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双线竹段壶》与竹文化的融合
2018-05-29钱玉娟
钱玉娟
(江苏 宜兴214200)
“竹”是品性高洁的植物,尤其是在宜兴这样一个竹的海洋,竹,更是人们眼里口中的爱物,竹子刚劲、清新、生机盎然、蓬勃向上。当春风还没有融尽残冬的余寒,新笋就悄悄在地上萌发了,一场春雨过后,竹笋破土而出,直指云天,所谓“清明一尺,谷雨一丈”,便是对她青春活力和勃勃生机的写照。当春风拂去层层笋衣,她便像个活泼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明媚的春光里。到了盛夏,她舒展长臂,抖起一片浓郁的青纱,临风起舞,婀娜多姿。暑尽寒来,她仍绿阴葱葱,笑迎风霜雪雨。《双线竹段壶》便是以竹为主题的经典壶型,壶身采用的是古典造型,笔直而粗壮的壶身,给人一种踏实之感,壶嘴、把、盖钮亦取竹段,生动自然,挺拔清秀。竹自清高,壶亦清高。昔有东坡“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板桥竹石图数幅,以达文人之意。今竹寓于壶,更显清雅。时而似有古风轻轻徐来,时而又似有君子款款走来。
《双线竹段壶》,顾名思义,是以竹子的形状为原型制作而成的壶。当一把紫砂从壶身到壶盖,从壶嘴到壶把,皆取型于竹子,壶身双线有一种承上启下的作用,那是一种完美的融合,看上去别有一番丰韵。《双线竹段壶》皆采用了贴花制壶工艺,片片自然逼真的竹叶呈现在壶身,紧贴在壶盖,美到极致,而那美的背后,正是制壶者对这贴花工艺的精湛表现。贴花:贴花在紫砂壶的装饰中,就是先用泥块切成小片,捏塑成花卉、花叶、花瓣等,再用竹片修饰成所需的题材形状,用泥浆粘贴在壶体以之为装饰。贴花装饰题材广泛,如梅兰竹菊等自然形态的植物都可以作为贴花的装饰物,之后再对贴花的装饰上用工具对其进行修饰形成立体感,使之与壶体达到协调统一的艺术效果。用不同泥色贴花,则鲜艳夺目,对照鲜明,富观赏性。
自明代以来.宜兴的历代紫砂工手就喜欢采用竹子作为紫砂壶的创作题材,除了竹子本身质朴自然、不尚奢华的特点和紫砂陶温润精细、含蓄内敛的本质特别契合之外,竹子还寄托了人们心中的美好愿望和理想。
据《酉阳杂俎续集·支植下》记载:“北都唯童子寺有竹一窠,才长数尺,相传其寺纲维,每日报竹平安。”可见《双线竹段壶》既有仿生竹子形象而贴切的外形。又有对竹子的刚直、劲节品格的礼颂。以及人们对平安、幸福生活的寄托和向往。“咬定青松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韧,任尔东西南北风。”这是清代郑板桥著名的《咏竹诗》。“竹”挺拔遒劲,自古以来经常出现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郑板桥一生倔强不驯,尤以画竹、写竹见长。鉴于对郑板桥倔强不驯、劲节虚心、高风亮节、刚正不阿的人品的钦佩和受其爱竹画竹的影响.加之笔者自幼赏竹之“性刚洁而疏直,姿婵娟似闲娟”,“涉寒暑之徂变,傲冰雪之凌厉”以及“未出土时先有节.于凌云处仍虚心”的君子气质和风范,萌发了以竹为题材创作的心愿和设想。作品处处紧扣主题,壶嘴竹段造型,数片竹叶点缀壶身,枝盘叶翠,生机勃勃。竹之君子,壶之君子,《双线竹段壶》将竹与壶的君子之风完美融合,提炼升华,形成一道精神内涵。同时,更是将竹文化与紫砂艺术结合,结合前人精华,塑造出自己的全新感悟。
自然界是无穷的,生趣盎然的画面在无尽的大自然中更是比比皆是,我们应该在继承前辈经典的同时,寻找属于自己心灵深处的那幅画面,制作属于自己内心深处的心灵鸡汤。紫气东来,孕育为玉;调制成壶,雅韵独具。紫砂壶质地古朴淳厚,无媚俗气,似飘逸洒脱的文人墨客。感受紫砂艺术,讲的是一种意境,需要有心灵的默契。将竹化于壶体,品茗之余,反而会心生宁静。竹子心无杂念,甘于孤寂,不图华丽,不乐虚名,不慕热闹于山岭,百年而去,独有风味。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渐渐地.你会发现,仿佛自己早已幻化成竹,不求名利,放开心事,悠然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