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城郊初中学困生问题

2018-05-28李琴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农村初中学困生

摘要: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郊的农村初中面临生源少,生源差,教育教学质量很难提高的状况。关键是学困生较多,本文就城郊初中学生表现在语文学科上的几种典型学困情况、产生原因和相应的对策作一些分析。

关键词:农村初中;学困生;语文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5.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8)02-0228-01

随着城乡一体化的发展,城郊的农村初中面临尴尬的处境:生源少,生源差;无法谈升学率,更不好说大力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了。因为家庭条件稍好的、成绩优秀的学生都进了城里的初中,而留在城郊初中的孩子成绩不好,行为习惯也较差,即学困生较多。本文只针对城郊初中学生表现在语文学科上的几种典型学困情况,谈一谈浅浅的体会。

1.语文学困生的类型

语文学困生是指思想品德或行为表现比较好,只是语文学习成绩比较差的学生。大致有三类:

1.1 不喜欢读课文的学困生。教师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个别学生只随着全班默读,不会开口读书,更别说让他们当着全班同学朗读。经过与他们谈话,才知道这些学生有的是普通话说得不好,有的是口吃,怕读得不好同学笑话自己,有失面子。这些学生都胆小怕事,不爱说话,不爱和同学一起玩耍,喜欢独处。

1.2 不喜欢做作业的学困生。有些学生语文课只听不做笔记,特别是在做语文作业时,不是坐着发呆,就是不停地寻找可以说话的同学。学习上非常懒惰,不喜欢做作业,认为语文作业抄抄写写浪费时间,没有多大意思。一问,才知他们以前由于成绩不好,做沒做作业,老师从不清查,从不过问,也就认为做不做作业没关系,也不重要。

1.3 不喜欢语文的学困生。这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拼音不会完全拼写,很多字词不会写,课文朗读不流利等,因此学习起来非常吃力,从而对学习语文失去了兴趣,不喜欢学语文。即使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也是机械的,被动的,而且错误很多。

2.学困生产生的原因

学困生产生的原因多种多样,少数是由于智力和生理缺陷造成的,大多数是由于后天的环境与教育的失误等原因造成的。

2.1 家庭教育的原因。孩子的第一所学校是家庭,孩子的启蒙老师是父母。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父母的关爱和家庭教育。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长大后有出息,可是,现在农村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却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2.1.1 父母监管不得力。农村绝大部分家长在外或城里打工,把孩子托给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看,对孩子无暇顾及或很少过问,与孩子交流更少,每次回家只是一味在物质上作补偿,孩子要什么就买什么。这样孩子在学习上很任性,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初中阶段的孩子自控能力又很差,没有了父母的监管,就失去了学习的主动性,养成自由散漫的习惯。

2.1.2 祖辈们过分溺爱孩子。爷爷奶奶们心疼孙辈,不让孩子做家务活,甚至连孩子的换洗衣服也包办了,这让孩子养成了懒惰的毛病,不肯吃苦,害怕吃苦。加上他们无法在学习上辅导帮助孩子,这些孩子在学习上一碰到困难,就抄同学的,或放在一边不管。久而久之,学习兴趣就下降了,没有了学习主动性,成绩也随之下降了。

2.1.3 监护人管教方式简单粗暴。有的家长平时对孩子不闻不问,当孩子学习成绩不好或下降时,他们不问任何原因,就责骂孩子。而这种方式只能打击孩子的进取心,挫伤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丧失学习的兴趣,成绩就会越来越不好。还有个别的家长从不过问孩子的学习生活,好也不夸奖,坏也不责骂。这让孩子觉得自己在家长眼中是可有可无的,觉得自己的被忽视,从而对学习失去兴趣。

2.2 学校教育的原因

2.2.1 教育方式单一。不管哪个版本的教材,就是以一个区域为单位统一教材、统一教学方式、达到统一水平,很少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尽管近年来根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保障和促进课程适应不同地区、学校、学生的要求,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规定,各省市教育部门也非常重视并鼓励地方教材和校本教材的开发与利用,但对于农村初中学生来说,只是一种空谈和为了迎检时的课表摆设。如果学生不能适应教材,不能适应方式,不能适应进度,只要具备其中一项,就很有可能被沦为"学困生"。

2.2.2 教师方面:①由于升学的压力和教师有限的精力,教师一般只顾及到班上大部分学生,很少与学生挨个交流辅导,导致学困生的产生。

②个别教师个性急,教育方法又不当,不喜欢言行特别的学生,甚至有时用语言伤了学生的自尊心,导致学困生的产生。

3.语文学困生的对策

针对以上几类学生的情况,建议采取以下几种做法:

3.1.1 提高自身素养。语文教师要用自己的教学魅力去影响学生,让每个学生喜欢上你的语文课。这就需要语文教师必须有驾驭课堂教学的能力:知识渊博,思维活跃,普通话标准流利,语言表达生动形象,讲课幽默风趣等等。只有如此,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你的语文课产生浓厚的兴趣。

3.1.2 多和学生聊天。抽下课或课外时间和学生交流,告诉他们学习语文的意义,朗读好课文的重要性。注意,和学生谈话时,要以一个朋友的身份,态度和蔼,平心静气,宽容地接纳他们所有的心声。并利用早读课时和不爱读书的学生一起读书。从而帮学生找到自己的优点和闪光点,找到自信。

3.1.3 课堂上多鼓励。这些学生都缺乏自信,总认为自己不行。课堂上教师要尽量面带微笑,用充满爱的目光关注他们。同时降低对他们的要求,让他们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回答正确,让全班同学鼓掌表扬。那些不爱做作业的学生只要写工整一点或多做一点,就当着全班同学表扬,帮他们树立起自信。

3.1.4 多与学生玩耍。课后多和这些学生在一起,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或者和他们一起打乒乓球等等,让学生觉得你是平易近人的,你是可亲可敬的,你是真心爱他们关心他们的。这样,学生就会主动接近你,也会爱你,从而慢慢地喜欢你上的课,认真完成你布置的学习任务。

总之,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要全面关注每一位学生,特别是要多关注学困生,多关爱学困生,帮助他们走出学习的困境,让他们充满自信地学习,同时充满自信地生活,并且永远自信地生活下去。

参考文献:

[1]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年

作者简介:李琴(1970.11-),女,汉族,四川省广安市人,大专,护安初级中学校。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农村初中学困生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