,进而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高校要不断展开深入的调查研究,分析女大学生维权中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新特征,进而探讨有关的解决措施,进而实现女性维权工作创新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莹,王金玉.女大学生就业与维权意识调查[J].甘肃理论学刊,2005(8):41-41.

[2]汪琦.关于女大学生维权意识的调查与思考[J].山东女子学院学报,2016(1):35-39.

[3]李小琼.新形势下女大学生维权现状及路径分析[J].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1,24(11):33-34.

猜你喜欢

女大学生调查
六字诀健身气功锻炼对女大学生焦虑心理的影响实验研究
我国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探究
高职学生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调查研究
天台县城区有毒观赏植物资源调查初报
营口市典型区土壤现状调查与污染土壤的修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