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行为特征的老年家具设计研究

2018-05-29罗德宇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8年12期
关键词:家具老年人特征

罗德宇

(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温州325035)

据统计,国内60 岁及以上的老年人约1.3 亿,占总人数10%左右,这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步入“老龄化时代”。但与人口老龄化速度相比,老年家具设计的发展远远滞后于老年家具市场的需求。为此,家具设计人员应密切关注老年家具市场动态,结合老年人生理、心理与行为特征,打造适老型家具,以满足这一特殊市场的需求。

一、老年人的生理、心理、行为特征及需求解析

老化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体器官与组织机能不断衰退,对内外环境适应能力逐步减弱的特殊状态。一旦进入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均会产生显著变化,并产生有别于其他年龄群体的行为特征。

(一)老年人生理变化及需求分析

人体九大系统中,与家具产品设计相关的主要涉及神经与运动系统,其他系统仅为辅助之用。

1.神经系统

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将出现记忆衰退、反应迟钝、平衡能力下降等问题,还有些老人会出现视力与听力下降、嗅觉与味觉迟钝、前庭觉功能衰退等情况,极易引发摔倒。针对老年人神经系统、感知机能的衰退,家具设计中应着重考虑扶手等部位的色彩选择,尽可能选用与背景颜色对比较强的色彩,抑或通过感官代偿,确保老年人清晰辨别和使用;注重打造平面敞开式平台,以便日常物品的放置,使其能够在短时间内迅速找到所需物品,依循易用性等基本原则,配置量宜少,造型简洁大方。

2.运动系统

骨质酥松乃老年人多发病,极易导致其出现多发性骨折,在使用家具时无法长时间站立、频繁弯腰或蹲下,加上肌肉机能的衰退,老年人缺乏持续体力,例如厨房操作中无法频繁重复相同的动作。为此,在家具设计中应注重家具高度的适宜性与便于开启方式,还应对家具进行圆角、包边处理,避免老年人发生危险。

(二)老年人心理变化及需求分析

老年人心理变化起因来自生理变化、家庭地位与社会角色的转变,因此,家具设计应充分了解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如此方可实现人性化设计。针对老年人的心理变化,家具设计应从如下方面加以考量。

1.提高安全感与适应性

由于生理机能衰退,导致老人对居住环境中的不安全因素更为敏感,适应力降低,畏惧生病,不愿出门。因此,在老年家具设计中应注重引入无障碍设计理念,重点考量稳定性设计,防止家具倾倒,避免意外发生。同时,家具摆放应依循均衡、对称的方式进行,最好沿墙布设,以便提升老人的安全感与适应性。

2.增强归属感与自信心

退休生活使老年人社会角色与地位产生巨大转变,加上衰老感,导致失落与自卑进一步加剧。为了增强老年人的归属感、使之重新融入社会群体,在老年家具设计中应注重打造社交活动区域,鼓励老年人追求自身价值,重塑自信心。

(三)老年人行为特征与需求分析

上文可知,老年人生理与心理变化会对老年人的行为产生极大的影响,主要体现如下方面:

1.行动迟缓,取放困难

老年人关节活动能力弱化、肌肉力量衰退使得老年人身高明显降低,其步态与站姿改变,无论是躺卧、坐立,还是蹲曲,各姿势转换都可能成为困难,因此在家具设计中应考虑到衣柜、橱柜等避免过高,使得老年人难以取放物品。当然,高度过低也会导致老年人弯腰蹲下困难,若柜子过大过深、光线不足也会影响行动障碍迟缓的老年人顺利取放。

2.感知障碍,交流不畅

老年人感知障碍主要体现在视、听受阻。老年人的行为主要依赖信息获取与交流,而视觉能力的衰退导致老人获取有用或警示信息的方式受阻。例如,部分家具虽注明了使用要求与警示语言,但未必能被老人看到。

此外,听力障碍会导致老人双向交流能力下降,与他人聊天与谈话必须声量足够方可听清,当使用有声音提示的家居用品时会导致安全隐患重重。

家具设计与人的行为存在着密切的关系。老年人行为特征决定了老年家具的设计思路,因此,老年家具设计本质而言应适应老年人的各种居家行为,满足其对于家具的特殊需求,总结出最佳适老型家具设计方法。

二、基于行为特征的老年家具设计要点解析

老年家具设计应秉持“以老人为本”的设计理念,立足于老年人视角,充分考虑其行动特征与身心特点,深入了解其内在需求,打造出与其行为习惯相适应的家具产品。老年家具设计需综合运用通用设计、无障碍设计、包容性设计等多种设计理念与方法,但调查显示,当前老年家具多数并未针对老年人身心特点与行为特征加以定制,究其原因,一方面成本有限,另一方面老年家具设计仍不成熟。鉴于此,下文重点就基于行为特征的老年家具设计要点加以探讨,以供参考。

