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顺学而教:建构“三生”语文课堂

2018-05-29胡怀珠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18年4期
关键词:生活语文三生

胡怀珠

[摘 要]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技术与方法,没有“用课文教”,也没有“教语文”,导致学生的核心素养没有得到应有的提高。因此,我们应构建“生活”“生态”“生本”的“三生”的语文课堂。“三生”的语文课堂是顺学而教的课堂,是顺应学生、学情和学法的课堂,它还原语文的学科本质,能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顺学而教;生活语文;生态语文;生本语文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0-0015-03

随着课改的深入,我们越发体会到儿童位置的重要性。因此,我们要最大限度地把课堂还给儿童,建构一种对话、合作与探究的课程文化。长期以来,我们较多地关注了课堂教学的技术与方法,教学目标定位在教会学生掌握课文内容上,没有真正从“教课文”转变到“用课文教”、从“教课文”转变到“教语文”上来。特级教师薛法根老师曾说过:“教师教得扎实,不如学生学得充分。”如何顺学而教,还原语文的学科本质,促进学生的成长将是语文教学必须守望的价值和坚守的方向。“顺学而教”是顺应学生、学情和学法而展开教学。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老师在《我的教育心》一书中说:“学科教学也是有生命的,要充满人性,顺其自然,要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语文课堂应该是“生活的”“生态的”“生本的”。我们应努力建构这样一种“三生”的语文课堂。

一、顺应学法:生活语文,返璞归真

语文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我们的课程理念应该是让学生能用语文的眼光看待世界。我们常说的生活语文化,不应该只是让学生走上街头卖份报纸,或是去蛋糕店体验一次生活,也应该包括对生活的热爱,关心身边世界的变化和对日新月异环境的思考等。在这样的语文实践过程中,学生不仅仅收获了语文能力,也增强了自主、合作的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就语文教学而言,这是工具性和人文性高度统一的体现。不管是语文教学生活化,还是学生生活语文化,都强调和揭示了学生生活与语文教学的密切联系。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教育必须是生活的。一切教育必须通过生活才有效。”因此,我们带着语文走进学生的生活,架起语用的桥梁,让他们在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地还原语文的本色,让语文教学充满活力和希望。

课堂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也是我们实施生活化教学的起点。因此,在设计学习方式时,要努力将语文教学融进学生的生活,或是开发学生生活中的语文学习资源,使语文教学从生活中来,又回到生活中去。这样,让学生在这“一来一回”中学习语文,体验生活,提升素养,在充满童趣的学习中健康成长。

(一)创设情境,体验语用

语文教材中的不少文本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有些文章内容是学生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有些是学生生活中有过的切身体会。但是,因为学生没有留意生活,往往会“视而不见”,或者从没有认真思考过。怎样通过教学让学生真正走进生活,留心观察,从而认识和理解这些曾经“熟视无睹”的生活常识呢?学生走進生活的过程就是学习语文的过程。一位著名的教育家说:儿童的思维是通过形象、色彩、声音和感觉来实现的。在语文课堂中,带着学生走进生活,观察、体验和思考生活的过程,就是返璞归真,引领学生学习语文的过程。

例如,苏教版教材中的《苹果里的五角星》一文,说的是换一种方式切苹果所见到的情景。学生都吃过苹果,也切过苹果,但见到苹果里的五角星的却不多。为了让他们体会“拦腰切”的意思,进而理解“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式”的含义,我让学生动手试一试,看看怎样才能发现苹果里的五角星。这样,结合生活体验来学习课文,学生就能学得得心应手了。学习课文以后,我进一步指导学生做个生活中的有心人,在做其他事的时候也可以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将创造力运用到生活的方方面面。这样的教学,既增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强化了语言文字训练,又发展了他们的思维能力,增强他们对生活感受能力。

(二)语文生活,俯拾即是

其实,学生的生活实际本身就是学习语文的大课堂。因此,走出教室我们也可以学习语文。正因为如此,我将学生生活也称为“语文生活”。在这样的“语文课堂”里,没有了讲读、串问、抄写,留下的是鲜活、自主、创造。回顾传统语文课堂中的营养不良,学生的各种能力难以发展,他们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得不到应有的关注。从大语文观的视角来看,生活处处都是学习语文的课堂。“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我们应该让学生到生活中汲取营养,兴开放式的学习之风。如,班委竞选和就职演讲以及班级的其他各种活动,都可以让学生自主参与。联欢会上,通过征集节目串词、竞选主持人等,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学习与学生生活本就是相互融合的。课文《哲学家的最后一课》《孔子游春》中的哲学家、孔子也为我们做出了示范:带着学生回归生活,把大自然变成课堂,在其中学习,其乐无穷。生活给语文教学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语文教学也只有扎根于生活这片土地才能发芽、开花、结果。

