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幸福就好
2018-05-29陶晨
文|陶晨
十年前,雷晓凤—这个坚强勇敢的16岁羌族女孩被全国人民记住了,她是原北川中学高一(7)班学生,2008年5月14日傍晚6点25分,被泸州消防官兵从废墟中救出,从而成为这个班最后一名被救的大地震幸存者。
2008年5月28日,雷晓凤在记者杨江、潘文龙的联络和帮助下终于来到上海华山医院医治。
雷晓凤在上海华山医院治愈出院后,经《新民晚报》潘文龙老师牵线,由亚龙集团董事长安排到上海金苹果学校高中部就读。同时,经多方协调,晓凤高中毕业后可以直接参加上海的高考,上海企业家、上海市慈善基金会理事屠海鸣先生提供晓凤在上海的所有生活费。
为了了解晓凤的近况,记者联系了潘文龙老师。潘老师告诉记者:“为了不打扰晓凤的生活,已有多年未与晓凤和她的父亲联系了。”不过,他透露了一条很重要的线索—雷晓凤当时在金苹果学校读书时有一位老师对她照顾有加。为此,记者联系到了上海金苹果学校的武艳玲老师,她就是当时晓凤来上海第一天,去机场接机的那位老师。
欢迎扫描《至爱》杂志官方微信二维码
通过采访武老师得知,当时,晓凤在上海金苹果学校就读期间,在学习和其他方面遇到了种种困难。武艳玲老师那时是学校初中部的音乐老师、少先队辅导员,晓凤在高中部读书,她经常下了课就跑到武老师上课的教室门口去等她,其他不了解情况的老师还认为她不懂事。后来晓凤甚至发短信说:“武老师,我好想去你家啊!”为了使晓凤愉快地度过在上海的学习生活,武老师在学校领导的支持下,决定把晓凤带到家里,和与她年龄相仿的女儿及家人共度假期。武老师对记者回忆:“就那么一瞬间,我们俩四目相对。我想,当时晓凤刚失去母亲,而我与她母亲年龄相仿,她在我身上能够找到那种母亲般的抚慰。”
当年,武老师的丈夫和女儿都非常支持她的做法。于是,晓凤在上海有了温馨的新家。她在两年多的时间,得到了武老师全家亲人般的呵护。晓凤在上海的“爸爸”“妈妈”“姐姐”的关心照顾下,愉快地学习,快乐地生活着。有一次,武老师带晓凤去买菜,卖菜大姐问:“这是您闺女吗?”武老师笑着问晓凤:“晓凤,你说呢?”晓凤笑而不答,其实在她心里,武老师就是像母亲一般的亲人。回到家,晓凤喜欢黏着武老师,她看着武老师专门为她做的川菜—辣子鸡,喃喃地说:“这种黑爪子的鸡是很好的,一看就知道是土鸡,以前我妈妈就专门到乡下农户家里收这种鸡到市里去卖……”看着武老师在菜里放了很多的辣椒,晓凤知道武老师的心意—学校食堂的菜都有点甜味,辣味不足,武老师是要让晓凤尝到“家”的滋味。“我们从来不主动问她家里的事情,怕她伤心,只是顺着她的话头往下聊,这个时期的孩子太敏感了,又受到这么大的心理创伤。”武老师眼中已噙满泪水。
武老师的家人,包括“小姐姐”对晓凤都非常宽容。晓凤喜欢戴耳环,武老师心里觉得不太好,就跟自己女儿说,女儿反过来劝妈妈:“戴耳环没什么不好啊,这可能是她的民族习惯。”晓凤当时住在武老师家一间朝北的房间,冬天就会比较冷,武老师的女儿就会把自己房间的取暖器放到晓凤的房间。
在共同生活的两年多时间里,武老师全家人为晓凤付出的关怀与温情可谓无微不至,不仅从心理上慰藉、生活上照应、学习上辅导,甚至在她参加高考的三天里,每天安排私家车接送,为晓凤提供安静的复习与休息环境。高考第三天,武老师的爱人还因为便于接送孩子,不慎违章停车,被交警处罚。即使这样,只要能让晓凤顺利渡过高考关,再大的委屈,武老师家人也都默默承受了。
在上海金苹果学校,除了武老师,还有好几位老师和晓凤的同班同学都特别照顾她,为了帮助孩子打开心扉,武老师还报名学习了心理学。
回到家乡后,晓凤和武老师一直保持着联系,她们经常互通微信,在微信里,晓凤跟武老师会拉家常,把自己的近况告诉武老师,如姐姐生孩子啦,最近新拍的照片等等。通过武老师,记者了解到,晓凤大学毕业后在绵阳的一家证券公司工作,最近她转往重庆发展,现在已经是一家证券公司的中层干部了。
武老师告诉记者,前几年晓凤曾有两次机会到上海出差,但由于公司太忙都没来成。武老师也非常理解,她理解地说:“说明这孩子对工作非常负责,公司都离不开她。即使她不来,我知道她发展很好,人生完全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进,是个充满正能量的孩子就放心了。她来或不来,我只希望她过得好,我也相信她一定会生活得很幸福。”
是啊!把晓凤接到上海救治、求学的《新民周刊》记者杨江、《新民晚报》记者潘文龙,陪伴她最多的武老师,他们都是一样的想法,不想打扰她现在的生活,“只要你幸福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