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家校携手共引童书路

2018-05-29刘天芬方康美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18年2期
关键词:课内外阅读激趣习惯

刘天芬 方康美

【摘 要】 新课程实施以来,阅读积累优秀的文章成了大家的共识。孩子在校的时间有限,阅读时间仅限课堂教学,每期二十多篇的课文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很难真正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现在的教育中,阅读占据着重要地位,课内外阅读的落实需要教师和家长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家校携手,共同引导孩子爱上阅读尤为重要。

【关键词】 课内外阅读;激趣;习惯

由于我校的学生来自农村,父母大多在外打工,孩子多由爷爷、奶奶照管。爷爷、奶奶只管孩子吃穿,对孩子读不读书过问甚少,即使过问,也力不从心;有的是农村“拆迁户”,经济条件得到改善,但“望子成龙”的心情太迫切,对子女读课外书认为是“闲书”横加指责,要求子女“专心读好教科书”,学生的书包里大多是《黄冈密卷》《优秀作文》……加之教育考核机制中的“教学质量”比重过大,教师只要求孩子能听写、背诵教材中的精彩的词语或段落……有的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强调老师对学生的引导,在阅读教学中总是老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学生答不出,干脆教师自问自答,把书上的课文进行烦琐的分析。这样的阅读教学局限了学生的思维,阻碍了学生的发展,连老师自己都感觉黔驴技穷、毫无生气。因此,家校联动,形成合力,时时引导、鼓励孩子多读书,培养兴趣,让孩子们情不自禁的爱上阅读。

一、课内得法,课外用法

定期将家长请进课堂,聆听教师的语文阅读教学课,从教师的教学中掌握指导孩子语文阅读的方法:在讀书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懂的词句或感觉写得好的段落,这时,要引导和鼓励孩子动笔圈点、勾画、批注、写读后感,哪怕只是片言只语,也可以加深孩子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其次,要熟记精彩章节和佳句,背诵一些名句名篇;另外,要鼓励孩子将所看的内容讲给别人听,适时把精彩的句子用于作文、日记中。

二、参与阅读,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我有个朋友,孩子的语文成绩非常优秀。写作、朗读、讲故事等都非常出色。究其原因,他们一家三口都爱阅读。当别的家长沉迷于麻将、斗地主、逛商场时,我的朋友——孩子的父母正在书房里看书、练书法、绘画;孩子也不出去疯跑、玩电脑打游戏了,而是安安静静地坐在书房里读书。

首先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选择合适的读物,一定要把好“选择好书”这一关,让孩子明白“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高尚的人谈话”这个道理。选好了书,孩子读书时,家长应花些心思,巧妙地进入一种参与的角色,关注孩子的读书情况,做一个谦虚的倾听者,及时给予表扬与肯定。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可见周围环境、身边的人对孩子的影响之深。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家长、教师首先要起表率作用,也要读书。若家长、教师不读书,强求孩子爱读书,从何而谈呢?因此,家长、教师要坚持在闲暇时间手捧书报读读、看看,那么孩子肯定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或把一天中一定时间定为全家人的读书时间,让其逐渐养成自觉读书、阅读的习惯。

三、多彩阅读,激发阅读兴趣

1. 召开家长课外阅读指导方法培训会,帮助家长掌握正确的培养孩子阅读习惯的理论知识。家长如何指导孩子进行课外阅读;如何充分利用课外书籍对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指导;如何购买有益于孩子身心健康的课外阅读物等;如何为孩子课外阅读情况给予正确的评价等问题作专题讲座。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过程中,教师和家长要发挥积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用自身的好行为、好习惯去影响少年儿童,让孩子们主动参与,积极地相互配合,使教育力量一致,形成合力。

2. 重视课外阅读,建立课外阅读督促机制。

(1)建立课外阅读小组,推荐学生阅读适宜的书籍。要求学生将每天或每周的课外阅读情况记录下来,填入“小学生课外阅读记录卡片”。家长将在孩子课外阅读记录卡上做出评价,教师也要定(下转17页)(上接15页)期给予评价,为激发孩子创造良好条件。

(2)加强班级图书角的建立。发动学生家长、学生将自己的课外书带到班级中,设立班级“书屋”,建立规范、便捷的班级“书屋”借阅制度,并定期进行图书更换。这样资源共享,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

3. 开展语文阅读实践专题活动,搭建学生展示的平台。开展“经典诵读”“讲故事”等语文实践活动。利用生动有趣的故事、寓言、声情并茂的朗读、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的榜样激励作用,激发学生读书的需求。不定期地开展读书指导活动或交流汇报活动等,积极创设良好的读书氛围。这些活动邀请家长轮流参与,必要时教师、家长、孩子同台竞技,相互切磋,浓厚的读书氛围在这些活动中呈现。

(1)创设情境,让学生想读。在读书过程中,可以穿插一些表演、朗读、绘画、歌唱,或者利用多媒体的音、形、色、态等优势来营造活泼愉悦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如果能够带领学生进入到情境中并与学生一起朗读、表演,共同分享成功的快乐,更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角色扮演,使学生爱读。喜爱表演是孩子的天性。针对这一特点,我在创设情境、感情朗读的过程中相机诱导,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让学生进入课文描述的情境之中,通过角色的转换,从而与文中的人物想在一起,会深刻地感受语言的蕴涵,理解语言的意义。这样,语言文字在学生面前就不再是枯燥的语言符号,而是具体丰富的语言形象,让孩子们能从语言文字中看到迷人的景色,听到美妙的声响,一幅幅生动的画面就会展现在孩子面前,孩子会越读越爱读。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家长、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学生习惯于模仿家长、老师的态度和方法,家长、教师应该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成长。家、校携起手来,让浓浓的书香飘溢在我们的校园和家园,让阅读伴随孩子精彩的人生!

【参考文献】

[1] 郭秀琴,李贤. 家校携手 共促成长[J]. 河北教育(德育版),2017(11).

[2] 顾美存. 家校携手引导孩子健康成长[J]. 文学教育(中),2017(10).

[3] 王英. 家校携手,共育学生未来[J]. 时代青年(视点),2017(5).

猜你喜欢

课内外阅读激趣习惯
习惯
上课好习惯
好习惯
浅谈农村小学课内外结合促进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激趣 导思 引探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小学语文课内外阅读的衔接
书海无涯“读”作舟
增进健康的8个好习惯(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