二、顺应学情:生态语文,绿色环保

意大利电影《美丽人生》的最后一个情节曾深深打动了我,因为影片中那位身陷绝境的父亲在告别世界之前献给孩子的礼物是他最后向孩子扮出的那张滑稽的鬼脸。正是这张脸透出了人情、人道和人性。这让我想到,教育应该有些浪漫的气息,让学生更多地接触大自然。教育应是充满趣味的活动,充满儿童情趣,更多地满足儿童的精神需求,更符合人情、人道和人性。这样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生态的。这种生态应是自然的、绿色的,是有生命的。它体现出来的亲和、自然、融洽,将渗透到课堂的每一个环节,渗透到师生的心里,渗透到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就是由内而外地为学生创造一种轻松自在的学习环境。它从生态教育观念出发,对内铸就自主独立的学习精神,注重学生语文学习的自我感悟;对外打造轻松自由的学习环境,注重教师教学观念的更新。这样,使我们的教与学具有生态意识,顺应学习主体的自然成长的规律,充满着人性的光辉。

(一)生态语文课堂是亲和的

生态和谐的语文课堂应该是亲切温馨的,师生之间是民主、平等的,正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在这样的课堂上,师生更容易实现情感的共鸣、心灵的相通。

首先,爱心语文才是亲和的课堂。生态语文课堂是有爱心滋润的,这样的课堂有宽容、尊重和亲和力。我们常常听到特级教师在课堂上富有亲和力的评价语,感动了学生,激起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如,“你真会倾听,小小细节都听出来了!”“听了你的朗读,我也仿佛来到了这里。”“你真会思考。这个问题我还没有想过,能谈谈你的见解吗?”这些鲜活生动的评价语饱含着教师对学生的一份真挚的爱心。其次,童心语文是最常态的课堂。语文姓“语”,小语姓“小”。因此,小学语文的课堂应有儿童立场,语文教师只有走进童心的世界,才能教出儿童味的语文课。儿童味是充满好奇的、充满想象的,也是充满诗性的。儿童味的语文课堂是孩子们最自然状态的学习环境,因此更能营造出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顺应了他们学习的最近发展区,他们的收获自然更为丰富。第三,生态语文应是师生情感共鸣的课堂。每一篇课文都表达作者一定的情感。语文新课标也多次提到阅读课堂要实现文本、教者和学生的情感共鸣。因此,一名優秀的语文教师总会想着怎样利用教材,创设情境,以情动情,引发学生与文本、作者之间的情感共鸣。所以,教者对文本的解读深度、广度往往也影响语文课堂的生态和谐。

(二)生态语文课堂是绿色的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是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能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那我们的语文课堂就应该是绿色的,充满生命力的。有生命的语文课堂使学生的学习“言意兼得”。这里的“意”指的是文字所表达出来的情感和内涵,是文本的血肉。“得意”则是指披文入情、入境,通过文字来领悟和感受藏在其中的情感和内涵。“言”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指外在的语言形式,另一个是内在的语言素材。“得意”之后不能“忘言”,“言意兼得”是生态语文教学追求的方向。它是一个合乎言语习得规律的全阅读。

生态语文的绿色生命还体现在促进学生的语言发展和精神建构上。它既不因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而肢解课文,进行枯燥的训练,也不因体悟人文情感而虚化了言语训练。语言发展和精神建构的有机结合,同构同生,为学生的精神发展打下底子。因此,生态语文也是顺学而教的需要。这里的“学”是“学情”,就是要了解学生的学习起点,明晰学生学习的难点(盲点)以及学习的可发展点。例如,教学《石榴》一课时,无论是生字词教学还是阅读能力的培养都得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认真细致的了解。特别是“小喇叭”一处的教学设计——借助图片对比,就是立足于学生的可发展点。因为,认知水平决定他们只能感受到石榴花和小喇叭的形似,而对两者间的神似(用小喇叭吹奏起来的热闹感觉来体现石榴花的旺盛)学生难以体会。于是,教学时教师借助“火红”一词,相机出示图片和诗句,如,杜牧的“似火山榴映小山”,张弘范的“游蜂错认枝头火”,皮日休的“火齐满枝烧夜月”,带领着学生步步深入,使他们获得愉快而深刻的阅读体验。在这样的生态课堂里,静悄悄地发生了学习上的变化,学生将文本的内容融进了内心深处。