(一)造型圆滑,注重包边处理

在老年家具造型设计中应避免采用棱角分明的硬感元素,以防对老年人的使用埋下安全隐患。家具造型应圆滑、无尖角,避免磕碰等情况,并在心理上带给其安全感。在点、线、面处理上不仅要减少三角形等生硬造型,还应带给老年人平静、稳定之感。此外,为防止老年人摔倒、磕碰,家具棱角处应借助柔性材料进行包边处理,一方面保护老人,另一方面发挥装饰、点缀之效用。

(二)尺寸合理,符合人机要求

老年家具的舒适度主要取决于尺寸的合理性。因此,设计中应严格遵循人体工程学理论,结合老年人行为特征调整家具各部分与整体尺寸,方便其日常使用。一方面,就需要抬手方可存取的家具,应适当降低家具的高度,便于老年人存取物品,提升家具上方空间利用效率。对于使用轮椅的老年人,还应安设升降杆或伸缩架等。另一方面,家具下方应预留足够的空间。家具下方应灵活设计,可借助组合方式,对于生活可自理的老年人,大可正常站立使用,而使用轮椅者可将下方组合部分折叠,如此便可轻松使用家具上方空间。例如,正常家具合理坐高为40cm 左右,但是老年人因身高、腿力变化,坐高调整为37cm 比较合适。

(三)可视设计,强化色彩照明

就老年人身心特点与行为特征而言,可视设计可帮助其迅速区分物品种类,寻找所需物品。具体而言,可通过两种方式实现可视化:一是借助色彩区分功能模块。以不同的色彩代表不同的存储物品,这样老人可利用色彩对比辅助记忆;二是利用透明、半透明材质。这样老人可轻松锁定所需物品,节约了寻找时间。此外,老年人视觉机能衰退,对于室内光线变化更加敏感,因而家具设计还应注重照明。一方面,夜间应采用弱光照明。老人半夜起床如厕需起身、穿鞋、开灯、步入洗手间,若漆黑一片很难找到鞋子位置,可通过设置弱光灯辅助照明,这样既不会刺激老人视觉,又方便老人活动。另一方面,存储类家具内部应设置照明。以衣橱为例,深处衣物因光线不足可能会导致老人看不清,因此需加设感应灯,同时,衣柜应尽可能分隔多个模块、减少悬挂区域,以叠放为主,以此达到降低高度之效。

(四)无碍设计,强调助行助起

由于老年人四肢力量减弱,一旦需要改变行为状态必须借力,因此,家具设计应注重无碍设计,通过助行助起更好地服务老年人,体现人性化。具体而言,应考虑以下方面:

1.设置扶手。家具各处均应设置隐藏扶手,当老人站立过久或需移动时可借力支撑,扶手材质与色彩应亲和、醒目,方便识别。

2.凹槽与边沿设计。边沿设计时最好宽一些,以便提供隐藏支点,方便老人手扶支撑,帮助其站立、休息倚靠。还应设置凹槽,便于老人找到着力点,方便其抓握。

3.助步工具设计。由于老人使用拐杖等助步工具的频率极高,因而可考虑设置拐杖存放位,为确保美观,最好与家具的外观与造型相契合。如图1 所示,在椅子扶手处设置两个简单的按钮来控制“升”和“降”,这样的设计可以使老年人少移动身体,使用起来更方便。同时也可以在椅子的底座做一个可以前倾和复位的脚架,如此可使老人方便入座,提升家具使用便利性。

图1 便利起坐椅

(五)亲和设计,突出人文关怀

亲和设计具有暗示意义,是通过家具色彩、造型与材质等的设计,暗示家具的功能与使用方式,这对于老年群体而言尤为关键。老年家具设计合理与否,重要的判断依据之一即其亲和性。如今,失独老人越来越多,为了减小冷漠感,家居设计应注重突出人文关怀,使老年人产生舒适与愉悦之感。具体而言,在老年家具设计中应强调细节,注重家具与空间关系的适应性,还应注重家具造型与风格的怀旧色彩,以满足老年人的身心机能,预防或减轻诸如骨骼肌肉机能衰退可能引发的身体病痛与心理创伤,彰显社会对于老人群体的关爱。如图2 所示,老人家呆在家里的时间更多,因而可选择怀旧的中式风格家具:一张木制哑光沙发,配上浅色软垫,搭配中式传统木制茶几,舒适与实用性兼得,极易赢得多数老年人的青睐。

图2 中式家具

三、结语

一言以蔽之,老年家具设计应严格依循人体工程学,结合老年人的生理、心理与行为特征,选择适宜的材料,从结构、工艺、色彩、造型、风格等多重层面考虑,打造适宜老年人居家产品。一方面,设计人员要突出家具结构的安全性,材料尺寸的健康性、合理性,以便增强老人的自立性;另一方面,要利用家具表达对老年人的关怀,满足其怀旧情结与向往美好生活的朴素情怀。

猜你喜欢

家具老年人特征
认识老年人跌倒
老年人再婚也要“谈情说爱”
老年人睡眠少怎么办
家具上的“神来之笔”
现代家具创新化研究
如何表达“特征”
不忠诚的四个特征
向日常生活敬:2018danishdesign MAKERS家具展
越来越多老年人爱上网购
抓住特征巧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