三、顺应学生:生本语文,成长使然

有位学者说:“理想的课堂意味着师生关系的平等与和谐,意味着充满民主精神的‘对话。曾有人非常形象地描述过课堂教学模式经历的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填鸭式,第二阶段是‘诱导式,第三阶段是‘共享式……教师不应该是课堂的主宰,不应该是灌输知识的人,也不应该是约束孩子行为的人,但在这场‘对话与‘共享中教师又有着‘精神指导和‘人格引领的作用。”周一贯老师也曾经说过:“我们的课堂教学不能矫枉过正。课堂应该是一个多元存在的生态环境,这里面包含了生本、师本、文本。这些对于教学而言,对于学生而言都很重要。而这三种‘本并不能在课堂教学中平分秋色,更不可同日而语。‘师本的‘本是指教师的本质,而不是教育的本质;‘文本的‘本是指教材的本质,也不是教学的根本。而只有‘生本才是课堂教学的本质。‘师本和‘文本均在课堂教学中存在和展现,但只是为了‘生本服务。三者的关系应该是这样的:立足‘师本,用好‘文本,服务‘生本。”这是对生本课堂最好的诠释。

(一)生本从自主探究开始

什么是生本?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过程才是生本的。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常言道:“学贵有疑。”学问学问,要有学又有问,才有新的收获。生本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教师不是一言堂的权威,而是平等中的首席;学生也不再是被动的学习者,而是学习的主人。正如鸡蛋,从外打破只能是一盘食物,而从内打破才是有生命的。只有在不断自主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才会发出成长的拔节声。

例如,教学《大自然的文字》一课时,学生质疑:大自然的文字有哪些?交流后教师板书:“北极星、砧状云、石灰石、花岗岩……”教师说:“用你们喜欢的方式去读课文,找出几种云的特点,捕捉每一个独特的信息,画一画、写一写,完成下面这个表格。”(出示表格)

学生从文中找到相关的信息并填写在表格中。

“书忌耳传”“学贵自悟”。上面这个课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实现了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在对话过程中,学生是主动的参与者,教师是主持人和引导者;在对话过程中,学生走进了作者的心里、情感世界。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他们的自主探究插上了翅膀,充满了活力,让收获变得更有生命力。正如一位特级教师说的:评判一节优秀的语文课,不应看他用了什么教学模式,而是看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现了多少的自主探究的精神。

(二)生本因生成而美丽

每一位一线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有时精心备课,在预设好的课堂上,突然生成的问题会成为始料未及的教学难点。这样的“意外”自然不能置之不理,更不能呵斥学生。老话说:“没有障碍哪见光芒?”如果处理得好,不但可以妙手回春,而且演绎出更多的精彩。

我曾经看过王崧舟老师一篇博客,具体描述他的一堂课。他曾在太原执教《二泉映月》一课。课上,有个孩子问道:为什么阿炳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呢?王老师备课时未曾想到这个问题,但课堂生成又不能不做出反应。这时,王老师缓缓道来:“你能联系阿炳的遭遇想一想为什么吗?”学生应答说:“哦,阿炳此时身边已经没有别的亲人了,只好把这情怀倾诉给茫茫月夜。”王老师并没有就此收笔,而是紧追一步:“如果联系阿炳的童年生活,你是不是能有不同的见解?”又有学生答道:“童年的阿炳是在月夜跟着师父一起去二泉边听泉声的。此时此刻,身边的景未变,可是师父已经不在了。面对月夜,他这是在向师父倾吐心声啊。”王老师再次挖掘:“是啊,忆往昔,看眼前,有几多感慨。面向未来,阿炳似乎还有什么感受吧?”学生说:“阿炳对未来、对生活、对光明都充满了无限的向往。月亮是光明的象征。阿炳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月夜,正表达了他对光明的向往和追求。”学生的回答博得一片喝彩。这样生动而精彩的生成也是王老师始料未及的。

我想能把完全没有预设到的“生成”处理得如此精妙,正是王崧舟老师尊重学生的生命个体独特理解的结果。

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从“语文教学”到“语文教育”,就是“多情却被无情恼”到“道时无情却有情”的境界。让我们真正从应试的语文训练中走出来,迈向“三生”的语文课堂,还语文教育一个明媚的春天吧!

[ 参 考 文 献 ]

[1] 周德藩.走近陶行知:教师读本(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何丹.陶行知的教育思想[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3] 李镇西.我的教育心[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4] 汪天玉.顺学而教让学习真正有效[J].小学教学设计,2015(32).

[5] 索丽娜.生本语文课堂的独特魅力[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5(5).

(责编 韦 雄)

猜你喜欢

生活语文三生
培智语文课堂生活化教学探析
试论马克思的生态生活思想
打造生态课堂践行生活语文?
培智学校语文校本课程改革的生活化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